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水浒人物漫談】盧明專欄|樊瑞、項充、李衮

【水浒人物漫談】盧明專欄|樊瑞、項充、李衮

文/盧明 編輯|燕子 圖檔|網絡

樊瑞,濮州(州治在今鄄城縣舊城鎮)人,地然星,綽号“混世魔王”, 排梁山将第61名,為步兵将校, 善用法術。上梁山後,他拜入雲龍公孫勝為師,學習道法,修成正果。

項充,沛縣人,地飛星,綽号八臂哪吒,排梁山好漢第64,步兵頭領,征方臘時陣亡。

李衮,邳縣人(現江蘇邳州)地走星,綽号飛天大聖,排梁山好漢第 65 名,步兵頭領,征方臘時陣亡。

樊瑞等三人,是很有本事的。樊瑞能呼風喚雨,用兵如神。項充“使一面團牌,背插飛刀二十四把,右手中仗一條鐵标槍,百步取人,無有不中。”李衮“使一面團牌,背插二十四把标槍;左手把牌,右手仗劍,亦能百步取人,無有不中”。史進感覺剛加入梁山隊伍,想立功,帶着原少華山的人馬與樊瑞的隊伍戰鬥,卻被項充、李衮打敗:“小喽羅篩起鑼來,兩個好漢舞動團牌,一齊上,直滾入陣來。史進等攔當不住,後軍先走。史進前抵敵,朱武等中軍呐喊,退三四十裡。史進險些兒中了飛刀;楊春轉身得遲,被一飛刀,戰馬着傷,棄了馬,逃命而走。史進點軍,折了一半。”可見,邙砀山的人的确有兩下子。隻是,他們與梁山相比,還是差了許多。被梁山打敗後,他們馬上就看透了形勢,也看到了宋江等梁山将領的仁義,心甘情願地投向梁山。

這三個人都是首先在邙砀山落草,後一齊上了梁山。在邙砀山落草時,以樊瑞為首的邙砀山,隻是打家劫舍,隻圖自肥自保,并無政治上的追求和遠大目标,有的隻是土匪隊伍裡的流氣、惡氣和霸氣。他們依仗三千人馬,再加樊瑞的呼風喚雨和項兖、李衮的武藝,對梁山隊伍很不服氣,三個一商量,要要來并梁山泊大寨。他們的狂妄,在于隻看到自己井底的這片水,不知道天外有天,不知道以晁蓋、宋江為代表的梁山集團,其思想境界和政治追求與他們截然不同。是以,他們被打敗了,最終奔上了梁山,被梁山改造成為替天行道的戰将。

濮州(鄄城)人到單州的邙砀山落草,并吸收附近的英豪項充、李衮一起拉隊伍,展現的意義是,在北宋的魯西南這塊土地上,除梁山以外,還存在另外的山頭。這些山頭,和其他地方的少華山,桃花山、青風山、二龍山、對影山、黃門山、登雲山拉起的武裝一樣,雖然最初打家劫舍具有土匪性質,但在後來千河歸海般地聚集在梁山泊後,都成了反抗蔡京高俅集團、替天行道的重要力量。樊瑞等三人及其率領的三千勇士加入梁山隊伍,說明有許多魯西南鄉勇參加宋江上司的起義隊伍。

邙砀山有着特殊的地理意義和文化意義。這裡位于蘇魯豫皖結合部,秦末沛公劉邦就是在這裡斬蛇起義的,《水浒傳》把樊瑞等三人落草寫在這裡,或許是有一定的曆史依據、生活原型,或者有意與劉邦的起義相對應,突出反抗的用意。邙砀山位于安徽省砀山縣與河南省永城縣交界地帶,曆史上屬砀山縣,後劃入永城縣境内。《水浒傳》稱“徐州沛縣邙砀山”,是一種地理錯誤。北宋時的邙砀山屬砀山縣,而砀山縣屬單州,當時的單州轄砀山、成武、單父、魚台四縣。砀山縣屬徐州,那是在明代,作者用明代的行政管轄寫宋代的故事,于是就出了錯。

【水浒人物漫談】盧明專欄|樊瑞、項充、李衮
【水浒人物漫談】盧明專欄|樊瑞、項充、李衮

作者:盧明,男,1960年生人,筆名黃河入海。郓城縣委退休幹部,郓城縣作家協會主席,縣詩詞學會會長。系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菏澤市詩詞學會副會長,菏澤學院水浒文化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郓城縣曆史文化研究學者。在《光明日報》《山東文學》《時代文學》等多種報刊及網絡平台發表散文100餘篇、小說20餘篇、詩詞詩歌1000餘首,其中《菏澤賦》在《光明日報》發表。著有《正話水浒》《水浒印象》《好漢文化探究》《郓城文史考略》(三卷)文化書籍六部,主編《郓城文學作品選》《郓城文韻》《水浒别傳》《水浒酒故事》作品集四部。在菏澤電視台主講水浒文化十三期。

壹點号心夢文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