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疫情下,一場挽救先心病胎兒的“生命接力賽”

“麻醉科醫生已就位!”

“孕婦已推入手術室!”

“120救護車已抵達現場!”

“新生兒生命體征平穩!”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接診醫生已到!”

……

4月7日,在上海嚴峻的疫情下,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院内的一場挽救一位患先天性心髒病胎兒的“生命接力賽”緊張上演。

“哇——”聽到新生寶寶的啼哭,手術室裡的所有人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連日來,胎兒醫學科、手術麻醉科、新生兒科等一衆醫護人員和相關職能部門緊繃的心弦,随着寶寶順利誕生的好消息傳來,終于松了片刻。

時間撥回2個月前。一對來自外省市的夫妻,因孕婦腹中胎兒查出先天性心髒病,來到一婦嬰就診,他們尋求對宮内胎兒的精準診斷,希望能夠得到一個有科學說服力的結論:肚子裡的孩子病情究竟如何?是否能有積極的治療方案?

疫情下,一場挽救先心病胎兒的“生命接力賽”

在一婦嬰胎兒醫學科主任孫路明的帶領下,團隊很快明确診斷:宮内胎兒患有一種嚴重的先天性心髒病——完全性大動脈轉位(室間隔完整型),在排除其他問題後,由胎兒醫學科、新生兒科和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心胸外科專家參與的多學科會診評估了該胎兒的預後:隻要出生後轉診及時、手術幹預到位,就可以有非常好的生存預期。

一番掙紮和糾結後,這對夫妻勇敢地決定繼續妊娠,在一婦嬰生下寶寶,待寶寶出生後積極手術治療。

2個月以後,在上海留宿已久的孕婦終于即将迎來分娩,但上天偏偏要繼續考驗這對年輕夫妻和腹中的胎兒。此時,上海的疫情防控形勢到了異常嚴峻的時刻,“産前(監護)-産時(分娩時機/分娩方式确定)-産後(新生兒處置)”——這一在平日裡習以為常、運作毫無障礙的一體化管理流程,在特殊時期卻由于人力、資源的受限而面臨額外的挑戰。

疫情下,一場挽救先心病胎兒的“生命接力賽”

在孕婦入院待産前,為了做好無縫銜接,并為各種可能的突發事件做好預案,孫路明再次組織了“非常時期”的線上多學科讨論,一婦嬰醫務科科長李曉翠,新生兒科主任劉江勤、醫生周鳴,手術麻醉科主任劉志強,東院手術室護士長陳薇,兒童醫學中心心胸外科教授張海波、孫彥隽,心血管重症監護中心主任朱麗敏等一起參與讨論。同時,浦東新區婦幼中心主任施君瑤積極幫助協調醫院與120急救中心之間的對接。在“一切為了弱小的生命”這一信念的支撐下,多學科專家全力以赴,最終形成了一套“精确到分鐘”的分娩轉診方案。

疫情下,一場挽救先心病胎兒的“生命接力賽”

“決戰時刻”很快來臨,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精準的時間節點,每一名成員都有明确的分工。一婦嬰胎兒醫學科、新生兒科、手術麻醉科拿出十二分的精神來打這場戰役。

随着聯合工作群裡的消息不斷更新,好消息一個接一個傳來:孕婦推入手術室中,手術麻醉科主任劉志強協調麻醉方案的實施,急救中心120救護車接上了兒童醫學中心接診醫生,救護車抵達現場。

4月7日,伴着一聲響亮的啼哭,這個幼小的生命不懼病魔的威脅,堅強地來到了這個世界。

新生兒科團隊立即展開了複蘇評估和生命支援,在極短的時間内把寶寶的生命體征維持到平穩的水準。因為目前的疫情防控規定,家屬隻能在住院部外焦急地踱步。

“來了,來了!”孩子推出來的那一刻,年輕的爸爸沖到救護車邊,看着醫護人員将這個稚嫩卻又堅強的小生命,推入轉運救護車中,移交到來自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心髒重症監護中心醫護手中,終于松了一口氣。推車中的寶寶膚色紅潤,不時揮動着他的小胳膊小腿,似乎在回應着大家。

轉診順利推進!前方的好消息傳到了兒童醫學中心,在那裡待命的醫護團隊早已經做好了準備。大家都知道:經曆了那麼多曲折,這個孩子的生命之旅才剛剛開始,大家都要盡全力去為他拼一個未來。

随着救護車駛入兒童醫學中心,該院心胸外科團隊接過了沉甸甸的交接棒,開始了新一輪的緊張救治。4月8日下午,兒童醫學中心傳來喜訊,張海波教授已成功為先心病患兒做了手術。

這一場“接力賽”,算不上驚天動地的奇迹,卻是疫情陰霾之下一道充滿希望的生命之光。一衆醫者對胎兒生命的敬畏珍視、兩院上司的高度重視、多學科緊密無間的通力合作、婦幼系統對母嬰安全的大力支援,讓這個孩子開啟了人生階段的新起點。

而在一婦嬰胎兒醫學科,更多場對危急重症胎兒的救治仍在進行中:不遠千裡前來就診的雙胎輸血綜合征媽媽,經過胎兒鏡手術成功保住了兩個孩子;對宮内嚴重貧血的胎兒進行多次宮内輸血治療;對多個複雜性雙胎的嚴重并發症進行宮内幹預……病房裡來自全國各地的病人在非常時期互相鼓勵。

來源:經濟日報新聞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