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張霖郁
編輯/ 劉寶華
設計/ 師玉超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産,我們公司現在最缺的就是這種敢闖敢試的人,傳統制造業就沒有這個生态。”
“隻要不觸摸紅線、不違法、不亂冒險,想怎麼幹就怎麼幹,瘋子精神能創造奇迹,理性的人創造不了奇迹。”
山東重工董事長、濰柴控股董事長、中國重汽董事長譚旭光的“瘋子語錄”又在網上流傳。3月27日,譚旭光參觀智能科技和清智汽車科技後發表演講,以上語錄來自這次演講。

此次演講的前半部分是對新業務發展的四個體會,包括:建立新團隊,造好新夢想;建立新生态,必須大膽試;建立新機制,激活創新力;建立新秩序,聚集大資源。
演講的後半部分,譚旭光對管理團隊提出四點要求。
一是傳承優秀文化。這些文化指的是“不争第一就是在混”的激情文化、“一天當兩天半用”的效率文化、“客戶滿意是我們的宗旨”的核心價值觀。
二是營造激情生态——人人想幹事,人人願意幹事,人不搞人,事搞事,結論就是對事不對人。
三是團隊價值一緻——團隊如果價值觀不在一個平台上、不在一個頻道上,你早讓他走比晚讓他走好,他會給你帶來“污染”。
四是拼搏帶來财富。此處譚旭光又抨擊了社會浮躁問題,“20年的資本無序膨脹把80後的年輕人帶壞了。大家編個公司,上去就幾十倍估值,然後變現享受去了,最終到四十歲、五十歲的時候你會‘慢性自殺’。”
“我一直說奮鬥帶來的财富才是你的,财富來得越快就會走得越快,财富來得越慢走得也越慢,因為是靠自己拼搏努力而來的。希望你們帶領團隊,與時俱進,把老譚的優點學好,不要學我的缺點,我們全力支援你們把公司搞好!”
此次講話除了個别語句有些大膽之外基本上都是正能量,但幾天後的4月1日,濰柴動力2021年度業績釋出會上,譚旭光再一次語出驚人,這次則充滿争議。
他說:“這幾年新能源行業比較熱鬧,一窩蜂上,然後無序競争,新能源的整車特别是乘用車将會出現一次災難性的産能過剩,通過資本市場的膨脹财富,導緻了在資本市場對新能源的無序資本膨脹。”
這番言論被不少人認為是沒趕上新能源這趟車的酸葡萄心理。
中國重汽的新能源路線目前主要以氫能為主。2018年,濰柴動力通過全資子公司濰柴動力(香港)以1.64億美元認購了加拿大巴拉德動力系統公司(Ballard Power System)19.9%股份,成為巴德拉的第一大股東。在純電動技術路線的研發和布局上相對落後。
2021年,中國重汽提出新能源動力系統要全面掌握燃料電池系統、驅動電機和控制器、電驅橋等關鍵核心技術,在商用車領域率先建立全球競争優勢。
對于自動駕駛,譚旭光提出要快速推出智慧礦山應用的自動駕駛礦卡,持續優化提升港口自動駕駛集卡,確定2023年實作在特定封閉場景下自動駕駛關鍵技術示範營運;2025年前實作智能網聯、氫燃料電池商用車引領全球市場。
中國重汽在轉型之路上也曾布局過乘用車。濰柴動力之前以收購方式獲得乘用車生産資質,推出濰柴英緻品牌,後改名中國重汽VGV,仍聚焦傳統燃油車的乘用車業務一直沒有做起來。
在商用車領域,重汽仍然在第一陣營。
2021年,中國重汽的重卡銷量為28.6萬輛,同比雖下滑2.5%,但整體重卡市場排名第二,取代了東風的位置,比2022年提高一名。重卡全年市場占有率20.5%(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口徑),同比增長近3個百分點。
同時,中國重汽的重型汽車出口數量占大陸出口總量的比例超過50%,2021年銷量突破5萬輛,連續17年保持全國首位,已經成為全球出口量最大的單一品牌企業。
本文由汽車商業評論原創出品
轉載或内容合作請聯系說明
違規轉載必究
掃碼加入讀者微信群
交流汽車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