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能源漲價燃油車降價,時代真的變了?

新能源市場從去年開始的爆火,讓國内車市格局也逐漸發生改變,2021全年國内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已經達到了13.8%,其中12月滲透率超過19%,而到了今年,這個資料仍在進一步增加中,正朝着20%的大關繼續邁進。

新能源市場滲透率的增加,意味着新能源車已經不是總量上實作提升那麼簡單,而是對市場的整體銷量格局産生了影響,購買新能源車的不再隻是新能源車愛好者,越來越多此前購買燃油車的人轉而選擇購買新能源車,新能源車開始侵占燃油車的市場佔有率。

另一個資料則反映出使用者群體的變化。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林念修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上表示:“目前大陸新能源汽車發展實作了新的突破,邁上了新的台階,成為汽車産業高品質發展新的亮點,與“十三五”初期相比,新能源汽車私人消費占比從47%提升到78%,非限購城市私人消費的比例從40%提升到70%,這反映出新能源汽車市場認可程度顯著提高,産業發展的内生動力不斷顯現。”

私人消費占比的增加,反映出購買新能源車的使用者占比不再是B端市場獨霸天下,而是開始向家用車市場傾斜,除了營運需求外,個人需求占比開始提升,意味着有越來越多的普通消費者,也萌生了換新能源車的想法,開始選擇購買新能源車。

新能源漲價燃油車降價,時代真的變了?

不過,近期不少存在購買新能源車意向的消費者可能會發現,目前市面上幾乎所有的新能源車都開始上調市場售價,在此其中,尤以特斯拉、小鵬為代表的新勢力品牌漲幅最大。比如,特斯拉自2022年以來,已經連續四次上調産品售價,部分車型漲幅達到3萬元。

而反觀燃油車市場,除個别進口車以外,降價銷售已成為當今車市的主旋律,即便是比較熱門的合資品牌車型,上市一個月優惠就開始破萬也不是什麼新聞。

在此前的燃油車時代中,我們雖然也會看到因為部分車型需求大于供給,出現加價銷售的現象,但這種情況通常隻出現在終端銷售的環節,而車輛的指導價一般是不會發生變化的,而且絕大多數情況下,為了促銷,終端都會給予一定程度的優惠。

而在新能源汽車時代中,這樣的商業模式卻被徹底推翻,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選擇直營體系,廠家直接定價,已經基本不存在為了促銷給予優惠的情況了,而且,在新能源車普遍漲價的情況下,市場反倒越來越火。

在股市中,有一句流傳甚廣的神段子叫“買漲不買跌”,這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出不同的市場環境下,投資者對于熱門與冷門兩種不同的市場投資心态上的差異。

新能源漲價燃油車降價,時代真的變了?

而買漲不買跌在資本市場适用,在汽車市場同樣适用。當下新能源車漲價、燃油車降價的市場行情的背後,展現出了燃油車市場昔日的輝煌成為過去式,新能源成為國内乘用車市場新頂流的局面。

在這樣的背景下,倒賣新能源訂單的生意由于有利可圖,也讓不少黃牛開始參與進來。在某二手海鮮市場上,我們看到,包括特斯拉、蔚來ET7/ET5、小鵬P7等不少車型的訂單都有人在轉賣,以此可獲利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購買這種轉讓訂單的使用者一方面是可以獲得比自己自行定車更低的售價,另一方面則是可以提前提車,兩全其美。

新能源漲價燃油車降價,時代真的變了?

目前,雖然不少品牌已經禁止車主轉讓訂單,但正所謂“辦法總比困難多”,一方面是終端銷售層面中具體落實“訂單不轉賣”比較困難,畢竟對于銷售來說賣給誰都一樣,自己的業績才是硬名額,對于這種倒賣行為自然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另一方面,諸如特斯拉等品牌管控更加嚴格,黃牛則選擇提到車再過戶,在新能源車大漲價的背景下,即便是二手準新車的銷售,依然有得賺。

有業内人士估算,本輪新能源汽車原材料的漲價導緻的新能源車漲價,由于原材料仍在持續上漲,新能源車現行的價格上調幅度仍然不夠,估計新一輪的新能源售價上漲很快就會出現,也就是說,這樣的亂象可能在短時間内仍會持續。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一段時間内,新能源汽車市場依然會處在“越漲價銷量越好”的局面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