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思考人類的未來,必須正視曆史倒退帶來的思想困境

思考人類的未來,必須正視曆史倒退帶來的思想困境

有人說,學者往往分為兩種。一種通過聚焦曆史,以關懷現在;而另一種通過立足現實,來影響未來。這其中,前者以國史大綱作者,“最後一位國學宗師”錢穆為代表;後者則首推“精準預言未來趨勢”而被公認“網際網路教父”的凱文·凱利。

然而,還有極少數學者,能在他的學術生涯中兼顧二者,既回溯過去,在人類幾千年曆史程序中探尋到“思考現實的真方法”,更能立足現實困境,為“晦暗不明”的未來,探索一些新的可能。

這樣“另類”的學者,在國外的代表可能要算戴蒙德與赫拉利,而在國内學者中,可能就要算金觀濤了。

思考人類的未來,必須正視曆史倒退帶來的思想困境

思考人類的未來

必須正視曆史倒退帶來的思想困境

來源 | 先知書店店長薦書

提起金觀濤,大家容易被他的“20歲去北京,40歲到香港,60歲來台灣”的傳奇人生吸引,然而,他的學術曆程,遠比人生經曆更傳奇——

70年代,在動蕩中,他就逆流而動,開始對“正統思想”的反叛,更在随後的研究中将當時還屬“前沿”的科學方法引入社科領域,提出将中國政治、經濟、觀念子系統間互動耦合的系統演化論。

90年代初,當啟蒙受挫後,他意識到系統論不能充分解釋這一複雜現象,又用10年時間完成《觀念史研究》,通過“觀念史”的方法,力圖厘清為何對西方現代思想的重構,反而催生國人走向了烏托邦主義。

21世紀,人類文明面臨着集體的彷徨。他又确信人類面臨的現實問題既有普遍性,更有特殊性。為此,最終融彙了系統論的研究架構、觀念史的诠釋方法,重回軸心時代,站在文明“發生機制”的高度,提出一種既能解釋不同文明演進脈絡,又能了解當下的大曆史觀。

思考人類的未來,必須正視曆史倒退帶來的思想困境

金觀濤、劉青峰夫婦

很多熟悉金觀濤的人,感慨他的曆史研究“到了盡頭”,但金觀濤卻并止步。2020年,在疫情推波助瀾下,他将視野擴充到更宏大的哲學層面,開始探索現代社會根本的思想困境。

思考人類的未來,必須正視曆史倒退帶來的思想困境

在最新出版的作品《消失的真實:現代社會的思想困境》中,金觀濤洞見了當下在政治、科學和哲學種種領域遭遇的“真實性危機”——

在社會領域,全球政治、經濟共同體的“價值基礎”正在失去真實,民族主義和反全球化思潮不可阻擋,當二者再次成為主流,後果将是人類心靈的大倒退,民族主義悲劇的重演、人類文明的倒退将勢不可擋。

在科學領域,一方面,新興技術在各個領域開始快速普及和應用,另一方面,我們缺乏對科學的宏觀了解,卻開始盲目自信可以扮演“造物主”的角色——比如基因技術,對生物細節知識的了解和操縱,反而讓生命本身的真實性産生了危機。

在哲學領域,20世紀的占據主流的分析哲學,不僅沒有彌平科學與人文的巨大鴻溝,讓人類對現代性、科學和生命意義的認識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反而讓哲學以及一衆以哲學為基礎的人文學科困在牢籠中,一旦社會問題超過專業領域,理論必定束手無策,加劇了人類用以感覺、了解社會的真實心靈的解體。

思考人類的未來,必須正視曆史倒退帶來的思想困境

正如金觀濤老師所說:今天,我們有繁華的物質文明,但反觀人類的心靈,從來沒有像今日這般脆弱、害怕死亡、懦弱和怯于反抗。

為此,我們誠薦金觀濤這部《消失的真實:現代社會的思想困境》。本書不僅從現代種種危機背後的思想困境入手,去探索未來重建“新軸心時代”的種種可能,從研究視野,問題意識等等角度,都堪稱金觀濤四十年研究所學生涯的集大成之作——

思考人類的未來,必須正視曆史倒退帶來的思想困境

系統論+觀念史+大曆史觀:三合一的研究視野

法國作家紀德說過,重要的并非所見,而是目光。如果說,一個人的視力隻能讓他看見問題,那麼,視野才讓他看清問題。

在新作《消失的真實》中,金觀濤不但通過萬字長序追憶個人數十年學術生涯以及80年代至今的思想變遷。更運用其40年研究方法之大成,相容了“觀念史深度、文明史高度、系統論厚度”的視角,将其視野拓展到了哲學層面。正如有的學者所說:曆史學研究的極緻,便是未來學。是以,本書不僅可以被稱為一部科學哲學、曆史學著作,更是一部絕對前沿的“未來學”作品。

探索現代困境的“元問題”,一本與時代思想“格格不入”的著作

在《消失的真實》中,金觀濤直言自己與時代思想格格不入,這樣的研究探索更是學術界的“異類”。因為“這種事情不僅是19世紀以來沒有學者做過的,還犯了學術專業化的禁忌”。

一般範式下,探讨現代人的時代困境,大多聚焦于哲學、政治學、社會學的專業領域。但是在學科化的界限裡,生命的意義,曆史的厚度,種種支撐我們的“真實性”也同樣被消解。

在金觀濤看來,人類在科學、政治和哲學等種種領域遭遇的困境看似并無關聯,卻有着共同的“元問題”——信仰與科學之間的裂縫。這一困境,與“康德時代”極其相似。當年,康德通過哲學上的“三大批判”縫合了18世紀信仰與科學之間的裂縫,開啟了一場哲學上的“哥白尼式革命”。

而今天最需要的,恰恰是同樣的嘗試。但“人類從曆史中獲得的唯一教訓,就是從不吸取任何教訓”。正如金觀濤老師所說:“20 世紀,人們一度相信曆史是有規律的,結果否定了人的自由意志,導緻極權主義興起。21 世紀,人們否定了曆史的規律,卻詭異地發現曆史正在重複……”

在書中,金觀濤曾這樣自況道:

“人生既短暫又漫長。之是以說短暫,是因為半個世紀前的事仿佛就發生在昨天,而漫長指的則是那無休止的流變。特别是我這一代人,身處現代性遭受巨大挑戰的時代,心靈受到接連不斷的沖擊,前一個沖擊尚未過去,後一個又帶着排天的巨浪而至……我想問的是:我們用一生提出的問題和得到的部分答案,會随着自己這一代人的消失而中止嗎?”

思考人類的未來,必須正視曆史倒退帶來的思想困境

自軸心時代以來,尋找真理都是從面對黑暗開始的,今天關于未來的思考都必須敢于正視曆史大倒退帶來的思想困境,而《消失的真實》正是金觀濤所踏出的第一步探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