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的系列推出後大家的反響不錯,錯過上期的朋友,可以看:
第二期為大家講述一次坐飛機的經曆,那次我正好出差,是獨自出行的。
我坐在過道,旁邊坐了一對母女,穿着不俗,小姑娘隻有六七歲的樣子,母親皮膚很好。
飛行過程中小女孩有點暈機,小女孩的母親便拿出了自己随身攜帶的塑膠袋,叫小女孩子自己拿着,吐在塑膠袋裡,不要弄髒座位。
這位母親輕聲和我商量,是否能夠調換位置讓她們坐過道,萬一孩子忍不住吐了可以友善去衛生間清理。
我爽快答應。

換座位以後小姑娘主動拿了一包小豬佩奇的餅幹送給我,大大方方地說:“謝謝姐姐和我換座位,我給你添麻煩了,希望你能收下我的小豬佩奇餅幹,這個餅幹特别好吃。”
我很開心地拿出了我自己的小零食送給她作為交換,她也很甜甜道地謝。
大概是知道女兒暈機難受,母親想要通過聊天來轉移她的注意力。
“媽媽我為什麼這麼難受啊?”
“因為飛機的速度太快啦,你耳朵裡有一個叫前庭的東西沒有辦法保持平衡,你就暈暈啦。”
“媽媽為什麼飛機會飛呀?”
“因為飛機的形狀導緻上面的空氣流速快,下面的空氣流速慢,流速慢的地方壓強就大,像一隻手一樣把飛機就托起來了。”
“那為什麼飛機上面要貼繃帶呢?飛機壞了嗎?我們還安全嗎?”
“這個難到媽媽了,媽媽也不知道诶,我們先記着這個問題,等下飛機了用手機查一查好不好呀?”
那一瞬間我想到,大人在自己孩子小的時候總愛營造出無所不知的全能形象。
或許小的時候,家長确實在孩子面前顯得什麼都會,似乎是無所不能的。遇到不會的問題便是連哄帶騙,甚至不耐煩呵斥打發掉孩子。
總而言之,無論如何他們堅決不會在孩子面前承認自己不行。
而實際上,他們不知道的是,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的,他們知識的積累隻會比父輩更快,他們終有一天會明白“全知全能”的父母根本是假的,不存在的。
權威形象的垮塌,伴随着的就是青春期的叛逆。他們從一個極端轉向了另一個極端,由偏信父母到完全懷疑父母、與父母對抗。
而到了這個時候,父母們會大發雷霆,開始說孩子不聽話,卻全然沒有想到那些年的權威壟斷對孩子來說又是多麼不公平不合理,全知全能的完美形象的崩壞對孩子來說又是多大的傷害。
還不如從一開始就誠實面對孩子,對孩子坦白“我不會”、“我不行”、“但我們可以一起進步”,孩子才能坦然接受不完美的父母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