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近讀的12本書

目錄

1.《煙火漫卷》★★★

2.《一日三秋》★★★★

3.《一把刀,千個字》★★★

4.《浮木》★★★

5.《受命》★★★

6.《張醫生和王醫生》★★★☆

7.《人世間》★★★☆

8.《一切境》★★★

9.《梁莊十年》★★★★

10.《微塵》★★★★☆

11.《活着就是沖天一喊》★★★★☆

12.《心居》★★

好久不見。先彙報一下我的近況吧,年後這段時間有些忙,一邊工作一邊帶娃。我和夫妻分工合作,他接送孩子、做家務,我做飯、輔導孩子,日常被瑣事填滿,所幸雙方工作時間穩定,配合默契,倒也沒有覺得十分吃力。隻是幾乎沒有娛樂時間,且練琴和運動每天隻能取其一。

書一直在讀,但沒有之前讀得勤了,騰挪了一些時間在研究相機上,畢竟不想讓曾心愛的相機一直被擱置。以下是拖更三個月的讀書報告。這三個月讀書12本,雜志5本。

《煙火漫卷》

最近讀的12本書

去年末今年初的那段時間,集中讀了部分“新東北作家群”——雙雪濤、班宇、鄭執的幾本書。随後朋友又拿來這本東北作家遲子建的《煙火漫卷》。遲子建于我來說并不陌生,數年前讀過她的《額爾古納河右岸》《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但内容多已忘卻,隻記得幾個片段。

《煙火漫卷》是遲子建于2020年出版的一部聚焦當哈爾濱百姓生活的長篇小說。主人公劉建國是黑救護車司機,因多年前弄丢了好友、猶太裔後人于大衛托他照管的兒子——銅錘,此後孑然一身,一邊尋找銅錘一邊做着好事。這期間,他遇到了帶着兒子來城裡尋夫的村婦黃娥,劉建國妹妹将其安置在榆櫻院老宅。劉建國客戶之一、事業有成的病患翁子安對黃娥一見鐘情,搬來同住,後來發現翁子安即是銅錘。全書采用“草蛇灰線法”,直至最後才揭曉。遲子建對哈爾濱百姓生活的細節刻畫頗為可讀,筆觸細膩生動,但故事情節一般,有牽強、不合邏輯之處。遠沒有《額爾古納河右岸》驚豔。

《一日三秋》

最近讀的12本書

前年看過一部紀錄片《文學的故鄉》。講述當代耳熟能詳的幾位作家:賈平凹、阿來、遲子建、畢飛宇、劉震雲、莫言返鄉,講述他們的成長曆程與故鄉之間的關系,還原文學的“誕生現場”。文學和生活密不可分,故鄉孕育文學,文學記錄故鄉。

劉震雲的書也常圍繞着故鄉延津,此前他獲得了第八屆沖突文學獎的《一句頂一萬句》是,《一日三秋》也是。《一日三秋》是本魔幻現實主義小說,以懷念六叔為寫作動機。六叔生前畫了很多關于延津的畫,死後,畫作随之灰飛煙滅。作者以想象的故事複刻出記憶中六叔的畫作,探尋故鄉延津人幽默的根源。小說中有個“花二娘”專門出現在别人的夢裡來索要笑話,如果笑話好笑,便會賞你一個紅柿子吃;如果笑話不好笑,便要了你的命。

全書圍繞唱豫劇《白蛇傳》的三個人展開了一系列的故事叙述,“花二娘”穿行其中。陳長傑原在《白蛇傳》裡扮演法海,後來在火車上當司爐;他的兒子叫陳明亮,上國中時外号叫“牛頓”,成年後卻以開飯館炖豬腳為業。父子倆都背井離鄉,靠開火車和炖豬腳維持着各自的家庭,嘗遍了人間的苦甜酸辣,在不同時間和地點悟出:一個重要的瞬間,在人生中一日三秋,但這瞬間永不再來。說到底,和《一句頂一萬句》的主旨思想是相同的。

《一把刀,千個字》

最近讀的12本書

王安憶2021年的作品。此前,隻在十多年前讀過她的《上種紅菱下種藕》,内容早已忘卻。連她最出名的《長恨歌》也沒有讀過,對其文風、成績一概不知。

全書分上、下兩部。上部寫淮揚菜廚師陳誠1990年代以後在美國的故事,下部寫建國初年東北知識分子家庭的故事。王安憶對上海的書寫常被人稱贊,這次更是輻射到了全球,将空間鋪陳如此宏大,實力不凡。“一把刀”即揚州三把刀之一的菜刀,“千個字”取自袁枚寫個園的“月映竹成千個字”,借指陳誠前半生和兒時玩伴踏過的竹影。一半講述現在,一半追憶過往。從個人史中看家庭,從家庭史中窺社會。

現在很少讀小說,近來讀的幾本都是一樣的感覺,文筆有餘,情節并不能吸引人。再沒有碰到讀《白鹿原》或《天龍八部》時廢寝忘食,酣暢淋漓的感覺了。

《浮木》

最近讀的12本書

《浮木》是《秋園》的續集,來自楊本芬三部曲。楊本芬是一位八旬的奶奶,作者通過回憶,講述她和媽媽、家人、親戚、鄉親們的故事,展現中國人民生生不息的堅韌。在那樣的年代裡,人們像水中的浮木般起起伏伏、随波逐流。個人覺得沒有首部《秋園》好看。

《受命》

最近讀的12本書

《受命》是止庵的長篇小說,講述的是一個“複仇”的故事,主人公冰鋒從母親那裡得知十多年前父親死亡的細節,展開對當年“害死”父親的仇人進行複仇的過程,然而中途,仇人壽終正寝,終“複仇”而不得,其過程猶如止庵醉心的伍子胥的經曆。

止庵多以出版人、随筆作家、書評人等身份為人所知,其文學性不可否認,但小說情節簡單,趣味不足,關于上世紀的描寫也無法讓年輕人産生共鳴。

《張醫生和王醫生》

最近讀的12本書

訪談紀實類,講述張醫生和王醫生這兩位高中同學各自的奮鬥經曆及家庭命運,以兩個家庭生命曆程中的代際流動和階層流動作為切入點,意圖囊括沈陽的變遷乃至東北的社會變遷。作者伊險峰、楊櫻兩位媒體人的叙事能力很厲害,将兩位醫生的成長經曆逐一鋪開,進入到專業性讨論上,略遜一籌。叙事及理論沒有完美融合,文中大量引用社會學理論(這一部分閱讀時大多跳過了),分别從工業城市、機關社會、稀缺經濟、勞工階級文化、男性氣概、重大曆史事件和時代變遷等不同方面來描述沈陽,試圖分析沈陽乃至整個東北為什麼會衰落。大概是由于我從工業小鎮出來,對書中工業城市衰落略有體會,但兩位主人公家庭并不足夠典型,理論分析也并不完美,不足以支撐作者的野心。可讀,但并不優秀。

《人世間》

最近讀的12本書

年初大火的一部劇。追劇的過程中,看了下梁曉聲的原著,其作品是專為“獲獎”而去,充滿正能量,符合當下的主旋律,基調預示影視作品會有不凡的成績,在這幾年尤其是。講述的是周家兄妹三個的成長經曆,原著的最後,周秉義将光字片拆遷後得胃病死了,大嫂郝冬梅改嫁給了一位外國鞋商。周秉昆和鄭娟帶頭搬到新區,獎勵了門面房做起了早點生意。周蓉回國後(之前馮玥跟着父親去了法國,周蓉在法國呆了十二年)當了中學老師。總體來說,個體在時代的洪流中隻能随波逐流,無法主宰命運。且幾千年來,中國始終是人情社會,悲觀地說,”躺平“也未嘗不可。

《一切境》

最近讀的12本書

我算得上是讀安妮寶貝的書成長的,青春年少時确實有段時間着迷于她的文字,個性。結婚生子後,曆經種種,逐漸務實。不再沉溺個人繁複細膩的感情。在塵世中,拼盡全力地生存,沒有人關心你的情緒,沒有人在乎你的敏感。但個人對情緒的觀察确有必要。

安妮後來改名為現在的“慶山”,學佛,物質生活充裕,不斷向内求索。這本書是她日常的記錄,以日記随筆的形式,沒有統一的主題,沒有固定的格式。随性而為。其中部分内容關于養育女兒恩養,接地氣,在”佛“性中添了一絲”人“性。雖然現在算不上喜歡慶山,但不會反感,永遠信賴她的作品(至少文字美上),不會太過失望。

《梁莊十年》

最近讀的12本書

這兩年,讀了一些鄉村紀實類文學作品。我也是從鄉村走出,但情感上始終不融于城市。特别在年歲漸長後,不斷滋生返鄉念頭。一是所在城市基本沒有人情連結,二是對現實生活的逃避。三是對成長之地的眷念,甚至于家鄉的草木、飲食也時常浮現。那就是”根“。

這是繼《中國在梁莊》《出梁莊記》《曆史與我的瞬間》後讀梁鴻的第四本書。這本書中,梁鴻重新成為梁莊的女兒,記述梁莊的故事,關注到了梁莊那些走出去以及嫁進來的、失去了自己名字的女性們。讀來使我一驚,确實是這樣。中國的女性始終隐匿在背後,頂着”xx媽“”嬸子“”XXX家的“名稱,成為丈夫或孩子的附屬品。而農村嫁出去的姑娘,大抵隻剩下“XX女兒”這樣的稱謂。在我的鄉村,幾乎沒有人知道我的大名,年歲長一點的叫我小名,忘記我小名的就是“XX家二丫頭”。在鄉村,我也是失了名字的一員。

今年婦女節時,很多人在倡議應該自信,就叫婦女節。因為在認知中,”婦女“已是弱勢群體中的一員,失去了女性最引以為豪的”青春靓麗“。而仿佛隻有在這一天,她們才是”女王“”女神”,她們才被看見。

書中提及有女性早早出門打工,機緣巧合下過上了不錯的生活,而在農村卻落下了不好的名聲,後來索性與農村割裂,徹底分離。名聲,在接受傳統文化長大的女性心中,重要的甚至超過了生命。為了保全名聲,她們可能長期忍受着家庭暴力,可能被冤枉、謾罵,走上自尋短見的道路。她們沒有自我,終其一生為别人而活。

《微塵》

最近讀的12本書

這本書非常好,我特别喜歡。作者陳年喜,爆破工詩人。這本書收錄了他21篇非虛構散文,記述他從1999年至2015年礦山爆破工作16年的所見所聞。這是一群平凡而樸素的勞動者的故事,他們是爆破工、運石工、鄉村木匠、農夫、背腳工、父母、孩子……我們都是一粒微塵,努力而認真的活着。

最近讀的12本書

整體語句平實,卻能真切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尤愛母親那一篇,他寫道:所謂母子一場,不過是她為你打開生命和前程,你揭開她身後沉默的黃土。幾度落淚,感謝所有對文字抱以熱忱之心,對生命抱以敬畏之心的人,感謝這個時代還有詩人。

《活着就是沖天一喊》

最近讀的12本書

讀完《微塵》,緊接着又讀了作者的另一本非虛構故事集《活着就是沖天一喊》。書名讓人絕望的同時又有一絲希望,是啊,活着就是沖天一喊,要拼盡全力才不枉此生啊。幾乎每篇都有人以不同的方式死亡,作者以極其克制冷靜的筆法記錄着他們的離去,那是一個中年男子的隐忍和堅強。

因為身體原因,作者離開了礦場,并最終确診塵肺病。此前閱讀過袁淩關于塵肺病患 者的記述,陳年喜的寫作技巧雖不如袁淩,但平實的情感也可以打動人心。

《心居》

最近讀的12本書

有幾天疲憊不堪時,會找些綜藝或是電視劇來調節。無意點開《心居》,看了幾集覺得太耗時間,索性找來原著來讀。與上海這樣的都市生活離之甚遠,也不能了解馮曉琴、馮茜茜為留在上海所做的種種。當作故事來打發時間。

雜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