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最近读的12本书

目录

1.《烟火漫卷》★★★

2.《一日三秋》★★★★

3.《一把刀,千个字》★★★

4.《浮木》★★★

5.《受命》★★★

6.《张医生和王医生》★★★☆

7.《人世间》★★★☆

8.《一切境》★★★

9.《梁庄十年》★★★★

10.《微尘》★★★★☆

11.《活着就是冲天一喊》★★★★☆

12.《心居》★★

好久不见。先汇报一下我的近况吧,年后这段时间有些忙,一边工作一边带娃。我和爱人分工合作,他接送孩子、做家务,我做饭、辅导孩子,日常被琐事填满,所幸双方工作时间稳定,配合默契,倒也没有觉得十分吃力。只是几乎没有娱乐时间,且练琴和运动每天只能取其一。

书一直在读,但没有之前读得勤了,腾挪了一些时间在研究相机上,毕竟不想让曾心爱的相机一直被搁置。以下是拖更三个月的读书报告。这三个月读书12本,杂志5本。

《烟火漫卷》

最近读的12本书

去年末今年初的那段时间,集中读了部分“新东北作家群”——双雪涛、班宇、郑执的几本书。随后朋友又拿来这本东北作家迟子建的《烟火漫卷》。迟子建于我来说并不陌生,数年前读过她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但内容多已忘却,只记得几个片段。

《烟火漫卷》是迟子建于2020年出版的一部聚焦当哈尔滨百姓生活的长篇小说。主人公刘建国是黑救护车司机,因多年前弄丢了好友、犹太裔后人于大卫托他照管的儿子——铜锤,此后孑然一身,一边寻找铜锤一边做着好事。这期间,他遇到了带着儿子来城里寻夫的村妇黄娥,刘建国妹妹将其安置在榆樱院老宅。刘建国客户之一、事业有成的病患翁子安对黄娥一见钟情,搬来同住,后来发现翁子安即是铜锤。全书采用“草蛇灰线法”,直至最后才揭晓。迟子建对哈尔滨百姓生活的细节刻画颇为可读,笔触细腻生动,但故事情节一般,有牵强、不合逻辑之处。远没有《额尔古纳河右岸》惊艳。

《一日三秋》

最近读的12本书

前年看过一部纪录片《文学的故乡》。讲述当代耳熟能详的几位作家:贾平凹、阿来、迟子建、毕飞宇、刘震云、莫言返乡,讲述他们的成长历程与故乡之间的关系,还原文学的“诞生现场”。文学和生活密不可分,故乡孕育文学,文学记录故乡。

刘震云的书也常围绕着故乡延津,此前他获得了第八届矛盾文学奖的《一句顶一万句》是,《一日三秋》也是。《一日三秋》是本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以怀念六叔为写作动机。六叔生前画了很多关于延津的画,死后,画作随之灰飞烟灭。作者以想象的故事复刻出记忆中六叔的画作,探寻故乡延津人幽默的根源。小说中有个“花二娘”专门出现在别人的梦里来索要笑话,如果笑话好笑,便会赏你一个红柿子吃;如果笑话不好笑,便要了你的命。

全书围绕唱豫剧《白蛇传》的三个人展开了一系列的故事叙述,“花二娘”穿行其中。陈长杰原在《白蛇传》里扮演法海,后来在火车上当司炉;他的儿子叫陈明亮,上初中时外号叫“牛顿”,成年后却以开饭馆炖猪蹄为业。父子俩都背井离乡,靠开火车和炖猪蹄维持着各自的家庭,尝遍了人间的苦甜酸辣,在不同时间和地点悟出:一个重要的瞬间,在人生中一日三秋,但这瞬间永不再来。说到底,和《一句顶一万句》的主旨思想是相同的。

《一把刀,千个字》

最近读的12本书

王安忆2021年的作品。此前,只在十多年前读过她的《上种红菱下种藕》,内容早已忘却。连她最出名的《长恨歌》也没有读过,对其文风、成绩一概不知。

全书分上、下两部。上部写淮扬菜厨师陈诚1990年代以后在美国的故事,下部写建国初年东北知识分子家庭的故事。王安忆对上海的书写常被人称赞,这次更是辐射到了全球,将空间铺陈如此宏大,实力不凡。“一把刀”即扬州三把刀之一的菜刀,“千个字”取自袁枚写个园的“月映竹成千个字”,借指陈诚前半生和儿时玩伴踏过的竹影。一半讲述现在,一半追忆过往。从个人史中看家庭,从家庭史中窥社会。

现在很少读小说,近来读的几本都是一样的感觉,文笔有余,情节并不能吸引人。再没有碰到读《白鹿原》或《天龙八部》时废寝忘食,酣畅淋漓的感觉了。

《浮木》

最近读的12本书

《浮木》是《秋园》的续集,来自杨本芬三部曲。杨本芬是一位八旬的奶奶,作者通过回忆,讲述她和妈妈、家人、亲戚、乡亲们的故事,展现中国人民生生不息的坚韧。在那样的年代里,人们像水中的浮木般起起伏伏、随波逐流。个人觉得没有首部《秋园》好看。

《受命》

最近读的12本书

《受命》是止庵的长篇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复仇”的故事,主人公冰锋从母亲那里得知十多年前父亲死亡的细节,展开对当年“害死”父亲的仇人进行复仇的过程,然而中途,仇人寿终正寝,终“复仇”而不得,其过程犹如止庵醉心的伍子胥的经历。

止庵多以出版人、随笔作家、书评人等身份为人所知,其文学性不可否认,但小说情节简单,趣味不足,关于上世纪的描写也无法让年轻人产生共鸣。

《张医生和王医生》

最近读的12本书

访谈纪实类,讲述张医生和王医生这两位高中同学各自的奋斗经历及家庭命运,以两个家庭生命历程中的代际流动和阶层流动作为切入点,意图囊括沈阳的变迁乃至东北的社会变迁。作者伊险峰、杨樱两位媒体人的叙事能力很厉害,将两位医生的成长经历逐一铺开,进入到专业性讨论上,略逊一筹。叙事及理论没有完美融合,文中大量引用社会学理论(这一部分阅读时大多跳过了),分别从工业城市、单位社会、稀缺经济、工人阶级文化、男性气概、重大历史事件和时代变迁等不同方面来描述沈阳,试图分析沈阳乃至整个东北为什么会衰落。大概是由于我从工业小镇出来,对书中工业城市衰落略有体会,但两位主人公家庭并不足够典型,理论分析也并不完美,不足以支撑作者的野心。可读,但并不优秀。

《人世间》

最近读的12本书

年初大火的一部剧。追剧的过程中,看了下梁晓声的原著,其作品是专为“获奖”而去,充满正能量,符合当下的主旋律,基调预示影视作品会有不凡的成绩,在这几年尤其是。讲述的是周家兄妹三个的成长经历,原著的最后,周秉义将光字片拆迁后得胃病死了,大嫂郝冬梅改嫁给了一位外国鞋商。周秉昆和郑娟带头搬到新区,奖励了门面房做起了早点生意。周蓉回国后(之前冯玥跟着父亲去了法国,周蓉在法国呆了十二年)当了中学老师。总体来说,个体在时代的洪流中只能随波逐流,无法主宰命运。且几千年来,中国始终是人情社会,悲观地说,”躺平“也未尝不可。

《一切境》

最近读的12本书

我算得上是读安妮宝贝的书成长的,青春年少时确实有段时间着迷于她的文字,个性。结婚生子后,历经种种,逐渐务实。不再沉溺个人繁复细腻的感情。在尘世中,拼尽全力地生存,没有人关心你的情绪,没有人在乎你的敏感。但个人对情绪的观察确有必要。

安妮后来改名为现在的“庆山”,学佛,物质生活充裕,不断向内求索。这本书是她日常的记录,以日记随笔的形式,没有统一的主题,没有固定的格式。随性而为。其中部分内容关于养育女儿恩养,接地气,在”佛“性中添了一丝”人“性。虽然现在算不上喜欢庆山,但不会反感,永远信赖她的作品(至少文字美上),不会太过失望。

《梁庄十年》

最近读的12本书

这两年,读了一些乡村纪实类文学作品。我也是从乡村走出,但情感上始终不融于城市。特别在年岁渐长后,不断滋生返乡念头。一是所在城市基本没有人情链接,二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三是对成长之地的眷念,甚至于家乡的草木、饮食也时常浮现。那就是”根“。

这是继《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历史与我的瞬间》后读梁鸿的第四本书。这本书中,梁鸿重新成为梁庄的女儿,记述梁庄的故事,关注到了梁庄那些走出去以及嫁进来的、失去了自己名字的女性们。读来使我一惊,确实是这样。中国的女性始终隐匿在背后,顶着”xx妈“”婶子“”XXX家的“名称,成为丈夫或孩子的附属品。而农村嫁出去的姑娘,大抵只剩下“XX女儿”这样的称谓。在我的乡村,几乎没有人知道我的大名,年岁长一点的叫我小名,忘记我小名的就是“XX家二丫头”。在乡村,我也是失了名字的一员。

今年妇女节时,很多人在倡议应该自信,就叫妇女节。因为在认知中,”妇女“已是弱势群体中的一员,失去了女性最引以为豪的”青春靓丽“。而仿佛只有在这一天,她们才是”女王“”女神”,她们才被看见。

书中提及有女性早早出门打工,机缘巧合下过上了不错的生活,而在农村却落下了不好的名声,后来索性与农村割裂,彻底分离。名声,在接受传统文化长大的女性心中,重要的甚至超过了生命。为了保全名声,她们可能长期忍受着家庭暴力,可能被冤枉、谩骂,走上自寻短见的道路。她们没有自我,终其一生为别人而活。

《微尘》

最近读的12本书

这本书非常好,我特别喜欢。作者陈年喜,爆破工诗人。这本书收录了他21篇非虚构散文,记述他从1999年至2015年矿山爆破工作16年的所见所闻。这是一群平凡而朴素的劳动者的故事,他们是爆破工、运石工、乡村木匠、农夫、背脚工、父母、孩子……我们都是一粒微尘,努力而认真的活着。

最近读的12本书

整体语句平实,却能真切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尤爱母亲那一篇,他写道:所谓母子一场,不过是她为你打开生命和前程,你揭开她身后沉默的黄土。几度落泪,感谢所有对文字抱以热忱之心,对生命抱以敬畏之心的人,感谢这个时代还有诗人。

《活着就是冲天一喊》

最近读的12本书

读完《微尘》,紧接着又读了作者的另一本非虚构故事集《活着就是冲天一喊》。书名让人绝望的同时又有一丝希望,是啊,活着就是冲天一喊,要拼尽全力才不枉此生啊。几乎每篇都有人以不同的方式死亡,作者以极其克制冷静的笔法记录着他们的离去,那是一个中年男子的隐忍和坚强。

因为身体原因,作者离开了矿场,并最终确诊尘肺病。此前阅读过袁凌关于尘肺病患 者的记述,陈年喜的写作技巧虽不如袁凌,但平实的情感也可以打动人心。

《心居》

最近读的12本书

有几天疲惫不堪时,会找些综艺或是电视剧来调节。无意点开《心居》,看了几集觉得太耗时间,索性找来原著来读。与上海这样的都市生活离之甚远,也不能理解冯晓琴、冯茜茜为留在上海所做的种种。当作故事来打发时间。

杂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