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天給孩子穿幾件?一個問題家人吵半天,親測好用的穿衣方法快收

雖然已經進入4月份了,天氣也越來越暖和,但在北方,不少地區還是不怎麼暖和,尤其早晚,經常看到還有人穿羽絨服。

最近因為疫情停課,孩子沒有開學,下午帶他出去玩,他隻穿一件衛衣,旁邊一個好心的老奶奶不停的給我講“春捂”的重要性,她覺得就是要多穿點,不然容易陰着生病。

春天給孩子穿幾件?一個問題家人吵半天,親測好用的穿衣方法快收

春天乍寒乍暖,到底該不該“春捂”?

“春捂秋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常識,前幾天媽媽還讨論了這個問題。

有的媽媽覺得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因為春天氣溫變化大,帶孩子出去玩,可能早上看着特别溫暖,到了下午就開始刮風降溫了,是以要多穿點,玩起來熱了可以脫一件。

但也有的媽媽說,小孩子太熱出汗了,尤其小男孩子,穿多反而容易在出生後受涼感冒,孩子從小就習慣穿的少。

還有的家庭是老人幫忙帶娃,不管孩子爸爸媽媽怎麼想,總拗不過老人,總是穿很多,還說“春天陰冷,寒氣從地面散發出來,腿腳要保暖,腹背也容易受涼,要多穿點”。

春天給孩子穿幾件?一個問題家人吵半天,親測好用的穿衣方法快收

其實,根據京媽經驗,多關注下天氣變化,每天看看天氣預報,穿的合适,不冷不熱就好了,也不用總捂着。

就像我家是小男孩,隻要出去一玩開,一會兒跑一會兒跳,每次都玩的一頭汗,是以我基本都讓他和我穿的差不多,甚至有時感覺沒風、比較溫暖,玩耍時外套我會先幫他脫掉。

穿太多、捂太多,反而容易讓孩子生病。

畢竟玩是孩子的天性,而且似乎天生對任何事情都感興趣,穿的多玩耍時出汗散發不出來,就會讓衣服也是濕濕的,有風時就很容易受涼感冒。

春天給孩子穿幾件?一個問題家人吵半天,親測好用的穿衣方法快收

“春天給孩子穿幾件”,一個問題家人吵半天,親測好用的穿衣方法快收

我家娃之前是爺爺奶奶幫忙帶,每到了春天這個季節,也是經常因為這個問題,争論半天。

爺爺奶奶總覺得冷,他們自己穿的多,也生怕孩子冷,總是唠叨“多穿點多穿點”。但和娃爸感覺也沒那麼冷,基本我們穿多厚就給孩子穿多厚。

但因為我們生活在北方,春天經常刮風,出門時我們總會習慣性的給娃帶個外套,感覺涼就穿上。

那麼,春天到底給孩子穿幾件呢?

這個問題也沒有固定答案。

南北地區會有溫度差異,不同體質的孩子也會有差異。是以還是建議家長們根據實際情況判斷。

春天給孩子穿幾件?一個問題家人吵半天,親測好用的穿衣方法快收

我的經驗是,先看當天氣溫,再根據大人的感受穿衣,還可以摸摸寶寶的脖子,不涼就說明穿的正好,若是已經出汗了,那就說明穿多了。

比如氣溫在20度以上,基本就可以穿長褲+薄款長袖(或短袖)。

如果氣溫在15-20度,就可以長褲+薄款長袖(或短袖)+外套,并勤摸寶寶脖子,如果出汗就把外套脫掉。

如果氣溫在10-15度,裡面再穿個秋衣秋褲,外面穿長褲和外套,厚度根據氣溫決定。

如果氣溫在5-10度,就可以這樣穿:秋衣秋褲+衛衣/毛衫等+厚一點的外套和長褲。

如果氣溫低于5度,上衣可以穿棉衣、輕薄羽絨服等,褲子選加絨款。

不過現在已經4月份了,全國大部分地方的氣溫應該都升高不少,可以出門時多帶個外套或馬甲,冷就套上,不容易讓寶寶受涼。

春天給孩子穿幾件?一個問題家人吵半天,親測好用的穿衣方法快收

另外,也可以參考“洋蔥式穿衣法”。

上身:棉質内衣+毛衣+背心+外套(溫度越高層數越少/衣服越薄)

下身:棉質秋褲+長褲

貼身穿的衣服要選純棉材質的,吸汗功能好,中間的衣服負責保暖,不要太緊,最外層是防風防水。

最近幾天我這邊最高氣溫是20多度,帶孩子出門,一般是小背心+運動衛衣,再帶一件輕薄款的防風外套,褲子就是一件不帶絨稍厚的純棉運動褲。

春天給孩子穿幾件?一個問題家人吵半天,親測好用的穿衣方法快收

帶娃出門玩,可以帶這些衣服備用

春天的天氣總是變化多端,冷一天熱一天的,拿不準冷不冷時,多備一件衣服就沒錯了。

比較适合這個季節的衣服,比如輕薄款羽絨馬甲、純棉馬甲、薄款開衫、外穿運動衣、輕薄款防風衣、牛仔外套等。

我自己經常給孩子準備有帽子的衣服,風大時可以擋風,天熱時還可以遮陽,拍照時可以凹造型,一舉三得。

不過,因為孩子每天活動量比較大,尤其出去玩,盡量給孩子穿純棉寬松的衣服,舒适合腳的運動鞋,别因為衣服不舒服限制了孩子的活動。

最近你家娃是怎麼穿衣服的呢、穿幾件?也歡迎來和家長們分享你的經驗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