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讓星星的孩子有愛不孤單

2007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從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為“世界自閉症關注日”,以提高人們對自閉症和相關研究與診斷以及自閉症患者的關注。

1943年由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專家萊奧·坎納首次提出,自閉症在醫學上也稱孤獨症,是一個尚沒有被全社會知道、了解的病症。

與唐氏綜合征等疾病不同,自閉症不會影響患者的面容,是以自閉症患者容貌與正常人沒有差別。孤獨症是因神經系統失調影響到大腦功能而引緻的終身發展障礙,患者多為兒童。

2022年4月2日是第十五屆世界孤獨症日,主題是聚焦孤獨症服務,建構社會保障機制,促進服務機構高品質發展,以提高人們對自閉症患者的關注。

讓星星的孩子有愛不孤單

關注星星的孩子不隻孤獨症日

眼神躲避、不愛交流、行為刻闆重複……

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人們很難走進他們的内心。

他們并不是“異類”,而是被疾病所縛的自閉症患者,也被稱作“星星的孩子”。

今天是世界自閉症日,關愛自閉症患者!點亮星空,讓星星的孩子有愛不孤單。

讓星星的孩子有愛不孤單

如果音樂有形狀,願它化作一雙溫暖的手,叩醒沉睡的心扉,為孩子們打開世界的大門。

自閉症患者常被稱作是“星星的孩子”,他們孤獨地閃爍在自己的世界。

讓星星的孩子有愛不孤單

今年17歲的小岱是個自閉症少年

從小對音樂感興趣的他會演奏陶笛、葫蘆絲、排箫等多種樂器。

如今的小岱在深圳市愛特樂團裡負責陶笛吹奏

這個特殊的樂團的表演者大多是和小岱一樣的自閉症青少年。

音樂,讓他們嘗試走出那個世界,站上這個面向公衆的“舞台”,閃閃發光。

讓星星的孩子有愛不孤單

孤獨症有哪些表現?

1.在社交發展方面:

與父母親之間缺乏安全依戀關系

與人接觸時缺乏目光接觸

2.在溝通方面:

有語言交流障礙,語言發育落後

不斷重複他人說過的話或者廣告詞

3.在行為方面:

日常生活中拒絕改變習慣

興趣狹隘,非常專注于某些物品

多動、注意力分散

讓星星的孩子有愛不孤單

家長怎麼及早發現孩子孤獨症傾向?

早期征兆

六個月:沒有燦爛的笑容或高興的表情

九個月:沒有和周圍人互動的聲音、笑容或面部表情

十二個月:沒有嬰兒語、别人叫自己名字缺乏反映、沒有和周圍人姿勢上的互動(指東西、伸手拿東西或招手)

十六個月:沒有語言

二十四個月:沒有有意義的兩字短語(模仿别人或重複别人說話的不算)

如果符合早期征兆,家長應該盡早帶孩子找醫生評估。但也要注意,并非有征兆就一定是孤獨症。

讓星星的孩子有愛不孤單

孤獨症的最佳幹預期:

一般來說,8歲前是孤獨症的最佳幹預期。其中,3歲前是孤獨症兒童語言學習的黃金期。

年齡越小,大腦發育的可塑性越大,是以早發現、早幹預是孤獨症兒童康複教育最重要的基本政策。

讓星星的孩子有愛不孤單

孤獨症能徹底治愈嗎?

目前沒有特效藥能徹底治愈孤獨症。全世界最公認的、最有效的治療辦法是康複訓練。

早發現、早診斷、早幹預的意義,不在于改變孤獨症的生物學本質,而在于培養他們與正常發育兒童共有的行為技能。

讓星星的孩子有愛不孤單

改善孤獨症症狀一起來學這些方法

1.社會交往訓練

父母常帶孩子到别人家做客,當孩子願意與他人接觸時,及時給予表揚。同時,鼓勵孩子與夥伴合作玩遊戲,比如一起拍皮球、跳繩、推玩具小車等。

2.親子身體接觸

父母讓孩子坐在大人的腿上,或者站在大人面前,通過與孩子說話、撫摸、擁抱、親吻等親切的親子關系表達,讓孩子感受到“愛”

3.多進行遊戲

多帶孩子進行滑闆、秋千、平衡術等遊戲。這對減輕行為障礙,增加交流等有較好效果。

4.呼名應答訓練

家長主動和孩子對視,如果孩子開始看父母了,父母立馬給予表揚和鼓勵。此外,父母大聲、清楚地呼叫孩子的姓名,要求孩子大聲回答,然後逐漸讓其呼叫其他小朋友的名字,學會與别人打交道

讓星星的孩子有愛不孤單

他們像星星一樣純淨、像星星一樣孤獨。

他們可能無法注視你的雙眼,但渴望你的關注

他們可能無法适當表達自己,但同樣需要交流

他們或許就在你我身邊。

我們一起共同守護“星星的孩子”。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