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陪伴“星星的孩子”:一場看不見終點的馬拉松

4月1日,《新華每日電訊》發表題為《陪伴“星星的孩子”:一場看不見終點的馬拉松》的報道。

今年14歲的軒軒,從娘胎裡出來就被各種疾病纏身,好不容易撿回一條命,卻又被診斷為孤獨症。再苦再難,一家人沒有放棄……5000多個日夜的堅守,軒軒一天天長大,變得開朗起來,還考了鋼琴10級證書。

軒軒爸爸把兒子的點點滴滴發到網上,很多網友說軒軒是“天才”!但父母卻不期待孩子成為“天才”,隻希望軒軒“過普通人的生活”。

陪伴“星星的孩子”:一場看不見終點的馬拉松

軒軒一家人的全家福。受訪者供圖

這是一場看不見終點的馬拉松

每天午後是軒軒“雷打不動”的練琴時間。很多時候,軒軒可以不看琴譜,閉着眼睛彈出心裡的五線譜。每每這時,一旁的軒軒爸爸幹強總是用手撐在鋼琴架邊,微笑着安靜傾聽。一曲終了,軒軒爸爸捧起兒子的小臉,親了一口,“軒軒真棒!”

學會叫爸爸用了3年,學會刷牙洗臉用了8年,學會獨立上廁所用了10年……因為孩子患有孤獨症,生活中任何小事都要這個家庭付出大量時間和心力。

5000多個日夜,一步步走來,幹強形容這是一場看不見終點的馬拉松。“即便是馬拉松,我們一家人也願意拿生命和時間賽跑。”幹強堅定地說。

出生前就滿懷期待給孩子取名“軒軒”,寓意“氣宇軒昂”,卻沒想到孩子一出生就疾病纏身,甚至被人叫“傻子”;因為孤獨症,孩子的情緒非常不穩定,經常胡亂發脾氣,甚至會用頭撞牆……在備受煎熬的5000多個日夜裡,幹強和妻子沒有時間崩潰,甚至哭泣都總是在孩子睡着之後。

陪伴“星星的孩子”:一場看不見終點的馬拉松

軒軒在彈鋼琴,父親在一旁陪伴傾聽。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董小紅攝

一家人最重要的是“搶時間”,因為對孤獨症孩子來說,0-6歲是黃金幹預期,這期間孩子的大腦快速發育,可塑性最高,對孩子一生至關重要。

為此,幹強一家人迅速成立起“家庭康複聯盟”,每個人都作出了能力範圍内的最大努力。作為普通的工薪階層,老家在農村,拿不出更多的錢送孩子去專業康複機構幹預,幹強咬着牙辭了工作,一邊努力學習孤獨症幹預知識,一邊用愛和了解最大限度陪伴孩子成長;奶奶努力學習康複技巧,妻子則一個人身兼兩份工,默默承擔着賺錢養家的責任。

現在,軒軒每天的日程排得非常細緻:早上6點30分起床,自己做30分鐘康複訓練,吃完早飯去特殊教育學校上課,中午回來午休,下午2點-5點練鋼琴,吃完晚飯再去遊泳1個小時,回家後晚上10點左右上床睡覺。每天周而複始,按計劃進行。

讓幹強和妻子感到無比欣慰的是,軒軒的情況在肉眼可見的一天天改善。

以前,看似簡單的每件小事、每個動作,都需要幹強重複教數百遍甚至上千遍,但是大多數時候,軒軒即便學會了每一個動作,仍然無法把這些單一動作連接配接起來。“這個世界在他腦海中是一個個孤立的點,他缺乏正常人的線性思維能力。”這是幹強一直非常焦心的事,無法獨立思考,意味着孩子永遠不能獨立生活。

陪伴“星星的孩子”:一場看不見終點的馬拉松

軒軒在幫忙做家務。受訪者供圖

幹強的苦心終于等來了軒軒的改變。去年有一天中午,一家人在睡午覺時,因為太累了,幹強睡得迷迷糊糊的,突然之間聽到家裡的大門響了,關門的聲音一下子把幹強吓醒了。

衣服都來不及穿,幹強趕緊沖出房間,在客廳正好看見軒軒在放鑰匙。這個時候,軒軒已經換好了拖鞋,原來他出門倒完垃圾又回來了。

幹強心潮澎湃地站在原地。“當時,我内心一陣狂喜。”幹強說,這說明軒軒自主完成了起床穿衣服、拿鑰匙出門、倒垃圾、回家關門、換鞋子等一系列動作,“孩子終于開始自主線性思考了!”

幹強激動地流下了淚水。這一刻,他們一家人等太久了。但即使邁過了這一小步,未來仍有無數看不清的“一大步”。雖然前路很難,但這點點滴滴的進步,已經讓幹強一家人感到足夠多的滿足和快樂。

10歲考過鋼琴10級,但孩子“不是鋼琴天才”

彈鋼琴是軒軒每天最喜歡的事。

軒軒5歲時,幹強了解到音樂對孤獨症康複有作用後,決定讓孩子接觸鋼琴。一開始,妻子帶着軒軒找到了成都溫江區一名鋼琴老師,一家人省吃儉用湊夠錢交了學費,誰知道轉身就被老師退了回來。因為當時的軒軒還不會管理情緒,經常無端發脾氣,一秒鐘都坐不住,還打碎了老師的眼鏡。

陪伴“星星的孩子”:一場看不見終點的馬拉松

幹強家客廳外,每天下午都有悠揚的琴聲傳出。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董小紅攝

無奈之下,幹強和妻子把軒軒領回了家。但不想就這麼輕易放棄,幹強又帶着孩子到處找新的老師。一位老師願意試試看,但是新的問題又來了。那個時候的軒軒,不僅無法說話不懂交流,腦癱還讓他的手一直握緊拳頭,手指頭打不開,根本無法彈琴。

一家人商量完,還是決定堅持下去。關鍵時刻,奶奶每天耐心地教軒軒打開手指,給孩子一個指頭一個指頭的按摩,每天一遍遍訓練,直到一根根把軒軒的手指舒展開來。

眼看有了練琴的希望,新的困難又接踵而至。軒軒不會管理情緒,在鋼琴前,他一刻都坐不住。

為了訓練定力,幹強就在鋼琴旁邊陪着他。剛開始軒軒完全不碰琴,最多也就坐幾秒。通過不斷努力,他慢慢安靜下來,從幾分鐘到幾個小時,到後來甚至能堅持在鋼琴前坐大半天。

入門之後,軒軒的變化更讓人驚喜。手指有了靈性,原本呆滞的眼神也漸漸有了生氣,整個人都靈動起來了。

2018年,軒軒10歲,考過了鋼琴10級證書。在音樂的世界裡,軒軒找到了自我。幹強一家人也終于看到了更多希望,但他們并不希望孩子成為“鋼琴天才”。“對孩子來說,過正常普通人的生活已經要用盡全力,我們隻希望他健康快樂成長。”幹強說。

陪伴“星星的孩子”:一場看不見終點的馬拉松

幹強記錄的每天陪伴孩子的心得體會。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董小紅攝

未來的路還很長,隻希望孩子健康成長

軒軒今年14歲了,一家人努力走過了5000多個日夜,現在,幹強給孩子做的“18歲前成長幹預規劃”還剩4年時間。看到軒軒現在的樣子,幹強覺得付出的一切都很值得。

在進行孤獨症幹預的過程中,幹強十分注重培養孩子自己的獨立能力。諸如穿衣服等每一件小事,剛開始都需要幹強花費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候來重複教軒軒,但一旦孩子終于學會後,幹強就“撒手不管”,堅持要讓軒軒自己做。

陪伴“星星的孩子”:一場看不見終點的馬拉松

幹強在給軒軒整理作業本。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董小紅攝

在采訪中,記者曾小心翼翼地問幹強,“會不會擔心軒軒以後靠什麼生活?”

“我完全不擔心啊。”他笑着說,臉上是意料之外的放松,“因為,軒軒的需求不多啊。”幹強直視前方,很平和很堅定。幹強說,現在,軒軒在免費上特殊教育學校,學習一些基礎知識;家庭在努力培養他自主獨立生活的能力,社群街道對他都很關心,等他長大後,吃飽飯應該是沒問題的。

陪伴“星星的孩子”:一場看不見終點的馬拉松

現在,幹強開通了短視訊賬号,每天把軒軒的點滴發在網上,不僅為了記錄孩子的成長,同時也希望呼籲更多人關注孤獨症這個群體。

“我們從來不期待他今後能有多大成就,孤獨症能夠改善到多大程度,就希望他健康生活就好了。”說這句話的時候,幹強很坦然,完全沒有一般家長焦慮的神情。

因為,對他們一家人來說,生活已經實屬不易,至于其他的,都是額外的饋贈了,不做過多期待,把握住當下就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