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比較典型的六種親子關系,你和孩子是哪一種?

作為父母,絕大多數家長對子女視若珍寶,對子女教育抱着“隻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态度,是以,有一個良好的親子關系和家庭氛圍,相信是為人父母者最首要的願望。遺憾的是,并不是每個家庭都親子融洽。

在我們周圍,甚至就在我們自己的家庭中,不盡人意的親子狀況時有存在。

我們的親子關系健不健康?

我們與其他家庭的親子關系相比,好在哪裡,不足在哪裡?

我們的親子關系,目前正處于那種狀況和類型之中?

相信這些問題,經常萦繞在很多父母心頭。是以,有必要了解一下親子關系的幾種常見類型和它們的優劣所在。

因為曆史的原因和家庭狀況的不同,每個家庭的親子關系狀況不一,形态各異,但總的來說,目前中國社會的親子活動狀況,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類型:

1

養育型

此類型的特點是父母的主要功能是養育子女,其他功能明顯不足。

這種親子關系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第一,環境缺陷。此類型中,父母之是以隻能養育孩子,主要是由環境造成的——有的父母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于家庭的生活,即主要用于解決家庭的溫飽問題,他們沒有更多的時間去教育孩子,幫助孩子形成優秀的品質;還有一些父母之是以缺少對孩子的教育,是因為他們缺乏教育孩子的能力,即使他們有這方面的願望,也無法付諸實踐,例如父母文化水準很低等。

第二,認知缺陷。在現代社會中,這種缺陷的表現還不少。在此類型中,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存在很大的思想誤區,例如,他們認為,養育孩子是他們的責任,而教育孩子則是學校的任務,是以自己沒有必要花太多心思在這個方面。是以,在實際生活中,他們隻将注意力集中在改善孩子的生活條件上,很少去關心孩子的心理品質,去考慮對孩子的教育方法等問題。

2

财産擁有型

此類型的特點是父母将孩子作為自己的私有财産,認為自己對子女有絕對的權威,可以憑自己的意願和情緒對待孩子,如批評、指責孩子,指揮、指令孩子。他們有一個頑固的觀點:孩子是我的,我有随意對待孩子的權利。

這種父母不考慮孩子的思想,不考慮孩子的情感,孩子的反抗或不順從會使他們出現強烈的憤怒情緒,孩子所要做的隻能是服從。在這種關系中,孩子失去了獨立和個性,成為被動服從的機器。

3

反向型

正常的親子關系中,父母處于主導地位,是這種關系的支配者,決定着這種關系的動态和方向。反向型的親子關系則相反。因為父母有強烈的心理依賴性,或在能力上有明顯的缺陷,造成子女處于支配地位,父母幾乎所有的決定都依賴子女。但由于子女年齡小,社會閱曆不足,思想也不成熟,是以很容易出現判斷或決定失誤,給家庭帶來諸多問題。

4

沖突型

此類型的特點是親子出現明顯的沖突,父母攻擊子女,子女反擊父母。

這種攻擊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身體攻擊:父母體罰子女,子女攻擊父母;

其二,言語攻擊:父母責罵子女,子女也用同樣的方式對待父母;

其三,心理攻擊:父母用冷落、諷刺以及心理折磨的方式對待孩子,孩子則對父母表現出很明顯的逆反行為,通過自己的行為表現來激怒父母,甚至通過犯罪方式來報複父母等。

5

溺愛型

在獨生子女家庭中,溺愛型的表現是非常突出的,具體的表現如下:

其一,過度保護。對孩子作較多地限制,如不讓孩子外出,限制孩子和他人交往,不讓孩子獨立地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等等。結果,使孩子形成膽小怕事、抑郁的個性。

其二,完全贊賞。不論孩子做什麼行為,父母都隻是對孩子予以贊賞,很少對其做出是非評價——孩子做出正确的行為,父母給予鼓勵和贊賞;做出錯誤的行為,卻不給予批評教育,緻使孩子無法形成正确的是非觀和價值觀。這不利于孩子個性品質的形成,也容易使子女形成蠻不講理和表現出強烈的攻擊性行為等特點。

6

亞平等型

親子關系本來就是一種不平等的人際關系,親子行為是一種不平等的人際行為。如果親子之間表現出完全平等的關系,親子就會表現出明顯的問題,實際上這種關系也是無法存在的。因為,子女的依賴性較強,而且子女必然表現出對父母的一種依賴性;如果父母無法使他們依賴,那麼他們就會有強烈的不安全感,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而亞平等型就是一種較有利于子女心理健康的良好的關系,其特點如下:

父母在孩子面前有一定的權威性,起主導作用,同時孩子也有較充分的民主;

凡是要做出與子女有關的決定,都征求子女的意見;

對很多問題,子女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對父母的某些做法提出反面意見;

父母和子女的關系基本平等,既有父母子女親情,又有朋友之間的友誼。家庭問題學專家認為,在所有的親子關系中,亞平等型是最健康的一種。

誠然,親子之間的關系存在很多的複雜因素,很少有家庭絕對地屬于哪一種類型。不過,我們還是可以參照自己與孩子的行為表現和相處模式,對比以上的幾種分類,得出我們親子關系的大緻類型,然後評判其健康與否,如有必要,就加以修正與改善,以達到親子關系的最佳狀态和最好效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