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證券時報報道,4月9日下午,蔚來通過其官網APP釋出說明稱,自3月份以來,因為疫情原因,公司位于吉林、上海、江蘇等多地的供應鍊合作夥伴陸續停産,目前尚未恢複。受此影響,蔚來整車生産已經暫停。由于上述原因,近期不少使用者的車輛會推遲傳遞。
蔚來方面表示,公司會與供應鍊合作夥伴一道,在滿足防疫要求的前提下,争取早日恢複生産。
疫情之下,幾乎所有的車企都在面臨着來自供應鍊層面的壓力。今年2月,長城汽車産銷量明顯下滑,最核心的原因也是由于獨家供貨商博世生産的車身電子穩定系統(ESP)供應不足。
日前,蔚來剛剛公布了3月傳遞量資料。3月,蔚來傳遞新車9985輛,同比增長37.6%。今年一季度,蔚來傳遞新車2.58萬輛,同比增長28.5%。

值得關注的是,盡管蔚來今年一季度的傳遞量已有所恢複,但仍然跌出造車新勢力傳遞量排行的“第一梯隊”。公開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小鵬汽車傳遞量3.46萬輛,同比增長260%,位列榜首;理想汽車累計傳遞3.18萬輛,同比增長152.1%;哪吒汽車累計銷量3.02萬輛,同比增長305%;小鵬汽車傳遞量3.46萬輛。
我們看到目前蔚來汽車突然宣布整車停産,很多人都會很詫異,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畢竟蔚來汽車目前好不容易有了不錯的傳遞資料,在這麼好的狀态之前,突然宣布停産,無疑會給市場有比較大的沖擊,我們到底該怎麼看待這件事呢?
首先,蔚來汽車出現停産的現象實際上就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之是以出現這樣的原因是從去年開始,實際上各個汽車供應鍊企業其實或多或少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問題,最早是晶片短缺,然後是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出現供應鍊不足的現象,再加上碳酸锂的大規模漲價,最終的結果就是整個市場都處于一個供應鍊嚴重吃緊的狀态之中,而到了今年之後受到整個市場大規模波動的影響,實際上蔚來汽車的供應鍊體系顯得更加脆弱,再加上疫情的沖擊,最終的結果就是蔚來汽車陷入了一個嚴重供應鍊衰退的狀态。在供應鍊難以保證持續供應的情況之下,蔚來汽車是迫不得已選擇了停産,這種停産實際上是供應鍊整體能力不足的一種展現。
其次,蔚來汽車的停産其實并不是它本身的原因,可以說有相當大程度是受客觀環境因素影響,但是我們看到其他的汽車企業還在堅持生産,代表對于供應鍊的控制能力,蔚來汽車可能比起其他的企業而言還是有一定的不足,不過這種不足的差距還是相對比較小的,隻能說目前蔚來汽車面臨着一個比較大的挑戰,如果受到疫情的影響,其供應鍊在短時間内沒有辦法得到有效恢複的話,蔚來汽車面臨的市場壓力可能會更大。
第三,對于目前整個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來說,可能各家公司都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了,蔚來汽車的停産不代表它本身的問題,更多是代表整個産業鍊面臨的壓力,如果企業在這個時候沒有想方設法提升自己的供應鍊控制能力,很有可能就會出現類似的情況,而如果大量的停産現象出現的話,無疑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對于整個資本市場的認知也是非常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