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盡管新冠及其變體的傳播力和感染力都很強,但是臨床表現和研究結果不斷證明:并不是所有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都會發展成嚴重疾病甚至是面臨死亡。 實際上,感染者大多數患者隻出現了輕微症狀,隻有少數患者會發展成惡性疾病(未接種疫苗且有基礎病的老年人患重症可能較大),需要入院治療。根據以往的相關報道,老年男性群體是感染新冠的高危人群,老年人感染新冠後更容易引發嚴重疾病,死亡率也更高。
最新研究發現,一個人手指的長度和比例,居然能為感染新冠病毒後的嚴重程度提供線索。研究人員統計了新冠感染者和健康受試者除拇指外的四個手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的長度比例并探究了其與感染新冠後嚴重程度的關聯。手指長度比例與感染新冠後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指長比例或能成為預測新冠患者疾病惡化以及住院風險的名額。這項研究題為“Digit ratios and their asymmetries as risk factors of developmental instability and hospitalization for COVID-19”(圖1)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

圖1 研究成果(圖源:Scientific Reports)
新冠重症會導緻呼吸道和全身性疾病,重症患者會出現嚴重肺炎,還會引發急性呼吸窘迫和多器官衰竭。在确診人群中,新冠确診後病情的嚴重程度取決于性别(男性>女性)。男性死亡人數過多導緻出現了兩個理論:雄激素驅動理論男性性腺機能減退理論。這兩種理論背後都涉及到激素相關的疾病嚴重程度差異,那麼與性激素有關的名額是否可以作為新冠嚴重程度的預測因子呢?研究人員對患者和對照組的手指長度進行了八次測量: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指的長度(2D、3D、4D和5D)(右手(R)和左手(L))。根據這些參數計算以下比率:2D:3D、2D:4D、2D:5D、3D:4D、3D:5D、4D:5D用于右手(R)和左(L)手(D長度[mm]/D長度[mm])以及比率的方向不對稱性(右比率-左比率:Δ2D:3D、Δ2D:4D、Δ2D:5D、Δ3D:4D、Δ3D:5D、Δ4D:5D)和無符号不對稱(FA)(|(右-左)|)(圖2)。
圖2 研究成果(圖源:Scientific Reports)
研究得到以下結論:
1
指長比率及其不對稱性可被視為新冠可能導緻住院風險的簡單臨床标志。
2
指長比率受性類固醇的影響,這可能是新冠的嚴重程度與産前(2D:4D)和産後(3D:5D)睾酮和雌激素之間存在聯系的證據。
3
在新冠死亡率高的國家,男性人群的産前睾酮水準相對于雌激素水準較低。
由此得知,男性無名指長度較短是睾丸激素較低的标志,而雄激素睾酮與感染新冠後嚴重程度有關,是以手指長度比例可能會是嚴重新冠病毒感染和感染病毒後住院風險增加的預測名額。
另一篇關于新冠病死率和性别之間指長比例的關系的研究以題為“Understanding COVID-19: Digit ratio(2D:4D)and sex differences in national case fatality rates”發表在Early Human Development(圖3)上。
圖3 研究成果(圖源:Early Human Development)
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1
在新冠大流行中,男性死亡人數高于女性死亡人數。在其他緻病性冠狀病毒(CoV)中也觀察到了這種性别依賴性模式,包括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CoV和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CoV。
2
男性重症病例可能為新冠病毒的緻病作用和對這些作用的免疫反應提供線索。
3
與女性相比,男性往往産生的免疫反應較弱,并且更容易受到以RNA病毒為首的各種感染因子的影響,這導緻了睾酮(以及其他性類固醇)可能對人體免疫系統産生負面影響。
考慮到新冠病死率與數字比率(2D:4D)之間的關系,數字比率是産前性類固醇水準的代表,與産前睾酮呈負相關,與産前睾酮呈正相關與産前雌激素。新冠的各國病死率差異很大,每個國家的男性死亡百分比也有很大差異。研究人員分析了了病死率與新冠病例的男性死亡百分比之間的關系,以及男性和女性數字比率的全國平均值。研究人員分析了數字比率的全國平均值和病死率之間的關聯,以及41個國家的男性死亡率百分比,進而評估了新冠病例中睾酮與預後之間關系的兩種互相競争的觀點。負相關将支援雄激素驅動的新冠大流行理論,而正相關則表明男性性腺功能減退症與新冠病例的嚴重程度有關(圖4)。
圖4 樣本中男性确診病例死亡資料(圖源:Early Human Development)
綜上,我們發現研究樣本中的國家男性2D:4D比值與CFR和因新冠導緻的男性死亡百分比呈正相關,該結果與女性2D:4D比值無關。是以,男性的高産前睾酮可能對新冠的嚴重影響具有保護作用。研究結果表明,由新冠導緻的男性過多死亡不是産前睾酮高的産物,而是産前性腺機能減退的标志。
進而論證了如果食指比無名指長,表明出生前接觸到的雄激素水準低而雌激素水準高;如果無名指比食指長,表明出生前接觸到的雄激素水準高而雌激素水準低。這一研究結果進一步說明,感染新冠後的嚴重程度實際上是低睾酮激素和高雌性激素作用下的綜合結果。
這兩篇文獻的研究證明:因新冠住院的患者與對照之間的手指長度比例及其對稱性存在差異,與對照相比,患者的發育不穩定性水準較高,應重點關注涉及到小指的手指長度比例。體内睾酮激素水準高、雌性激素水準低的個體在感染新冠後會更容易出現嚴重的急性疾病。到此已經充分說明了為什麼男性感染新冠後會比女性要更嚴重,且老年男性群體在感染新冠後會更容易死亡。雖然研究存在樣本量不夠大、覆寫不全面的局限性,但研究人員表示,該成果仍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可以有效預測新冠确診群體得病後的嚴重程度,有助于對高危人群進行針對性疫苗接種,同時也幫助到科研人員改進治療新冠的藥物,最終降低新冠感染率、住院率甚至是死亡率。
撰文|喬維鈞
排版|喬維鈞
End
參考資料:
[1]Kasielska-Trojan A, Manning JT, Jab kowski M, et al. Digit ratios and their asymmetries as risk factors of developmental instability and hospitalization for COVID-19. Sci Rep. 2022 Mar 17;12(1):4573. doi: 10.1038/s41598-022-08646-7. PMID: 35301404; PMCID: PMC8931101.
[2]Manning JT, Fink B. Understanding COVID-19: Digit ratio (2D:4D) and sex differences in national case fatality rates. Early Hum Dev. 2020 Jul;146:105074. doi: 10.1016/j.earlhumdev.2020.105074. Epub 2020 May 14. PMID: 32419720; PMCID: PMC7224643.
[3]手指長度能否預測新冠的病情嚴重程度?
[4]Nature發現:手指長度和比例,或能預測感染新冠後發展成惡性疾病的風險有多高
本文系生物探索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須在正文前注明來源生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