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疫情當下,孩子焦躁、注意力不集中?做好這5點

從#上海社群幹部與醫護人員的沖突#

到#核酸檢測中肢體碰撞緻一人死亡#

疫情的暴發、嚴密的防控、密集的篩查

帶來了許多我們意料之中又情理之外的負面影響

比如沖突與沖突,比如怨氣與疲憊,比如ADHD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是最常見的神經發育障礙性疾病,大陸兒童發病率高達6%左右[1]。ADHD的主要特點是注意力不集中、活動過多和行為沖動,可造成兒童品行障礙、學習困難、焦慮抑郁、人格障礙等多種後果。而且,如不在兒童期及時治療,症狀及功能損害可以持續到成年,有相當多的患兒學業無成,成人後工作不穩定,家庭不和睦,給自己及家人帶來很多麻煩,甚至違法犯罪,給社會造成不安定因素。

疫情期間,更多兒童問題浮出水面

疫情是一個臨界點。“怕被感染的恐懼”、“線下向線上學習的轉變”、“社會隔離”、“親子沖突”,單單看着這些詞,仿佛就已經感受到了空氣中那“令人焦躁的”氣息,這也是疫情期間很多孩子情緒、注意力出現問題,家長産生這樣的疑惑的原因:我家孩子是不是有ADHD?

疫情當下,孩子焦躁、注意力不集中?做好這5點

這并非是玩笑,不少家長反映,孩子每天在家,刷刷手機、上上網課,吃飯睡覺打遊戲,聽上去好像還挺充實,其實每件事都幹不了多久,脾氣還特别暴躁,一點就炸。到最後,這也沒學好,那也沒做成,整個人都很浮躁,幹什麼都靜不下心來,更别提集中注意力來好好學習了。

當然,也許孩子在疫情開始之前就出現了迹象,老師可能也和我們反映了,但當時沒太當回事兒。現在疫情,親子相處的時間多了,家長才客觀地意識到孩子的問題,意識到在家想讓孩子靜靜學習上半小時有多困難。

還有一些孩子,之前就已經被确診ADHD,但在疫情期間,症狀卻在惡化,壓力水準也在飙升。

明确診斷,積極治療

面對疫情期間出現的疑似症狀,我們要重視,但也要注意,不要簡單地根據幾個症狀,就随意給孩子貼标簽。

很多家長懷疑孩子有ADHD後,首先想到的是從網上或者文獻上找出ADHD的症狀,然後對号入座,發現咦,這個我家有,這個我家也是,于是就這樣認定:嗯,我家是ADHD。這是不是太草率了?新冠确診還要測幾次呢,事關孩子再小心也不為過啊。

疫情當下,孩子焦躁、注意力不集中?做好這5點

确實,疫情出門難、就醫難,但這不是家長草率的理由。ADHD臨床表現多樣,但都缺乏特異性,非常容易被忽視或誤診。是以如果是對孩子負責,那就應該去專業機構找專業醫生進行評估,因為診斷存在主觀偏差,精确度會受到醫生的經驗、洞察力等的影響,越是專業,精确度越高。而且這個評估不是說門診收集收集資訊,做幾個檢查就完事的,需要進行長期的評估,多方面的考察,才能排除注意力不集中的其它原因,如焦慮、抑郁和家庭問題。确診之後再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規範化治療。

做好這5點,緩解疫情焦慮

1

堅持治療,堅持用藥

ADHD是一種需要長期管理、長期治療的慢性疾病。即使在特殊時期,家長也要盡量維持治療的連續性,以更好地控制症狀。

TIPS:

如果出行或就診不便,可以選擇視訊問診、慢病熱線或網絡郵件等遠端就診的方式,加強與醫生的線上溝通。

對于确實因客觀條件而不得不停藥的孩子,家長應加強行為上的管理,以減少疾病帶來的損害。當然,盡量找到正規取藥購藥途徑、避免中斷治療仍然是最重要的。

2

不要把自己的壞情緒帶給孩子

疫情容易滋生焦慮、恐懼、煩躁等壞情緒,而孩子,很容易被父母的這些懷情緒影響。A娃更是如此,他們可能比一般孩子更加敏感,受到疫情影響也更大。是以,在疫情的當下,家長要注意孩子的心理變化,同時學會控制自身的情緒。

疫情當下,孩子焦躁、注意力不集中?做好這5點

TIPS:

你是擔心疫情蔓延,自己或家人有可能被感染?還是擔心孩子的學習,病情進一步惡化?又或者隻是覺得工作不穩,物價上漲,生活的重擔壓得你喘不過氣?與其無能狂怒,不如把精力放在怎麼去解決問題上。不要将壞情緒宣洩給孩子!

3

制定計劃、明确目标

人在遭遇突發事件,又沒有目标時,容易産生壓力和挫折感,A娃也不例外。如果對疫情後的每一天,都有一個相對明确的計劃,那他們病情加重的可能性就會大大減少。

是以一個清晰明了的“待辦事項清單”可以提供一些幫助。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規劃一天的作息,列出孩子每天要做的事情,比如9:00到9:30國文,9:40-10:10閱讀,10:20-10:50數學,11:00-11:30吃飯等等,讓孩子有一個清晰可預見的計劃表。提前規劃學習任務、明确學習目标,可以減少孩子的壓力,讓他們對“未來”有掌控感。

需要注意的是,A娃由于疾病原因,注意力難以集中且好動,計劃執行起來難免會比較困難,不能達到家長的要求,這些都不是孩子故意而為之,家長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和行為,不要以普通孩子的标準來要求自己的孩子。

疫情當下,孩子焦躁、注意力不集中?做好這5點

TIPS:

可以适當減輕孩子的學習壓力并降低學習難度,如利用網絡視訊回放,将時間較長的網絡課程分成兩段或三段完成;或者可以豐富學習形式,安排不同學習内容,并留出充分的休息娛樂時間,讓孩子勞逸結合。

由于缺少課堂環境和老師的引導,注意力缺陷或者多動的孩子上網課遇到的困難比在學校裡更加明顯,他們的注意力更容易分散,小動作也會變多。這時需要父母代替老師的位置,加強線上課程期間的督促和陪伴。

4

強調親子互動

父母對孩子情緒和行為的影響很大,尤其是年幼兒童,他們既能促進孩子積極行為的發展,也可能無意間造成一種負面的影響,加重孩子的行為問題[2]。是以,建立良性的親子互動對于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特别是在疫情這麼個特殊時期。

TIPS:

無論多忙,父母每天至少要抽出15分鐘陪孩子看書、聊天、聽音樂、做遊戲等,陪他們做想做的事情。在這15分鐘裡,要避免批評指責,避免指導更正,給孩子盡量多的積極關注,聽孩子表達。

5

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

隻要A娃有進步,哪怕進步再微小,家長也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表揚孩子前進的每一步,讓孩子從中得到正面強化。如果他們表現得不好,達不到你的要求,也不可責備、打罵,因為打罵的行為不但起不到正面效果,而且還有可能加重孩子的心理壓力,反而使症狀更加嚴重。

A娃主要問題行為

疫情當下,孩子焦躁、注意力不集中?做好這5點

TIPS:

如果孩子有進步,要表揚到實處,比如:

以前A娃坐凳子都坐不瓷實,今天有進步,那我們可以說:你今天坐凳子上都沒有亂動,非常好;

孩子要寫作業,如果他在規定的時間停下手裡正在玩的東西或者關掉正在看的電視,主動去做作業,那我們可以說:你真的有乖乖在規定時間主動去做作業,媽媽/爸爸特别驚喜;

以前哪怕玩一個東西都玩不了多長時間,現在能堅持更長時間,比如拼圖,我們可以說:我們這次拼得時間又比上次長了哦,真棒~~

總之,疫情期間,互相了解。針對孩子出現的問題,家長要給予支援和幫助,而不要提出過高的要求或過度指責;同時,還要注意幫助孩子釋放壓力,做好情緒管理,與孩子一起共同平穩度過這次“抗疫戰”!

(圖檔來源:百度圖庫)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發育行為學組.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早期識别、規範診斷和治療的兒科專家共識[J].中華兒科雜志,2020,58(3):188-193.

[2]張婕,田琳,石紅霞. 親子互動療法在學齡前ADHD 兒童中的應用效果 [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1,6(2):190-195.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