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殺明朝使者,朱元璋想攻打日本,劉伯溫:小國不值得大明征讨

日本從來就不是一個讓人省心的國家,曆史上的日本對中國謙卑有禮,無數次的派遣使臣來大陸學習先進的文化和社會體制,可以說是一個十分謙恭且勤奮的學子,但是就是這樣一個謙恭的學子,最後還是背叛了中國。衆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開國之後,朱元璋将日本列為''不征之國'',并且寫入《皇明祖訓》中,告誡後世子孫照辦,難道是日本和中國當時很友好嗎?

日本殺明朝使者,朱元璋想攻打日本,劉伯溫:小國不值得大明征讨

答案不是,相反朱元璋最反感日本。日本人傲慢無禮是間接原因,直接原因是:鑒于倭寇屢次侵略東南沿海郡縣,朱元璋派楊載出使日本,賜玺書聲讨其罪。日本人對中國來使有一種警覺和鄙視的排斥心理,當場殺了使者中的五人,把楊載等兩人拘留了三個月才放回。堂堂中華之主,卻受到夷狄小國如此奚落,日本不成為明太祖朱元璋最痛恨的國家才怪。

日本殺明朝使者,朱元璋想攻打日本,劉伯溫:小國不值得大明征讨

朱元璋當時有出兵日本的打算,但是朱元璋聽了劉伯溫的一番話,遲遲沒有動兵。還最後又為何将日本定義為永不攻打國之列。劉伯溫覺得日寇侵犯國土多年,但是位置得天獨厚,四面環海,對于明朝來說不好進攻,失敗的風險很大。而且征服一個國家,光是用武力占領土地是不夠的,日民民風不通教化,是以這樣的國家根本不值得大明去征讨,意思是讓倭國自生自滅。

日本殺明朝使者,朱元璋想攻打日本,劉伯溫:小國不值得大明征讨

朱元璋這麼一聽确實有道理,日本地小人少,資源匮乏,就算占領了他們也不能得到什麼好處,不能給我們帶來什麼經濟價值,是以攻打下來的價值不大,耗費大動作去攻占這個島國,不如讓一些将士去平定這些鬧事的倭寇即可。基于這樣的認識,雖說朱元璋''怒日本特甚'',最終還是展現了優秀政治家的風貌,冷靜了下來。由于害怕後世子孫''拍腦袋'',攻打日本使得國力受損,是以就作出了不征伐日本的決定!

日本殺明朝使者,朱元璋想攻打日本,劉伯溫:小國不值得大明征讨

如今回過頭來看當時劉伯溫的觀點,無疑是十分正确的。縱觀曆史,日本不斷侵犯大陸,就算是實力超強的時候也便如此。清朝皇帝認為朱元璋的這道指令準确無誤,是以延續兩百六十年,也沒有哪怕任何一個皇帝打過日本的主意!而劉伯溫的建議,在後來的幾次戰争中都得到印證,不管日本這個國家崛起的多麼快,多麼嚣張,最終都躲不過後勁不足的命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