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退休前,真正好命的人,會逼自己“躲避”這幾件事

退休前,真正好命的人,會逼自己“躲避”這幾件事

古人有言:“惹不起,躲得起。”

人在江湖,你我都需要面臨無數的是非以及沖突。這個時候,懂不懂得化解,就要看我們自身的本事和智慧了。

懂得躲避是非沖突的人,哪怕混得再差,也都能安安穩穩,至少晚年無憂。

而那些不懂得躲避沖突的人,哪怕他們有錢有勢,能力極強,也都很難安穩到老。至少,會有無數的“人是人非”煩擾着他們。

很喜歡這麼一句話:“人前不說好壞,人後不論人非。”

在别人面前,我們千萬不能說别人的好壞,隻需要做到心知肚明就可以了。而在别人背後,我們隻需要保持“事不關己高高挂起”的姿态就好,不議論别人的是非。

尤其是差不多退休的中老年人,更加不能做出“自讨苦吃”的行為。

退休前,真正好命的人,會及時“躲避”這幾件事,以防不測。

退休前,真正好命的人,會逼自己“躲避”這幾件事

01

退休前,不能“樹敵太多”。

對于為人處世,我們要有一個政策,那就是“化敵為友,切勿樹敵”。

如果對方是我們的對手,那我們不妨成為他們的朋友,千萬不要跟别人成為敵人。如果對方是我們的朋友,那我們要珍惜這段關系。

對此,很多人都會疑惑,做人隻顧自己就可以了,為什麼還要避免樹敵呢?

多一個敵人,你的是非就會更多。而少一個敵人,你的是非就會更少。有些時候,“是非”都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我們自己惹來的。

少惹事,甚至不惹事,那才是有智慧之人的選擇。

關于“樹敵”這件事,我們隻需要看看劉伯溫就可以了。

在劉伯溫還未退休前,就得罪了權貴胡惟庸。如此,胡惟庸便一直在朱元璋耳旁吹風,說劉伯溫用心不良,甚至還要謀反。這,就給劉伯溫後半生的凄慘埋下了伏筆。

連大名鼎鼎的劉伯溫都因為“樹敵”而倒黴,又何談是普通人呢?

對于普通人來說,盡量少樹敵,哪怕跟對方一拍兩散,也不要成為敵人。

退休前,真正好命的人,會逼自己“躲避”這幾件事

02

退休前,不要“多管閑事”。

《增廣賢文》有言:“聞事莫說,問事不知,閑事莫管,無事早歸。”

聽到有什麼事兒,我們千萬不能說出來。别人問我們一些秘密,我們終究要守口如瓶。對于閑人閑事,我們就别管太多了,沒有事兒就早點回家。

其實,在“不管閑事”這件事上,我們要做到“在外不管閑事,在内裝作糊塗”。

如果我們依舊在機關工作,對于某些事兒,我們就不要太執着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就可以了。哪怕回到家中,我們也不妨裝得糊塗一點。

試想,你總是喜歡管别人的閑事,那你不就連“順利退休”都做不到嗎?

試想,你總是喜歡管兒孫的閑事,那你跟兒孫的關系能好嗎?

外人和家人,他們的人性都是相似的。對此,我們就得在“裝糊塗”這件事上精明一點,千萬不能做出“吃力不讨好”的事兒。

人到中晚年,最大的智慧,便是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退休前,真正好命的人,會逼自己“躲避”這幾件事

03

退休前,不要“執着”過深。

人最忌諱的,便是過分執着。

所謂“一念執着,萬事俱滅。一念放開,滄海桑田。”

過分執着,隻會讓生活變得“陰暗”起來。比如說執着于名利,執着于權勢,執着于職位,那你後半生真的幸福嗎?

有這麼一位處長,59歲那年就得了抑郁症,提前一年就退休回家休養了。

這位處長之是以得了抑郁症,就是因為他過分在乎當下的位置,不想身邊的人脈消散一空。想不開的他,也就患了精神疾病了。

人到中年,别計較太多。人到晚年,别過分注重得失。

比如說名利,既然我們要退休了,讓名利煙消雲散就好,況且我們也帶不走。如此,為什麼我們要如此執着呢?

執着,看似是好事,可它的盡頭,便是偏執。而偏執,恰恰就是一種“有害”的行為,終究會讓我們狼狽不堪。

退休前,真正好命的人,會逼自己“躲避”這幾件事

04

退休前,不要有依賴的心理。

在中國社會,父母都有一種觀念,那就是“養兒防老”。而這種觀念,會讓人養成依賴的心理,并不是什麼好事。

有道是“靠人人跑,靠樹樹倒,靠水水流。”

既然誰都靠不住,那我們該怎麼辦呢?沒辦法,就隻能靠自己了。或許,靠自己,才是一個人最大的底氣和智慧。

年輕的時候,我們靠自己起家,靠自己養活家庭,哪怕特别艱辛,也堅持了過來。而中年的時候,我們靠自己奮鬥,躲避了諸多的風險。

晚年的時候,我們更要堅持“靠自己”的觀念,既為兒孫做出榜樣,也讓自己活得“有尊嚴”一點。試想,又有誰希望越活越沒有尊嚴呢?

人老了,要成為自尊自強的人。這,并非是不相信兒女,而是我們不想給他們添麻煩,也給自己一個保障。至少,靠自己的生活,會更為潇灑自由。

文/舒山有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