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商沖擊、利潤腰斬,170年美妝連鎖走向出售命運|FM

電商沖擊、利潤腰斬,170年美妝連鎖走向出售命運|FM

第174期

撰稿 謝雪曼

錄音 朱聰

就收入和店鋪數量而言,Boots無疑是英國和愛爾蘭最大的零售商之一,共擁有2500家商店,涵蓋大型美妝保健連鎖店、藥店。自1849年起,Boots就開始為人們提供産品選擇。如今,這家曆史超170年的連鎖受到電商沖擊,或将易主。

2021年底,英國最大的美妝零售商Boots的母公司Walgreens Boots Alliance(簡稱WBA)召集了華爾街銀行高盛顧問,尋找這家擁有超過170年曆史的零售商的新東主,對Boots的估值高達50億英鎊。

也有消息人士稱,這可能不意味着WBA剝離Boots業務,而是讓其成為一家單獨上市的公司。

今年3月,在CVC和貝恩資本退出競标之後,圍繞Boots的争奪仍在繼續。美國私募股權公司Apollo、Sycamore與億萬富翁Issa兄弟(Asda連鎖超市的所有者)以及英國私募股權公司TDR Capital競争,Boots的售價擡高至70億英鎊。

Boots是英國領先的零售商之一,同時也是化妝品和非處方藥的主要制造商和營銷商。在公司的七個主要營運部門中,公司旗艦産品Boots The Chemists (BTC)的銷售額約占公司總銷售額的三分之二,在超過2000個網點零售各種保健、美妝、洗護、嬰兒用品等。

01

二代10歲接手家族企業

新業務确立頭部地位

1849年,John Boot在英國諾丁漢Goose Gate街開設第一家Boots商店銷售草藥,十分受當地無力支付醫療費用的百姓歡迎。

Jesse Boot于1850年出生于諾丁漢,是John與第二任妻子Mary唯一的兒子。Jesse并不是一個墨守成規者,他深受流行醫學影響,尤其是美國草藥學家和植物學家Samuel Thomson的影響,其著名的替代醫學系統“湯姆森醫學”在19世紀廣受歡迎。

1860年John去世後,他的遺孀在10歲的Jesse的幫助下繼續經營Boots。3年後,Jesse離開學校,全身心投入企業工作。1870年代,收入增長的勞工階級有能力支付Thomas Holloway和Thomas Beecham等藥店的專利藥,草藥地位岌岌可危。不過,Goose Gate的商店繼續銷售草藥,但Jesse開始擴大業務,于1874 年進入專利藥品零售行業。

電商沖擊、利潤腰斬,170年美妝連鎖走向出售命運|FM

1883年7月,Boot and Company Limited成立,有限公司本可以為Boots開辟外部投資,但Jesse選擇将控制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公司正常資本達10000英鎊,其中近一半已全額認購,大部分由Jesse本人認購。

Boots在1880年代更重要的裡程碑,是開辟的新業務領域——配藥。

1883年,Boots聘請英國著名數學家、醫學博士Edward Waring作為諾丁漢商店的第一位藥劑師,并以半價配藥,處方部門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到1885年,Boots的年營業額已達到4萬英鎊(約合人民币33.3萬元),到1893年底,Boots已是當時最大的藥品連鎖店。

1888年,Boots and Company改組為Boots Pure Drug Company Limited,并于1899年成為 Boots Cash Chemists (Lancs) Ltd.等多家子公司的控股公司。1901年,Boots收購了南方藥業公司和大都會藥業公司,到1914年。Boots的連鎖店已有560家。

電商沖擊、利潤腰斬,170年美妝連鎖走向出售命運|FM

02

“瘋狂”收購

拓展全球市場

雖然藥品和配藥仍然是Boots業務的核心,但零售商品的範圍也在擴大,增加了圖書館、咖啡館、茶室、印刷等部門。1911年,Boots的銷售額突破200萬英鎊(約合人民币1666.7萬元)。

Jesse于1916年被授予男爵爵位,擔心戰後經濟衰退對商業的影響,他将控股權出售給Louis K. Liggett 和美國藥店巨頭Rexall集團,他的兒子為該公司的副主席。從1920年到1933年,Boots是Liggett集團的一部分,1928年,Louis受美國經濟大蕭條的影響,決定出售Boots,價格在600萬至700萬英鎊之間。

上世紀後半葉,Boots的上司團體不斷更換,但不變的是收購的步伐。Boots在1960年代開發了布洛芬止痛藥,是以在 1987年獲得了女王技術成就獎。1967年,Boots收購了擁有600多家零售分店的競争對手Timothy Whites,1971年收購了英國的Crookes Laboratories和Crookes Anestan,Boots Pure Drug Company更名為The Boots Company Limited。

電商沖擊、利潤腰斬,170年美妝連鎖走向出售命運|FM

1970年代後期和1980年代,Boots将注意力轉向了北美,發起5起收購,增加公司在北美的業務,但在歐洲的業務也通過收購進一步擴張。1989年,公司分為四個營運部門:Boots The Chemists(由BTC連鎖藥店組成);零售部門(主要包括Boots Opticians、Children's World、Halfords、A.G. Stanley和Payless);Boots Pharmaceuticals(包括藥品、保健品、化妝品和洗浴用品業務);新成立的房地産部門,後來被稱為Boots Properties。

1991年,Boots在Boots Pharmaceuticals之外建立了兩個新的營運部門:Boots Healthcare International (BHI),負責非處方藥業務;Boots Contract Manufacturing (BCM),主要生産自有品牌健康和美妝産品。1995年,BCM部門通過收購英國化妝品公司Croda International 在法國和德國的自有化妝品和洗浴用品制造業務,美妝業務得到加強。

電商沖擊、利潤腰斬,170年美妝連鎖走向出售命運|FM

同時,Boots出售了多項業務,其中包括在1993至1994财年出售的法國絲芙蘭零售業務。1990年代後期,Boots超過95%的銷售額仍來自英國,BHI、BCM以及BTC在世界範圍都彰顯着增長潛力。

03

電商沖擊,利潤腰斬

百年連鎖或将易主

2006年,The Boots Company plc與歐洲醫療保健商Alliance UniChem合并,成立Alliance Boots,一年後被KKR和意大利商人Stefano Pessina收購,将公司私有化,總部遷至瑞士。

2012年,Walgreens斥67億美元從KKR手中收購了Alliance Boots 45%的股份,在三年内購買其餘股份,Walgreens和Alliance Boots全面合并成為Walgreens Boots Alliance,Walgreens和Boots均于2014年12月31日成為新公司的子公司。

同年,曾與廣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合資企業的Alliance Boots,也完成對南京醫藥股份有限公司12%股權的收購。

電商沖擊、利潤腰斬,170年美妝連鎖走向出售命運|FM

這筆交易據稱旨在結合兩個公司的市場優勢,最大限度地增加兩個品牌的曝光率,Boots在歐美聲名遠播,Walgreens則在英國和中國更知名。

2019年5月,Boots宣布将關閉200多家表現不佳的商店。由于零售體驗過時,美妝連鎖店面臨着來自數字零售商的沖擊,Boots為此不斷多元化提供品牌選擇,同時抛棄傳統的美妝櫃台,配備開放式家具、以“趨勢區域”和“發現區域”希望吸引現代購物者重返連鎖店。但2019年Boots的利潤為1.67億英鎊(約合人民币13.9億元),比2018年減少47.3%。

是以脫手Boots不是沒有道理的。Walgreens前後花費了約220億美元(約合人民币1400.5億元)購買Boots,此後,Boots一直在數字零售的沖擊下苦苦掙紮。Boots目前的商店網絡超過2000個,但盡管規模龐大,這家零售商在整個Covid 19大流行期間難以達成銷售目标。

電商沖擊、利潤腰斬,170年美妝連鎖走向出售命運|FM

Boots的銷售額在2020财年下降了近 30%,WBA被迫将其2021年增長計劃下調至低個位數。不過,Boots确實在新的一年裡實作了複蘇,到2021年第三季度,其銷售額與2020年同比增長了近40%。

自去年6月,WBA以65億美元出售其歐洲分銷部門Alliance Healthcare以來,圍繞Boots是否繼續作為WBA的一部分的猜測一直在繼續,而去年底,Boots将出售一事證明了業界的猜想。目前的競标者有英國億萬富翁Issa兄弟和私募股權公司TDR Capital,他們在2019年以88億美元的價格從沃爾瑪手中收購了Asda,參與競購的還有Sycamore Partners。

之前的競購者,包括貝恩資本和CVC Capital Partners财團,放棄了第一輪競标,但如果WBA願意降低要價,他們可能會重新點燃對Boots的興趣。

電商沖擊、利潤腰斬,170年美妝連鎖走向出售命運|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