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寫給孩子的環球地理書》帶孩子發現世界之大,自然之廣。

科學研究發現,常與大自然接觸的孩子,注意力更加集中,且更富有探索精神。

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從小對自然充滿向往,小時候種樹的經曆,使他萌生出探究物種起源的念頭,并著成經典之作《物種起源》。

教育家伽德納曾說:“觀察大自然是一種智慧,是對孩子來說最好的教科書。”

《寫給孩子的環球地理書》帶孩子發現世界之大,自然之廣。

有關自然與兒童成長的相關探讨,美國作家理查德洛曾經對自然缺失症做出如下解釋:“那些極少與自然的接觸孩子,會在感覺和知覺方面受到相應影響,進而變得孤獨、焦躁、易怒。”

與之相反,那些時常與自然接觸的孩子,會更加寬容、平和、自由,更懂得如何去愛,去感受和珍惜。

由此可見,自然不僅是孩子最好的教科書,還是兒童最好的守護者。

人類離不開自然,大自然賦予孩子的,是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養分。

回歸自然,帶他用心去領略世界,在自然中随風生長。

是以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一套關于世界自然環境的兒童書,

以下,是推薦這本《寫給孩子的環球地理書》的幾點理由:

01

放眼全球, 探索世界奧秘

孩子的學習,不應該單單局限于學科知識與興趣愛好的培養。耐心觀賞世界的一花一木,日後會更好地走向人生。

在這套書裡,孩子可以探索到來自黑龍江漠河,夜空中一條條彩色光帶翩翩起舞的盛大景象,欣賞北極光與極晝現象。

《寫給孩子的環球地理書》帶孩子發現世界之大,自然之廣。

也可以前往充滿夢幻氣質的希臘米克諾斯島,在迷宮般的小鎮欣賞山與海的浪漫。

《寫給孩子的環球地理書》帶孩子發現世界之大,自然之廣。

這套以“海洋、陸地、氣象”為主題的自然地理科普書,我們就将生活的陸地、遼闊的海洋,呼吸的大氣……構成人類生存的三大環境,全部收入囊中,帶領孩子盡情探索世界的各種奧秘。

02

包羅萬象, 自然中的人文地理

漫步于森林湖泊,行走于山地草甸。山川雄偉壯麗,大海寬廣博大,湖泊沉澱精緻與純淨,而江河孕育多彩的曆史與文明。

作為一套專門為7-14孩子編寫的書,除了自然,裡面還穿插了很多人文地理的内容延伸,如地名的由來、當地人的信仰、節日主題活動、神話傳說、曆史遺迹、人文景觀、飲食特色等等。

《寫給孩子的環球地理書》帶孩子發現世界之大,自然之廣。
《寫給孩子的環球地理書》帶孩子發現世界之大,自然之廣。

擁抱自然的意義不是逃避、不是記錄、也不是擷取,而是在超越想象之外的環境裡,拓展閱曆和眼界。

03

與時俱進, 加入最新資訊

2020年由于全球疫情因素的影響,大西洋上郵輪和貨船的數量大幅減少,使得很多在南極覓食,在巴西沿海繁殖的鲸目動物回歸。

2021年1月6日,北京出現了零下19.6℃的低溫,寒潮背後的原因正與全球變暖有關。

《寫給孩子的環球地理書》帶孩子發現世界之大,自然之廣。

可以發現,地理就在我們身邊。這套書,讓孩子從能夠接觸到的地理現象入手,引導啟發孩子将地理與生活連接配接起來,更清楚地了解現象背後豐富的地理知識。

04

圖文并茂, 世界如此生動

在高聳入雲的聖潔雪山下,仰望灑落在山頂上的光;在寬廣無邊的碧藍大海邊,會發現生命豁然開朗。

《寫給孩子的環球地理書》帶孩子發現世界之大,自然之廣。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我們通常會這樣形容那些學問廣博的人。

這套《寫給孩子的環球地理書》,通過300餘幅高清實景圖生動展現了人類三大環境的美麗與震撼,用超高顔值的圖檔幫助文字内容了解,極大地豐富小朋友的視野。

《寫給孩子的環球地理書》帶孩子發現世界之大,自然之廣。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不是填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團火。

培養好的性格和品質,在潤物細無聲中,讓孩子成為更好的人。

作家黃靜潔在《父母的格局》一書中說:“父母的格局是有高度的視野,有廣度的胸懷,有厚度的理想。”父母的眼界開闊,孩子的人生格局就有更多拓寬的可能性。

《寫給孩子的環球地理書》帶孩子發現世界之大,自然之廣。

疫情之中,即便暫時要将向往遠方的心擱置,但我們依舊可以帶着孩子,通過書本遙望5.1億平方公裡的絢麗多彩,擁有比地球更遼闊的心。

一份對自然探索與好奇心,是我們每位家長,都可以給予孩子的最好禮物。

最後一點個人的感受:

人一生的成長,重要的往往不在于趕路,而在于感受路。無論大人還是小孩,我們都應該找一些時間去各個地方走走看看,感受不同的風土人情。關于生命的許多答案,往往發生在行走的路上,自然之中。而這本《寫給孩子的環球地理書》,不僅是送給孩子常看常新的地理百科,成年人随手翻看,也能從中體會自然的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