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Switch投屏也算黑科技?看過理想L9,特斯拉笑了

又到了每周三的保留節目,理想這次不怎麼準時,微網誌下網友們從十二點開始“千呼萬喚”,直到下午四點才想起來自己還有這麼個号兒,此次官方公布的重頭戲是新車娛樂系統将支援Switch及其它遊戲主機裝置連結投屏,将車内變為“全家人的移動遊戲空間”,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乘車體驗。

投屏,真的是黑科技?

一時間,大量網友直呼“太香了,太牛了,L9黑科技”等等。确實,作為目前生活中的第三空間,車内智能互聯功能越豐富,就更能讓整個駕乘體驗變得更完美,拓展出人們休閑娛樂、辦公的新場所。

其實,支援Switch等遊戲主機投屏,并不是什麼高科技,更不是什麼黑科技。大家試想一下,既然是投屏,那麼就是和Switch連接配接家裡電視,本質上沒有什麼差別。

估計大家接觸到的最早的連接配接電視的裝置是VCD/DVD,用紅藍白三根線連接配接;連接配接電視最早的遊戲裝置應該是從PS2開始,用當然,這些裝置沒有螢幕,隻是進行簡單的讀取;到了有螢幕時代,投屏最早的應該是PSP,投屏到電視上玩《俠盜獵車》或許是屬于我們這代年輕人的專屬回憶。

到了Switch時代,我們這代年輕人長大了,遊戲機也變得更大了,從PSP的一個人玩兒,變成了Switch的多人參與,不變的是依然可以投屏,甚至連到車上玩兒。

現在Switch投屏到電視上,需要将機器插在充電基座上,用兩頭都為HDMI接頭的轉接線,分别連接配接充電基座的HDMI和電視的HDMI接口;理想L9差別于電視投屏,用雙頭Type-c接頭的轉接線,直接連接配接Switch機身下方的接口和L9車内的接口,實作投屏,其實這也不是什麼新技術。

在USB3.0的基礎上進化而來的Type-c接口,使用更友善,可以正方面随便插,不像傳統的USB具有方向性,傳輸速率快,理論上,Type-C端口的傳輸速率帶寬可達10Gb;支援PD快充,提供高達100W的功率輸出,讓電子裝置的充電速度更快,現在的旗艦手機清一色都是Type-C;能夠雙向供電,既可以給裝置自身充電,也可以給外接裝置供電;可傳輸影音信号,用Type-C接口來直接傳輸,減少了機身的開孔;可擴充能力更好,支援800M/S超高速率傳輸,可支援4K視訊的輸出,替代HDMI、DVI、VGA等接口,隻需要一根Type-C資料線就能實作小屏拓展到大屏,是以在L9上能做到投屏+快充,真的沒什麼奇怪的,這本就是Type-c的“分内職責”。

投屏是過渡還是終極方案?

理想L9直接投屏的方式可謂是“簡單粗暴”,既不用專門開發遊戲,也不用為了遊戲迎合OS而做出其他改動,和電視投屏類似,在菜單裡換個“台”的事情。這一次釋出的Switch投屏,還有一個亮點,就是它可以在理想L9的車内三塊大螢幕上都可以自由投屏,這就要歸功于雙8155晶片,這一十分關鍵的核心了。得益于充足的備援設計,雙8155可以協調好三屏關聯。

而特斯拉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和 AMD 定制車規晶片,該公司在艙内顯示互動娛樂方面,也一直走在行業的前列。在如今汽車制造商對于座艙晶片的“無差異化”供應商選擇上,特斯拉又一次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

在此之前,特斯拉的第一代資訊娛樂系統控制單元MCU上采用的是英偉達Tegra 3,從Model 3開始的第二代MCU啟用了英特爾的Atom E8000。

特斯拉計劃在下一代旗艦車型Model S和Model X改款之際,進一步增強現有資訊娛樂系統的計算能力。AMD Navi 23 GPU+AMD Ryzen(銳龍)SoC将可能幫助特斯拉打造全新的資訊娛樂系統。有了獨立的娛樂系統和強勁的晶片,剩下的就可以讓遊戲公司專門為特斯拉設計遊戲,再加上方向盤這種獨具特色的搖桿,也可以再進行外設,都讓特斯拉在車内娛樂系統方面“獨樹一幟”。

理想L9這樣做,也有其迫不得已的地方,雖然它的智能座艙搭載雙8155晶片,備援度做得比較充分,但是性能已經遠遠落後與目前智能手機的晶片性能,作為3年前的“芯皇”,已經和目前的手機晶片拉開了三代的差距,大家也都知道,如今的遊戲一個賽一個的吃配置,耗記憶體,幾年前的安卓“機皇”都可能“體能不支”,而且車機晶片性能普遍不如同代的手機晶片,在其上面開發遊戲較為困難。

智能娛樂互動越來越強,可遊戲呢?

目前,車内智能互動娛樂中,遊戲較為少見,還有一個關鍵因素——使用者量太少。目前智能汽車雖然如雨後春筍版大量出現,但在整體的汽車銷量中,依然存在感很低,如果智能汽車的銷量能夠達到軒逸、朗逸、卡羅拉那樣,你放心,會有大量的企業前赴後繼的為車内娛樂制作各種各樣的遊戲,因為裝車量足夠大,終端裝置量足夠多,智能化程度足以運作這些遊戲,咱們不說那些複雜的“和平精英、王者榮耀”這累遊戲,像“水果忍者、憤怒的小鳥”這些遊戲一定會出現在車上。但是目前,銷量大的車型智能化程度普遍較低,甚至沒有,人機互動水準還停留在擰動調整收音機的調頻。

同時,車輛的螢幕樣式也是讓阻礙遊戲上車的一大因素。試想一下,上一代奔馳S級車型,那樣的雙聯螢幕,怎麼玩兒遊戲?螢幕确實有創意,但是太窄了,能夠顯示的資訊相當有限,奔馳的MBUX系統将要選擇的根目錄集中放置于螢幕從上到下二分之一的位置,友善使用者選取,這也就是的上下部分有大量的留白空間,螢幕尺寸不小,但是真正能用的、友善用的空間相當之少。

尤其是在如今智能化的大背景下,需要顯示的内容越來越多,這種中看不中用的螢幕,在新能源車型上,幾乎已經見不到了,說白了,就是“施展不開”。這應該也是奔馳在新一代S級上,換裝iPad大屏的原因之一,即便是EQS車型依然保持着大連屏設計,但它卻讓中間這塊主要的互動螢幕變得盡可能的更大,為今後的顯示作業系統留出更多空間,在座艙疊代更新的過程中,“落伍”得慢一點。

反觀遊戲系統上車相當早的特斯拉,中控屏不管是早起的豎屏,還是現在的橫屏,到讓螢幕尺寸變得足夠大,讓更多功能得以嵌入,這也使得如今新勢力造車開始紛紛抛棄老大哥奔馳S級帶火的雙聯屏,轉向了類似iPad的大屏,比如:極氪001、小鵬P7等車型。理想則L9放棄了曾經的三聯屏,轉而将兩個大iPad連在一起,再配合車頂上的後排娛樂屏,構造了一套時下相當新穎的螢幕布局方式。

遊戲和OS系統要“結伴而行”

随着螢幕布局更加适應于智能化的大趨勢,硬體的性能和備援能夠滿足遊戲的要求,車内娛樂系統會變得更加豐富,做到有螢幕的地方就有遊戲,如今理想L9這種投屏是一種很讨巧的方式,但你還需要再買一個Switch,而從打造OS時就開始為遊戲留出空間,會是今後發展的大趨勢。

試想一下車内坐着四個人,車機晶片支援四屏互動,車内座艙相對安靜、有空調也有舒服的座椅,配置稍好的車還會有一套不錯的音響,一人一塊螢幕聯機打遊戲,歡聲笑語中度過愉快的周末。但這還是在停車的時候才可以進行,行車過程中,玩遊戲勢必會帶了一定的暈眩感,導緻暈車發生。這時或許VR裝置上車可以解決這些問題,VR系統深度融入智能座艙,使得整體的遊戲視聽感受得到進一步提升。

理想L9這一次的劇透,讓我們看到了智能化萬物互聯的一個具體的形式。智能座艙可實作或者說可發展的内容當然不會隻局限在遊戲裡,車上辦公、車上會議等想象開始湧現,這些在軟硬體不斷更新,智能座艙不斷疊代的當下,實作起來都指日可待,目前,采用Type-C接口的部分手機、Pad、筆記本電腦,也已實作高清投屏+充電一線搞定,未來理想L9還将适配更多裝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