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個孩子犯錯的故事,看看他們父母是怎樣處理的,你會很有收獲

很多父母說,孩子老是犯錯,說了也不改,心都累了。

三個孩子犯錯的故事,看看他們父母是怎樣處理的,你會很有收獲

孩子經常犯錯就一定是壞事嗎?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并不是故意去犯錯誤,而是沉浸在對新事物的探索中。

父母完全沒有必要太揪心孩子的錯誤,隻要你正确引導,不僅會幫助孩子糾正錯誤,還會使孩子更好地成長。

看看下面三個孩子犯錯的故事,再看看他們的父母是怎樣處理的,相信你會很有收獲。

三個孩子犯錯的故事,看看他們父母是怎樣處理的,你會很有收獲

想讓孩子長大後做個隻會服從的巨嬰?

孩子犯錯,是一個成長的過程。

就如同唐僧西天取經,重要的不是經書,而是親自經曆過九九八十一難。

隻有經曆過才能成長!

如果每一難家長都指揮孩子躲過,生怕孩子犯一點錯,那麼取得的經就是一堆廢紙,孩子永遠是隻會服從的巨嬰。

4歲的小蘭和3歲的小松是姐弟倆,一天家裡來客人,便高興地跑來跑去,還時不時的插嘴,媽媽和客人談話都難以繼續下去。

媽媽便說:“小蘭,你帶弟弟去玩,媽媽要和阿姨說話。”然後孩子就跑到書房去玩了。

媽媽和朋友聊開了,過了将近半個小時,朋友提醒媽媽說:“怎麼孩子沒有動靜啊?”

“壞了,估計這兩個小祖宗在書房瞎搞呢!”媽媽一拍大腿。

當媽媽走進書房時,見兩個小家夥兒正拿着筆,向牆上的插座插進去。

見媽媽進來,小蘭還問:“媽媽,這個插孔一直沒用過,看到爸爸用過電筆,我們想知道裡面有沒有電。”

說話間,小蘭和小松都向媽媽投以疑問和好奇的目光。幸虧這位媽媽及時進來,制止了孩子的錯誤,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媽媽本來想狠狠地批評孩子,可轉念一想,孩子什麼都想試試看,這是他們的主動性的展現。

于是這位媽媽換了一個口吻和語氣,說道:“孩子,電是很危險的,萬一觸電了,對生命都會造成危險。”

“你剛才拿筆插進插座,那就更危險了,搞不好會電着你,把你電得吱吱叫呢!”

媽媽說到這裡的時,小蘭和小松的嘴巴張成了O型。

“那你們以後還這樣做嗎?”媽媽耐心地問他們。

小蘭和小松急忙搖頭,接下來,媽媽又把家裡真的電筆找來,教他倆如何分辨有電還是沒電。

三個孩子犯錯的故事,看看他們父母是怎樣處理的,你會很有收獲

讓孩子知道電是危險的,同時又讓他們學會如何判斷有電沒電,這是最重要的。

年齡小,經常缺乏對自己行為正确與否的判斷,是以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

錯了就狠狠一頓批評不讓做,讓孩子隻做一味聽話服從?這樣教育下的孩子,不了解不知道為什麼不能做,心裡還會有叛逆情緒。

三個孩子犯錯的故事,看看他們父母是怎樣處理的,你會很有收獲

這時,如果你正确引導,才不會打擊孩子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才不會讓孩子成為隻會乖乖聽話的媽寶。

三個孩子犯錯的故事,看看他們父母是怎樣處理的,你會很有收獲

有教養的父母才能教出有教養的孩子!

小剛在家裡很乖,回家就安靜地吃飯做作業。可是老師卻向小剛爸爸反映,他在學校裡是有名的搗蛋鬼。

前幾天,小剛拿粉筆在學校牆上亂畫,老師批評他,他卻和老師頂嘴。

這下,爸爸疑惑了,小剛在家裡不是那樣的啊!

爸爸知道小剛喜歡在牆上亂畫,還為此吓唬過他。

記得有一次,爸爸發現小剛在牆上畫了很多畫。

接着爸爸大聲呵斥道:“你是選擇自己把牆擦幹淨,還是想挨打?”

三個孩子犯錯的故事,看看他們父母是怎樣處理的,你會很有收獲

媽媽這一說還真管用,小剛馬上說:“媽媽,我擦牆。”

爸爸看見小剛這麼聽話,心裡還很得意,覺得自己教子有方。

在家裡,爸爸拿打他來吓唬小剛,小剛不敢亂畫,可到了學校沒人管他,是以出現了上述的情況。

其實,小剛的錯誤,和爸爸的教育有直接關系。

小剛第一次在牆上亂畫之後,爸爸不應該用打來吓唬恐吓小剛,而應該這樣教育:“孩子,你很愛畫畫很好,但在牆壁上畫畫不對的,因為牆壁不是用來畫畫的,畫髒了會很醜,你喜歡畫畫爸爸多給你買些畫紙。”

“你現在在牆壁畫得很醜,你自己做錯的事情,要自己負責把它擦幹淨,并且以後别在牆壁上畫了,明白了嗎?”

相信這位爸爸如果這樣對小剛說,小剛在學校裡應該會是那種很有教養的孩子。

是以,如果孩子犯錯了爸爸媽媽就打罵,或者威脅打罵,孩子暫時是聽話了,但卻種下了惡果。

三個孩子犯錯的故事,看看他們父母是怎樣處理的,你會很有收獲

打罵孩子的父母,不是有教養的父母,自然也不會培養出有教養的孩子。

是以,孩子犯錯時,家長要先做有教養的父母,然後再教養孩子。

三個孩子犯錯的故事,看看他們父母是怎樣處理的,你會很有收獲

即使哭鬧也不能縱容孩子!

小霞今年3歲了,是個很任性的孩子,有時候一件小事都要哭鬧不停。

有一次,她的小熊娃娃找不到了,要媽媽幫忙一起找。

如果小霞隻是和媽媽說這句話,媽媽肯定會幫她去找。

可小霞邊哭邊說,都怪大人把娃娃搞丢了,還要求媽媽一定要找到。

三個孩子犯錯的故事,看看他們父母是怎樣處理的,你會很有收獲

不行,這樣下去,今後再遇見同樣的事情,小霞隻會變本加厲的向大人下指令,媽媽想道。

“小霞,哭鬧是沒有用的,你自己好好想想,上次你玩小熊娃娃後,放在哪裡了?”

“你如果真想不起來,媽媽就陪你一起找,但如果你還是哭,媽媽就不忙你找了。”媽媽以溫和而堅定的語氣告訴小霞。

小霞聽了媽媽的話,不再哭鬧,乖乖的讓媽媽陪她找小熊。不一會兒,小霞就在沙發後面找到了小熊。

接着,媽媽就借這個機會對小霞展開教育:“以後找不到東西啦,先别哭,慢慢找,實在找不到可以請大人幫忙,但一定不能要求大人,更不能因為找不到就哭鬧。”

下次如果小霞還因為類似的事哭,媽媽就适時提醒她:“小霞,上次媽媽是怎麼和你說的呀?”

慢慢地,懂事的小霞就會收起自己的哭鬧,沖父母做個鬼臉。

三個孩子犯錯的故事,看看他們父母是怎樣處理的,你會很有收獲

小霞犯錯之後,這位媽媽給她指明正确的做法。這就使孩子對自己的行為有了監督,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就輕松多了。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犯錯了就要及時批評,否則他不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可是這些父母會發現,這樣的批評效果并不理想,孩子還是會繼續犯類似的錯誤。

其實,這不是因為你批評的不到位,而是由于你沒有掌握好的方法,你沒有告訴孩子為什麼錯,怎麼才是正确的做法,沒有引導孩子在錯誤中學習,尋求進步和成長。

親子感悟:給孩子一個機會去經曆錯誤,同時是給家長一個施教的機會。

孩子犯錯誤是正常的,關鍵是你對待孩子犯錯的心态和采用的方法非常重要。

方法正确,才能對孩子的成長起到決定性作用。

心态良好,家長把孩子犯錯誤當成一個學習的機會,孩子也真正會從中學習到東西,進而不斷成長。

對于孩子犯錯,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跟大家一同分享,記得點贊關注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