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買乞丐版就該被人瞧不起?成熟消費觀不應該如此

這事兒還得從前陣子懂哥在網上看到的一則消息有關,網傳“渣男标配”奔馳大G要買就得買G63,往少了說最低也得是台G500才開得出去!什麼2.0T發動機的G350開出門那就是“打腫臉充胖子”,乞丐版誰買誰被收割智商稅!

懂哥看到這種評論隻覺得嘩然,現如今的人們消費水準已經如此超前了嗎?網上一群人在說G350這種乞丐版不是真正的大G,可是這種“丐版大G”最終落地要多少錢你知道嗎?那也得100多萬啊!你說打腫臉充胖子的人沒錢能掏出100多萬麼?再者來說,你以為更貴的G500或者G63才是真正的大G?實際上懂汽車曆史的朋友都知道,真正有底蘊有文化傳承的大G是300/350系列。懂哥我就想不明白了,這年頭能花100多萬塊錢買台車的人要被人嘲笑?這天理何在。

買乞丐版就該被人瞧不起?成熟消費觀不應該如此

可能文章開頭這起點有點高了,懂哥拿一台百萬級的越野車來舉例子大家覺得比較遙遠。咱接下來就探讨一下,咱平民百姓花十來二十萬買車,是否存在車型配置高低之間的鄙視鍊?答案是依然存在。你比方說,現在還有部分車型低配是絨布座椅的,很多人咬咬牙多掏點錢上高配來個真皮材質的。但實際上絨布座椅這東西是真好用,夏天它不燙屁股冬天它不冰屁股,有這種實用需求的人士多花錢上真皮座椅,是不是一種浪費?

買乞丐版就該被人瞧不起?成熟消費觀不應該如此

*上圖為一台低配版本田奧德賽絨布座椅

懂哥身邊還有一位朋友買了一台寶馬3系,不過是一台最低配的320Li。剛提回來的時候他跟我說打算把車尾320Li幾個數字字母都扣掉,我問他為啥,答曰3系産品線上面還有325和330呢,自己買一台乞丐版怕被人笑話。懂哥當時就對他說,3系上面還有M3呢,你怕不怕被M3車主笑話?買車這事兒本來就是一件量力而行的事,何況買320Li的人很多都認為動力已經足夠用了,多掏錢上325Li或者330Li的話就是一種浪費,其實這才是正确健康的消費觀。在懂哥的一番“苦口婆說”勸導下,我那位朋友最終沒撕掉車尾的數字和字母銘牌。

買乞丐版就該被人瞧不起?成熟消費觀不應該如此

其實人自信這個東西吧,它是自己給自己的。不是你通過外界的東西獲得别人的認可才變得自信的,那不叫自信那叫虛榮。掏錢買“自信”這更是無稽之談,不健康的消費行為。說句實在話懂哥平時不開快車,要看資料的話買一台320Li其實加速足夠我用了,要是我選擇3系我也會選擇320Li來家庭代步的,足矣。當然了,預算充足或者說就看上高配車型的某項配置了那另說。

買乞丐版就該被人瞧不起?成熟消費觀不應該如此

正所謂有因必有果,大家可能也發現了一個問題,在國内正是由于部分買家的這種“高配”鄙視“低配”的心理,使得部分汽車廠商的車型配置分布也極不合理,比如說某合資品牌推出了一台10來萬的運動性家庭轎車,破天荒的有了手動擋版本供車友們選擇,但一細看配置發現真的很“乞丐”。這就有沖突了,能花10幾萬預算的人去買一台手動擋車型肯定不是為了省錢(現在自動擋車型根本不貴),往往是為了追求更好的駕駛樂趣才去買的,在這種前提下,廠商你又如何知道我不需要更高的舒适性配置呢?

買乞丐版就該被人瞧不起?成熟消費觀不應該如此

懂哥說了那麼多,其實倒不是二極管思維地讓大家都去買低配車,肯定不是。你要說你送我一台車,那我肯定挑最貴的配置要。事情咱得這麼看,你有能力買高配并且樂于掏錢為那些配置埋單,那就去買高配。但是你覺得預算不足或者有些配置我就是不需要,不想去花那個冤枉錢,咱買低配甚至乞丐版不磕碜!希望大家都能理性消費,買到自己喜愛的車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