天天看點

5歲兒子半年學會1600個字,皆因媽媽做了一件事,方法簡單可借鑒

“雙減”政策落地後,嚴禁幼稚園提前教授國小内容,對于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國小課程内容的,要堅決予以禁止。相信寶媽們都有這樣的疑問:一點識字量沒有,孩子上一年級後能跟得上老師的教學節奏嗎?

我們在一個寶媽群裡經常聊關于兒童啟蒙等學前教育問題,就學齡前認字這件事,家長有不同的認知。

5歲兒子半年學會1600個字,皆因媽媽做了一件事,方法簡單可借鑒

一部分家長認為:處于幼稚園階段,沒必要讓孩子識字,過早識字隻會抹殺孩子的想象力和識圖能力,童年要以快樂玩耍為主,學習是上國小之後的事,家長沒必要過于焦慮。

另一部分家長則表現得比較焦慮:孩子上國小前必須要有一定的識字基礎,不然連老師布置了什麼作業,甚至作業的題目内容都不認識,導緻抵觸寫作業,學習壓力加重。

我也是一位佛系的媽媽,覺得孩子在幼稚園階段以玩為主,沒必要要孩子過早的識字數數,然而被剛入一年級的小侄的實際情況颠覆了我的認識,嫂子跟我哭訴:後悔沒讓小侄在國小前就識字,現在小侄每僅識字少,寫字慢,每天的作業都要磨蹭到十點以後,導緻第二天遲遲不能起床。作業題目都需要嫂子陪同完成,國文考試成績也不理想,老師還單獨留下投訴:這孩子識字量太少了,試卷上的錯别字太多,也影響其他科目的成績。識字量少,導緻作業完成率低,把嫂子急壞了。我看了部編版一年級的國文試卷,文字的考查是重點,沒有一定的識字量真不行。

5歲兒子半年學會1600個字,皆因媽媽做了一件事,方法簡單可借鑒

有了小侄子的前車之鑒,我決定讓孩子早點識字,回想兒子識字的曆程,也堪稱一部血淚史了。

01 選對識字工具是關鍵。

線上的識字軟體五花八門,市面上的識字書更是琳琅滿目,良莠不齊。我下載下傳了一款比較受歡迎的“洪恩識字”,用了一段時間,雖有成效,但效果甚微,我感覺兒子的精力都用在玩遊戲上了,與想讓他識字的目的背道而馳,而且特别費眼,孩子還太小,不可能長時間一直盯着螢幕。是以不贊成用電子産品輔助孩子識字。

5歲兒子半年學會1600個字,皆因媽媽做了一件事,方法簡單可借鑒

我也給兒子入手了一些識字類的卡片,可字形太抽象,場景化效果弱,讓孩子幹巴巴的識字,太過枯燥乏味,剛買來時還有點興趣,後來他覺得無趣味,就扔在一旁了,既費錢又費媽。究其原因有兩方面:

一方面:家長強調結果,而孩子注重玩的過程。

對于孩子而言,識字卡片可能是玩具,玩具隻有好玩,孩子才會有持續玩的欲望。孩子在用玩具時,如果家長在一旁教孩子這個字怎麼讀,反複地讓孩子自己讀這個字,家長認為這是學習,可孩子覺得這過程過于枯燥,當然不願意繼續玩了。識字需要有一個過程,家長的功利性不能太強。

5歲兒子半年學會1600個字,皆因媽媽做了一件事,方法簡單可借鑒

另一方面:孩子們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過于單一化的識字卡片,孩子用一種方式玩,很快就會失去興趣。

02 巧用趣味化場景,而非機械識字。

首先:增加趣味化場景,激活孩子識字欲望,識字量大爆發指日可待。識字可以從生活場景出發,不顯山不露水地教孩子識字。

識字是量大且耗時長的過程,如果把文字與環境割裂開來,隻機械地追求孩子認出多少個字的形狀,卻抛開字在真正的語言環境裡怎麼讀,不僅識字枯燥,還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每次帶兒子外出時,街道上的廣告牌、路牌、視訊中的字幕、玩具的名稱,我都會讀一讀,用一種順勢而為的小舉動帶他識字。

其次,運用情景學習的原理,增強孩子識字經驗。

社會語言學曾發現,人類在學習語言時,不是簡單地重複和模仿,而是圍繞着“意義”展開學習。生活情景中大量的非正式識字型驗才是關鍵,比如生活用品、家人的稱謂、玩具的介紹資訊等,在孩子感興趣的前提下,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有意識地植入漢字。

最後,閱讀也是識字的有效途徑。

閱讀是開啟心靈的一扇窗,一個真正有閱讀愛好和興趣的人,内心世界是富貴的。是以很有必要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不妨先從親子閱讀開始。為了不破壞繪本的語境美,每次閱讀繪本前,我隻會給兒子隻讀書名,孩子2歲左右時,就能分辨清楚每小本的名字了,可能當時是通過書的封面圖檔精準地猜到書名吧。

5歲兒子半年學會1600個字,皆因媽媽做了一件事,方法簡單可借鑒

繪本讀多了,上面的字自然而然地會認識一些,但這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基于以上踩坑及識字經驗,我千挑萬選了一本既能結合場景化又有趣味化的識字書——《學前識字1600立體翻翻書》,兒子喜歡,并沒有把它當作一本工具書來看待,而是和其他繪本一樣地好看、好玩。兒子識字效果也有顯而易見的增長,剛開始基礎的“上”“下”“田”“土”“風”“山”“石”這些基礎字都認識了,後來随着難度加大,每天堅持親子閱讀,利用了半年時間輕松掌握了書上的全部漢字,真得出乎我的意料。

5歲兒子半年學會1600個字,皆因媽媽做了一件事,方法簡單可借鑒

基于陪兒子一起看的過程,我總結了兒子為什麼如此愛不釋手的原因:

第一:這是一本趣味性很強的翻翻書,孩子們都有一顆好奇心,而翻翻書正是抓住孩子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探索欲,迫不及待地想翻開,裡面到底隐藏着什麼。别小看每一次小手的翻翻動作,這對于孩子而言,是一次次的“小探險”,趣味翻頁,每次都能翻出小驚喜。另外,翻頁的過程也鍛煉了孩子手部的精細動作,同時還鍛煉了“手、眼、腦”的協調能力。

書中有精巧翻頁約40頁,充分調動幼兒的觸覺、視覺,建立知識的深度和廣度連結,體會豐富而有趣的文字魅力。

第二:這是一本主題化豐富,精選了包含生活、場景 、自然、人物、詩詞等的1600個高頻常用字詞,強化孩子的識字能力。幼兒在生活情景中最容易萌發對文字的興趣,從興趣出發,讓孩子識字不再機械、枯燥。

5歲兒子半年學會1600個字,皆因媽媽做了一件事,方法簡單可借鑒

比如“我們的身體”這一場景中,孩子可以了解到身體的各個器官的組成,以及與身體有關的“聽”、“聞”、“看”等,孩子可以動手翻看關于身體的小秘密,還給孩子們拓展了與身體有關的物品,比如“聽診器”“助聽器”“口罩”“耳機”等常用物品,孩子場景化識字的同時,還提高了認知。

5歲兒子半年學會1600個字,皆因媽媽做了一件事,方法簡單可借鑒

第三:書中有11幅超大全景圖,更有約400張超萌卡通圖,适合幼兒識讀。我每天都會讓兒子選擇一幅,我們一起玩耍和閱讀。

5歲兒子半年學會1600個字,皆因媽媽做了一件事,方法簡單可借鑒

這本趣味翻翻書适合2~7歲兒童,采用大開本,色彩鮮豔,适合孩子幼小銜接、漢字啟蒙,而且生字難度遞增,通過讀書趣味識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況且這本翻翻書的價格也不貴,一般精裝的翻翻書價格都比較昂貴,一般在100元左右,甚至有的更貴。

03 結語

“雙減”雖然減掉了孩子的“書面作業”,但“大國文時代”提倡孩子多閱讀,識字量不足,根本無法自主閱讀,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失去閱讀的興趣。識字量不足也是潛在的差生,不識字,導緻題目看不懂,更不用談做題了,很難考出好成績。家長一定要重視孩子的識字量,助力孩子的學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