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性能加強還降價了?别光看X5L了 這新動力寶馬3系都被誇上天了!

提及“寶馬i3”這個名字,想必大多數朋友對它最初的印象還是停留在那個呆萌可愛的小型電動車形象上。

在那個宏光MINIEV還未成為“網紅”的時代,進口的寶馬i3可以算是小型電動車的先驅者。而寶馬宣布将在今年七月正式停産進口寶馬i3。

回顧進口寶馬i3這九年的曆程,累計全球傳遞約25萬台的銷量資料。對比宏光MINIEV短短兩年累計突破40萬大關的銷量資料,似乎大家也能夠想到為什麼進口的寶馬i3會退出曆史的舞台。

畢竟進口的身份再挂上個藍天白雲标,進口寶馬i3的可是身價二十幾個W的車。可不同幾萬塊就滿配落地的宏光MINI EV。對很多人來說,進口寶馬i3可不是什麼“平價的代步買菜車”,更像是有錢人的玩具。

哎.....不對,說到這教授怎麼都覺得有點跑題了!理清思緒,咱接着說...

今天咱們的主角依舊的是寶馬i3,雖說名字相同,可它卻是寶馬國産的首款純電動運動轎車。它并不是那個小型代步純電寶馬i3的“繼任者”,應該說是寶馬3系的“純電版本”。

在國産寶馬X5L迎來上市之際,寶馬i3也一同迎來了上市,目前寶馬i3僅推出34.99萬的eDrive 35 L一個版本。在華晨寶馬國産化的背景之下,寶馬i3可以說是針對于中國市場而推出的車型。

從這足以看出寶馬對于國内市場的閱聽人程度,那麼問題也随之而來,在國産化後的“純電3系”在普羅大衆看來又保留着多少德系運動的底蘊?

以往大多數“油改電”的版本車型把發動機變速箱替換成電動機電池之際,其身價都要上漲不少,不過34.99萬的指導定價使得寶馬i3依舊處于30-40萬區間的豪華中型車競争市場。

當然你也可以說中型純電車型的範疇内,有比亞迪漢EV、小鵬P7、Model 3的存在,其實寶馬i3并不“便宜”。可在消費閱聽人心裡,“藍天白雲标”還是個有市場認可度的豪華品牌。是以,寶馬i3更多的是面對同級豪華品牌的燃油車。

寶馬i3的确在純電中型車定位範疇内,隻不過它多了個“豪華”的字首,這麼看34.99萬的指導定價還算貴嗎?

作為國産化的寶馬i3不僅僅是在定價上給足誠意,自然是要懂得國内消費閱聽人的喜好。在國産寶馬X5L加長紛紛叫好之際,寶馬i3相較寶馬3系而言同樣也“加長”了軸距。寶馬i3長寬高分别為4872*1846*1481mm,軸距為2966mm。

對比寶馬3系标軸版軸距則是增加了115mm,這多出來的軸距都展現在座艙内的腿部縱深空間。是以在駕乘空間水準上,寶馬i3在純電中型家轎這一細分領域面對比亞迪漢EV亦或是小鵬P7這類國産新勢力的選手并不遜色。

除了“加長”的空間,在座艙駕乘氛圍的營造上,寶馬i3也懂得如何迎合國内消費閱聽人的審美。寶馬i3的造型在一定程度上延續了寶馬3系家族式的運動化風格,而在内式座艙則是直接搬運了電動化産品iX家族的設計理念,懸浮式雙聯屏的出現依然能夠說明這一點。

這套12.3英寸儀表+14.9英寸中控的液晶螢幕組合内置寶馬旗下的iDrive 8車機系統,配備微信車載版、騰訊小場景2.0等适應國人使用習慣的應用App。另外其它功能配置上還帶有CarPlay/CarLife、語音識别等本土化的配置功能。

而在其它方面,根據功能選項的不同,寶馬i3還将分别提供舒适、創新、娛樂、冬季四種套裝選裝包。盡管寶馬i3僅推出eDrive 35 L一個版本,但它仍有諸多豐富的配置選項滿足使用者對其配置定制化的選擇。

坊間流傳着“人生離不開一輛寶馬3系”這樣一句俗語,那麼對于Bimmer而言寶馬i3又意味着什麼?

寶馬i3采用第五代BMW eDrive電驅技術,采用後置單電機布局,其電機最大輸出功率為210kW,綜合扭矩可達400N·m。官方宣稱的零百加速成績為6.2秒,比2.0T高功率的頂配寶馬330 Li x Drive M破百5.9秒的成績僅僅慢了0.3秒。

純電驅動的寶馬i3在動力性能的賬面資料的确很亮眼,可在操控水準上,或許寶馬i3還是更加的偏向舒适性駕乘。寶馬i3輪胎配備的是固特異禦乘‖代的18英寸輪胎,而并非大家所熟知偏向公路性能的倍耐力輪胎。

雖說同寶馬3系同樣配備前雙球節後多連杆的懸挂組合,可空氣懸架的出現使得寶馬i3更加遵循舒适性駕乘的質感。加之軸距加長的表現,也許在寶馬看來,沒人願意會開一台“加長”的“純電3系”下賽道,更多的是想要舒舒服服地開着它上路。

電池容量為70kWh的三元锂電池組别支援半小時快充,慢充情況下可在7小時内充滿電。在CLTC工況下的續航裡程達到了526km。以一台純電車型的标準來評判,盡管寶馬i3沒有太過優異的續航優勢,但也足以滿足目前大部分使用者對于純電車型的代步标準。

誠然!與其說寶馬i3在骨子裡還流淌着純正的“德味兒血統”,不如說寶馬i3更像是“入鄉随俗的外籍女婿”。就産品層面的表現來說,寶馬i3懂得如何讨好娘家人。當奧迪還沉浸玩科技的自娛自樂中,奔馳還在用48V輕混過渡之際,寶馬i3的出現則是率先給出了“純電驅動”這一答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