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居家隔離,這些急救知識,務必了解并收藏

居家隔離,這些急救知識,務必了解并收藏

▲題圖來自Bing

最近受到疫情影響,很多地方處于封閉或半封閉狀态。這當中一定有看病不友善或遇到突發疾病的情況,這些情況大家又該如何應對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讨這些問題,希望大家能夠順利度過難關。

作者 | 郝希純

本文主要包括

有慢性疾病的,怎麼辦?

這些急症需要看醫生

這些急救方法,務必了解

首先說這個,因為慢病人群實在太龐大,高血壓、糖尿病、哮喘加起來人群至少超過5億,是以對于家裡有患這些疾病的人,一定要提前知道如下的知識,早做準備。

1. 慢性病的,一定要把吃的藥準備好,準備充足,比如冠心病的阿司匹林,他汀,硝酸甘油類的;哮喘病,哪怕很久沒有發作了,也一定要備着沙丁胺醇和潑尼松片這兩樣藥。

2. 一定要記得按時服藥,這時候非常關鍵,不要在家裡呆着,睡懶覺,藥忘記吃了,可以吃完藥繼續睡覺。因為藥忘記吃了,可能就會出現緊急的情況,比如血壓突然升高,血糖突然升高,哮喘發作,這些都非常危險。

3. 熟悉慢性病急性發作的症狀,提前了解起來。比如本來有冠心病,突然胸痛了,這要高度懷疑心絞痛或者心梗發作了。比如有哮喘,突然又呼吸急促、心跳加快了,這可能就是哮喘急性發作了。比如嘴角歪了,流口水了,這可能是中風了。頭暈,沒力氣,可能是低血糖了,這些情況,需要提前知道。

4. 提前了解慢性病急性發作的簡單家庭自救手段,這個等下還會繼續詳細講。比如哮喘急性發作需要吸入沙丁胺醇,冠心病胸痛可以服用硝酸酯類藥物,血壓高了記得服用降壓藥等。

5. 建議有冠心病的,最好不要獨自居住,猝死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冠心病。這時候萬一猝死,同伴還可以急救,做胸外按壓,可以救命。

6. 最後就是,生活中需要注意一些小事,比如對于有慢阻肺的,盡量不要感冒,有心衰的,喝水不要太多,一般500-1000ml/天,糖尿病的,一定要三餐規律,避免發生低血糖。

隔離在家,我們也要知道哪些疾病是可以觀察,哪些是必須要去醫院,或者尋求醫療專業人士協助的,以下這些知識,也要好好的了解。

發熱

小于3個月的嬰兒,如果體溫超過38度,建議看醫生;3個月以上的孩子,如果是單純發熱,沒有别的症狀,可以暫時在家觀察,假如出現以下任何情況,建議看醫生:

煩躁或行為異常,即使服用退燒藥也無法改善;

脫水的迹象和症狀(如8-10小時内沒有排尿、哭時無淚、口幹或拒絕喝任何液體);

頸部僵硬或頭痛;

腹痛;

呼吸困難;

皮疹;

關節疼痛或腫脹。

如果連續發燒超過5天,也要看醫生。

咳嗽

咳嗽一般是保護性的症狀,一般可以在家觀察,但如果咳嗽劇烈或難以與哮喘急性發作鑒别需要去醫院。

胸痛

胸痛是個很嚴重的情況,特别是中老年人,加上如果有糖尿病、高血壓的患者出現胸痛,就需要去醫院。

腹瀉

單純的腹瀉可以觀察。但是如果有腹瀉帶血、發熱,這種情況也建議看醫生。

呼吸困難

就是呼吸加快、上氣不接下氣的,也不要忍,去看醫生,這可能是比較嚴重的心肺疾病。

言語或者四肢活動障礙

如果有突然說話不清楚了,或者肢體活動和往常不同,也需要立即看醫生,因為這大機率是腦中風了。

頭暈心悸

對于中老年人來說,需要首先考慮高血壓。現在很多人家裡都有血壓計了,如果在家量到血壓高于180/100mmHg,你又是第一次發現這樣的血壓升高,那需要立即去醫院;如果你本來就是高血壓患者,則可以在家服用高血壓藥,如果0.5-1小時血壓降不下來,也需要去醫院看。

腹痛

常見危急重症裡主要有急性闌尾炎,急性化膿性膽管炎,急性胰腺炎,腸梗阻。如果腹痛劇烈,高熱,腹痛局限在右下腹(闌尾炎),右上腹(膽系疾病),全腹痛,腹部僵硬,肛門停止排氣排便,黃疸,精神特别的疲乏,這些都是腹部急症的表現,需要看醫生。

咯血

就是咳嗽出血,這往往是肺部的嚴重疾病,需要看醫生。

便血或者黑便

如果新發大便帶血或者大便發黑,這往往是急性消化道出血的表現,也需要去醫院。注意新發,也就是之前沒有過的。

在一些緊急情況發生時,如昏迷、猝死、哮喘、中風或氣道異物等情況,在等待救護車的時候,一定要學會自救,如果隻是一味等待,後果也往往非常嚴重,甚至有生命的危險,以下的這些急救的方法,也一定要了解起來。

1. 心肺複蘇

2. 識别呼吸,保護氣道

3. 保護性體位

4. 氣道異物

5. 外傷出血的救護

對于老百姓來說,對于某個疾病的發作或者診斷可能有困難,但是知道哪些情況該怎麼急救,是更重要的事,是以我專門強調了急救方法。

心肺複蘇

對于在家突然失去意識,又沒有呼吸的時候,這時候可以判斷為猝死,一定要第一時間開始心肺複蘇,如果耽誤4-6分鐘,這個人将再也救不回來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