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晴,一條曲徑通幽的老北京胡同,門前堆滿雜物的木門裡,住着一戶普通人家。
16年前,小宇(化名)在這兒呱呱墜地,也改變了一家人的命運。
我進到屋裡,滿頭白發的男孩爸爸小心翼翼地擦拭着杯子,燒水,倒茶。三口人的唯一客廳兼卧室,一共不到20平米。
從去年就開始治理的老北京胡同,在外面看來,就像一座座影像裡的花園長廊,但開門走進院子的一刹那,才讓人感受到生活的現實所彌漫的殘酷氣息。
“我以後要學電競相關的專業,給媽媽賺錢。”蓋着被子的小男孩叫了我一聲“姐姐好”,然後露出了16歲少年最陽光燦爛的笑容。
但這個愛笑的孩子是不幸的,剛出生就診斷為先天性血友病。孩子媽媽說,我和他爸已經風風雨雨陪孩子走了16年了,不管還有多難,我們都不能失去他。
全家牆壁被貼上泡沫16歲孩子卻是個怕碰的“玻璃人”
孩子打鬧是天性,磕磕碰碰是常事,但小宇從小就失去了這個資格。
血友病的孩子,一點輕微的磕碰,可能就會血流不止。
正因如此,單人床旁的牆壁和地面上,都被小宇媽媽粘滿了泡沫,因為一旦小宇碰到稍微硬一點的東西,都可能導緻大面積出血,這也是血友病人最大的傷和痛。
一直在微笑着的小宇
(本圖發表已獲患者許可)
很多人對血友病的記憶,仿佛隻停留在遙遠的高中生物課堂上。
從疾病譜上了解,血友病是一種最典型的遺傳性凝血功能障礙的出血性疾病。
由于活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礙,血友病患者凝血時間延長,終身具有輕微創傷後出血傾向,臨床主要表現有關節、肌肉的創傷後或自發性出血。對于血友病患者,若不治療會引起慢性和緻殘的關節疾病,而器官出血和腦出血,會導緻更嚴重的殘疾和死亡。
2018年5月1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5部門聯合制定了《第一批罕見病目錄》,血友病被收錄其中。
小宇得的是B型血友病,體内缺乏凝血過程中所需要的凝血因子IX,導緻凝血時間延長,容易産生自發性出血症狀,且出血以關節和肌肉為主。
此時躺在床上的小宇,172cm的個子,卻隻有80斤的體重,羸弱得似乎一眼就能望穿骨骼,沒錯,小宇已經站不起來了。
1歲時的小宇 圖由患者家屬提供
“活着的這16年所有記憶都跟出血和打針有關。”
從小宇懂事起,他就明白,自己不能像其他男孩那樣跑和跳,不能上體育課,不能被人推撞,父母也不讓自己跟其他孩子玩,在其他孩子和家長的心裡,他是個嬌氣得不能“碰”的孩子。
對于小宇一家而言,能堅持到現在的第16年,着實是個奇迹。
“小宇15個月大的時候, 有一次嘴唇被磕裂,瞬間滿嘴都是血,抱到兒童醫院後,縫針都縫不上,血直接會把線噴開……”小宇媽媽回憶起15年前的經曆,腫着的雙手一直在顫抖,也正是那天,小宇被确診為血友病。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教授Alfonso Iorio博士對血友病登記最全面的國家(澳洲、加拿大、法國、意大利、紐西蘭和英國)的登記資料進行了荟萃分析[1]發現,每10萬名男性中,就有21人患有A型或B型血友病,其中7人病情嚴重。在新生兒中,每10萬名男嬰中有29名患有A型或B型血友病,其中12名患有重度血友病。
小宇,就是這數以萬計血友病患者中的一個。
在那以後的日子,全家人最怕的就是小宇被“碰”,牆壁不行,水泥地也不行,哪怕吃一點不好消化的食物,都可能導緻胃大出血。
而小宇體内完全沒有的凝血9因子(FIX)也隻能在出血時注射,從最開始的400多元一支到後來出現耐藥後隻能用5780元/ml的進口全能型7因子,小宇媽媽小心翼翼地拿出了藥盒,停頓了幾秒說,最多的一次,小宇一天就用了7萬塊錢的藥……
小宇所用藥物 圖由患者家屬提供
“我每次都怕涮不幹淨一次次用鹽水折騰,哪怕一滴也是錢。”
雖然,目前治療血友病的這種因子已經可以報帳,但對于小宇家而言,報帳的錢要轉年才到,是孩子等不到的時間。
“連民政局都借了,一共1萬9,雖然隻能打點滴一天,但也是救命錢。”小宇媽媽說着,比劃着不到手指長的小藥瓶,“我每次都怕涮不幹淨,一次次用鹽水折騰,哪怕一滴也是錢”。
在小宇的單人床旁邊,還立着一個打點滴架,小宇爸爸說,因為沒有錢住院,小宇媽媽練就了一身打點滴的好功夫,發現兒子的狀态不對,就立刻兌藥紮針。
“這都是我的裝置,我從前完全不懂醫藥,現在為了兒子,感覺自己的技藝比護士都厲害。”小宇媽媽一邊摸着盒子裡的針管,一邊掉下了眼淚,“都怪我的基因不好,是我對不起兒子……”
小宇媽媽拿着自己在家為小宇打點滴的裝置 圖由患者家屬提供
半夜跑醫院,背送上下學媽媽24小時不敢離開
“有一次髋關節大出血,就得在床上躺一個月。”剛上國中時軍訓,小宇硬着頭皮去了一次,結果一個不小心腳出血,腫了四十多天,隻能停止軍訓,離開了同學們。
盡管如此,每次回想起從前校園的日子,小宇依然笑得很燦爛。
骨瘦如柴的小宇,172cm的個子隻有80斤 圖檔由患者家屬提供
對于小宇而言,隻要活着就已經是爸媽笑着的動力。可是,對這個從去年9月就不能繼續上學的16歲男孩來說,學習和考試也是他的動力,他真的很熱切地渴望學校裡的知識。
“英語口語考試,孩子非要去,前一天晚上開始背書,還讓我第二天定鬧鈴到7點繼續背”,說到幾個月前的考試,小宇媽媽看着兒子笑了,她給兒子洗了頭發,推着輪椅就去了考場,沒想到40分滿分,小宇竟然打了38分。
小宇媽媽的眼睛裡,滿是驕傲和心疼。“如果小宇是個健康的孩子,也許現在正和同學在操場上踢球,也許是班級裡成績前茅的伶俐學生,而現在,小宇連自己站立都做不到。”
小宇媽媽說,由于孩子身體不好,從小到大的16年,走到哪爸爸都是一直背着兒子,半夜跑醫院,送着上下學,24小時不敢離開孩子,不管身上碰到哪都會有血泡。
在旁邊一直笑着的小宇說,還有一年多他就18歲了,要快點站起來,去學校,去參加中考,要為了爸爸媽媽,好好活着,要在恢複以後賺錢給媽媽。在他的記憶裡,從懂事起,爸媽沒有買過一件新衣服。
12歲的小宇和獎狀 圖由患者家屬提供
新藥上市、醫保報帳
血友病患者迎來希望
河南省血友病診療中心負責人雷平沖在“2019年世界血友病日公益活動”上,舉出這樣一組資料:現在河南省有4000~5000個血友病患者,但目前登記注冊的隻有2000人,接受治療的有700餘人。
這幾年,得益于醫療技術的改進與提升,特别是醫保報帳、慈善救助政策的不斷完善,以往“買不到藥”“高額醫療費”兩大看病難題,如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和解決,血友病診療狀況正在逐漸改善,患者經濟負擔大大減輕。
相比“看得起病”的醫藥費用保障,雷平沖認為,目前最重要的工作還是要做好血友病患者的預防性治療,即在患者沒有出血的情況下,及時向體内補充凝血因子,防患于未然。
兒童血友病患者,應從1歲半開始預防性治療,這樣提前幹預有利于孩子的關節發育,減輕出血症狀,減少緻殘率。
“即便對于重度血友病患兒來說,提前預防性治療也能将他們體内凝血因子提高到‘中度’水準,這個時候隻要不受外傷、不進行劇烈運動,患者就不會自發性出血,也就不容易引發殘疾。”雷平沖說,就目前的醫保報帳及救助政策來看,5歲以内堅持預防性治療,對患兒家庭不會産生很大的經濟負擔。
為了讓兒子再熬過最後一個成長期,小宇爸媽開通了多個籌款平台,小宇爸爸說,如果是富貴人家,我們可以給孩子供上補充因子,就不用讓孩子受這些苦了,但我們所有藥都是算計着用,是我無能……
一旁的小宇媽媽把手放在了爸爸的肩膀上,她告訴記者,她曾在實在沒錢買藥的時候說,抱着兒子自殺算了,這樣小宇爸爸可以再找一個健康的人組建新的家庭。但小宇爸爸永遠都是那一句:我要把我兒子的病治好,咱們一起把兒子養大。
其實近年來,血友病的診療和藥物也一直有新突破。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血友病的臨床治療已獲得了顯著改善,血友病患者的壽命有了大幅提高。2018年11月底,大陸血友病治療也取得了重要進展,國家藥監局(NMPA)正式準許血友病新藥在國内上市。
也許,和很多癌症患者比起來,小宇足夠幸運,因為有錢就能治好的病,是幸運的。
但是對于更多家徒四壁的血友病家庭而言,錢也是壓倒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稍不小心,就再也挽回不了薄如蟬翼的生命。
在這條老北京胡同的三道木門内,是這個三口之家16年如一日平平淡淡的生活。
父母小心翼翼,用盡全力守護着兒子小宇,他們捧在手心裡的生命。
而躺在床上的小宇說,如果可以,我還想回到學校裡去……
參考文獻
[1]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19-09-hemophilia-prevalent-thought.html
*本文配圖由患者家屬提供,展示發表已獲家屬認可。
*本文内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将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