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靠一篇SCI論文,大學生逆襲協和醫學院,專家怎麼看?

科學合理地使用SCI名額

撰文 | 汪航

來源 | “醫學界”公衆号

近日,一份北京協和醫學院的考研錄取名單引發熱議。

名單顯示,複試環節中,初試390分考生被刷,331分考生憑借複試高分逆襲,拿到了唯一的錄取名額,由于初試分差過大,有人質疑複試過程有内幕,還有人稱逆襲考生是“上司的孩子”。

3月31日晚,濟甯醫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研究所學生招生處相繼辟謠,“錄取考生父母皆在山東青州務農”、“複試程式符合規定,未發現複試過程存在違規行為”。

考生逆襲憑借的是一篇SCI論文,論文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影響因子為6.58分。有醫生指出,這已經可以讓碩士,甚至是一些博士順利畢業。

如何看待考生憑借高分SCI論文複試逆襲?醫學研究所學生缺乏臨床經驗,如何進行綜合評價?這是否屬于另一種“SCI至上”?醫學界”就此請教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律失常中心原主任張澍,他曾多次發表提案,推動改善醫療界“唯SCI”的現象。

靠一篇SCI論文,大學生逆襲協和醫學院,專家怎麼看?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律失常中心原主任張澍

SCI是加分項,不是入行門檻

張澍主任認為,SCI論文并不能和真正的科研及臨床貢獻畫等号,但報考頂級醫學院的碩士研究所學生,SCI雖不是入門門檻,但絕對是加分項。

“像協和這類以臨床醫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為核心的醫院,更傾向于選拔研究型人才,如果一名考生發表過SCI論文,至少說明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

他解釋,這與醫院的發展需求密切相關。一個學科齊全、技術力量雄厚、多學科綜合優勢強大的醫院,更加重視研究型人才的培養,也要求醫生在臨床技術的前提下,具備科研能力。

“隻要能進入到複試,說明基礎水準是過關的,那麼複試就更看重綜合能力,比如你有沒有當醫生的情懷、研究能力怎麼樣等方面,不同醫院也有不同的标準。”

長期以來,大陸的醫學研究所學生分為臨床型和科研型兩種。前者以臨床實踐為主,後者探索疾病的發病機制和緻病機理,并為臨床診斷、治療、預後等政策的優化提供基礎資料。

兩種培養方式背後,有着不同的評價标準。以中國醫學科學院為例,張澍主任介紹,機構采用“兩條腿走路”的雙軌制來進行評估考核,教授分為長聘教授和臨床醫學教授兩種。

“長聘教授主要用論文和研究能力來進行綜合評估,臨床醫學教授更加重視臨床技術能力,二者也可以互相疊加。”

醫學研究所學生在選擇學校、專業方向時,也是在選擇評價自身的價值體系。“在沒有臨床經驗前提下,論文水準是快速判斷學生醫學素養的重要參考之一。”

除研究能力外,北京協和醫院還有着非常嚴格的選人标準,據北京廣播電視台生活頻道《醫者》欄目,郎景和院士在接受采訪時提到:

“新來的學生必須是博士,然後在協和做臨床博士後。我們剛來協和的時候院長講,第一必須好好地做住院大夫,這五年不要結婚,第二是要把英文學習好,第三是把身體搞好,你才能在協和待下去。”

醫學領域中存在着“SCI至上”、“唯論文”現象,将SCI論文作為醫生晉升的重要名額,早已飽受诟病。

早在2019年兩會期間,張澍主任在接受采訪時就曾公開表示,反對用SCI論文作為醫生職稱評估的硬性名額。

“從學科層面來講,醫生有好的研究能力,多發表好的文章肯定是值得鼓勵的,但不能把SCI當作考核的唯一标準。”

他認為,一個好的醫生,不一定能寫出很好的文章,但是很多寫出好SCI論文的未必就是一個好醫生。特别是對于基層而言,“老百姓最關心的事情是,誰是合格的臨床醫生?誰能治好病?”

“是以我們當初的提案針對的是為廣大老百姓服務的這些基層醫院,希望它們不要偏離治病救人的根本方向。”

2020年,“唯SCI”現象得到了有效改善,科技部、教育部等部門印發了《關于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幹措施(試行)》《關于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名額使用樹立正确評價導向的若幹意見》,引發廣泛關注。

政策從學術同行評價、學科和學校評估、職稱(職務)評聘等方面展開,提出不把SCI論文相關名額作為評價的直接依據,評價結果減少與資源配置直接挂鈎。

“這讓一些為臨床做出貢獻但沒發過SCI論文的醫生也能得到晉升機會,發揮更大價值。”

張澍主任同時強調,這一系列檔案并不是在否定SCI,更不是反對發表論文,而是引導各界要科學合理地使用SCI名額,建立起更加符合科研規律的評價體系。

“大醫院,臨床與科研要‘兩條腿走路’,基層醫院要讓醫生回歸到病人身上。”他建議,探索更為精細的分類考核和分類評價。

“比如臨床能力占50%,論文占30%,還包括醫德、政治思想道德、業務水準、臨床治愈能力等其他次元。”

來源:醫學界

責編:汪航

校對:臧恒佳

制版:薛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