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5岁儿子半年学会1600个字,皆因妈妈做了一件事,方法简单可借鉴

“双减”政策落地后,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对于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的,要坚决予以禁止。相信宝妈们都有这样的疑问:一点识字量没有,孩子上一年级后能跟得上老师的教学节奏吗?

我们在一个宝妈群里经常聊关于儿童启蒙等学前教育问题,就学龄前认字这件事,家长有不同的认知。

5岁儿子半年学会1600个字,皆因妈妈做了一件事,方法简单可借鉴

一部分家长认为:处于幼儿园阶段,没必要让孩子识字,过早识字只会抹杀孩子的想象力和识图能力,童年要以快乐玩耍为主,学习是上小学之后的事,家长没必要过于焦虑。

另一部分家长则表现得比较焦虑:孩子上小学前必须要有一定的识字基础,不然连老师布置了什么作业,甚至作业的题目内容都不认识,导致抵触写作业,学习压力加重。

我也是一位佛系的妈妈,觉得孩子在幼儿园阶段以玩为主,没必要要孩子过早的识字数数,然而被刚入一年级的小侄的实际情况颠覆了我的认识,嫂子跟我哭诉:后悔没让小侄在小学前就识字,现在小侄每仅识字少,写字慢,每天的作业都要磨蹭到十点以后,导致第二天迟迟不能起床。作业题目都需要嫂子陪同完成,语文考试成绩也不理想,老师还单独留下投诉:这孩子识字量太少了,试卷上的错别字太多,也影响其他科目的成绩。识字量少,导致作业完成率低,把嫂子急坏了。我看了部编版一年级的语文试卷,文字的考查是重点,没有一定的识字量真不行。

5岁儿子半年学会1600个字,皆因妈妈做了一件事,方法简单可借鉴

有了小侄子的前车之鉴,我决定让孩子早点识字,回想儿子识字的历程,也堪称一部血泪史了。

01 选对识字工具是关键。

线上的识字软件五花八门,市面上的识字书更是琳琅满目,良莠不齐。我下载了一款比较受欢迎的“洪恩识字”,用了一段时间,虽有成效,但效果甚微,我感觉儿子的精力都用在玩游戏上了,与想让他识字的目的背道而驰,而且特别费眼,孩子还太小,不可能长时间一直盯着屏幕。因此不赞成用电子产品辅助孩子识字。

5岁儿子半年学会1600个字,皆因妈妈做了一件事,方法简单可借鉴

我也给儿子入手了一些识字类的卡片,可字形太抽象,场景化效果弱,让孩子干巴巴的识字,太过枯燥乏味,刚买来时还有点兴趣,后来他觉得无趣味,就扔在一旁了,既费钱又费妈。究其原因有两方面:

一方面:家长强调结果,而孩子注重玩的过程。

对于孩子而言,识字卡片可能是玩具,玩具只有好玩,孩子才会有持续玩的欲望。孩子在用玩具时,如果家长在一旁教孩子这个字怎么读,反复地让孩子自己读这个字,家长认为这是学习,可孩子觉得这过程过于枯燥,当然不愿意继续玩了。识字需要有一个过程,家长的功利性不能太强。

5岁儿子半年学会1600个字,皆因妈妈做了一件事,方法简单可借鉴

另一方面:孩子们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过于单一化的识字卡片,孩子用一种方式玩,很快就会失去兴趣。

02 巧用趣味化场景,而非机械识字。

首先:增加趣味化场景,激活孩子识字欲望,识字量大爆发指日可待。识字可以从生活场景出发,不显山不露水地教孩子识字。

识字是量大且耗时长的过程,如果把文字与环境割裂开来,只机械地追求孩子认出多少个字的形状,却抛开字在真正的语言环境里怎么读,不仅识字枯燥,还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每次带儿子外出时,街道上的广告牌、路牌、视频中的字幕、玩具的名称,我都会读一读,用一种顺势而为的小举动带他识字。

其次,运用情景学习的原理,增强孩子识字经验。

社会语言学曾发现,人类在学习语言时,不是简单地重复和模仿,而是围绕着“意义”展开学习。生活情景中大量的非正式识字体验才是关键,比如生活用品、家人的称谓、玩具的介绍信息等,在孩子感兴趣的前提下,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有意识地植入汉字。

最后,阅读也是识字的有效途径。

阅读是开启心灵的一扇窗,一个真正有阅读爱好和兴趣的人,内心世界是富贵的。因此很有必要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不妨先从亲子阅读开始。为了不破坏绘本的语境美,每次阅读绘本前,我只会给儿子只读书名,孩子2岁左右时,就能分辨清楚每小本的名字了,可能当时是通过书的封面图片精准地猜到书名吧。

5岁儿子半年学会1600个字,皆因妈妈做了一件事,方法简单可借鉴

绘本读多了,上面的字自然而然地会认识一些,但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基于以上踩坑及识字经验,我千挑万选了一本既能结合场景化又有趣味化的识字书——《学前识字1600立体翻翻书》,儿子喜欢,并没有把它当作一本工具书来看待,而是和其他绘本一样地好看、好玩。儿子识字效果也有显而易见的增长,刚开始基础的“上”“下”“田”“土”“风”“山”“石”这些基础字都认识了,后来随着难度加大,每天坚持亲子阅读,利用了半年时间轻松掌握了书上的全部汉字,真得出乎我的意料。

5岁儿子半年学会1600个字,皆因妈妈做了一件事,方法简单可借鉴

基于陪儿子一起看的过程,我总结了儿子为什么如此爱不释手的原因:

第一:这是一本趣味性很强的翻翻书,孩子们都有一颗好奇心,而翻翻书正是抓住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索欲,迫不及待地想翻开,里面到底隐藏着什么。别小看每一次小手的翻翻动作,这对于孩子而言,是一次次的“小探险”,趣味翻页,每次都能翻出小惊喜。另外,翻页的过程也锻炼了孩子手部的精细动作,同时还锻炼了“手、眼、脑”的协调能力。

书中有精巧翻页约40页,充分调动幼儿的触觉、视觉,建立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链接,体会丰富而有趣的文字魅力。

第二:这是一本主题化丰富,精选了包含生活、场景 、自然、人物、诗词等的1600个高频常用字词,强化孩子的识字能力。幼儿在生活情景中最容易萌发对文字的兴趣,从兴趣出发,让孩子识字不再机械、枯燥。

5岁儿子半年学会1600个字,皆因妈妈做了一件事,方法简单可借鉴

比如“我们的身体”这一场景中,孩子可以了解到身体的各个器官的组成,以及与身体有关的“听”、“闻”、“看”等,孩子可以动手翻看关于身体的小秘密,还给孩子们拓展了与身体有关的物品,比如“听诊器”“助听器”“口罩”“耳机”等常用物品,孩子场景化识字的同时,还提高了认知。

5岁儿子半年学会1600个字,皆因妈妈做了一件事,方法简单可借鉴

第三:书中有11幅超大全景图,更有约400张超萌卡通图,适合幼儿识读。我每天都会让儿子选择一幅,我们一起玩耍和阅读。

5岁儿子半年学会1600个字,皆因妈妈做了一件事,方法简单可借鉴

这本趣味翻翻书适合2~7岁儿童,采用大开本,色彩鲜艳,适合孩子幼小衔接、汉字启蒙,而且生字难度递增,通过读书趣味识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况且这本翻翻书的价格也不贵,一般精装的翻翻书价格都比较昂贵,一般在100元左右,甚至有的更贵。

03 结语

“双减”虽然减掉了孩子的“书面作业”,但“大语文时代”提倡孩子多阅读,识字量不足,根本无法自主阅读,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失去阅读的兴趣。识字量不足也是潜在的差生,不识字,导致题目看不懂,更不用谈做题了,很难考出好成绩。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识字量,助力孩子的学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