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千萬不要再催促孩子了

孩子上幼稚園之後就開始進入集體生活,有的孩子慢了就會掉隊,影響了班級的整體節奏。尤其孩子上了國小之後,國小的學習内容和作業比較多,更需要孩子做事要快一點,很多父母擔心孩子被落下,給孩子安排了很多課程和教育訓練班,時間就會比較緊張,父母就會一直在催促孩子,或者有的孩子寫作業比較慢,就會不停的催促。這樣不僅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而且時間長了會失去做事的耐心,孩子也會容易脾氣急躁,對父母比較抵觸。

千萬不要再催促孩子了

那小孩子做事為什麼慢呢?其實,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孩子大腦自然成長的階段,也有一部分是天生就性子慢,另外孩子不會像大人一樣有時間觀念,他們對時間的概念比較模糊,同時,孩子的注意力是比較容易轉移的,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很容易忘記自己在幹的事,還有一些孩子是因為對要做的事不感興趣,積極性不高,總的來說,這些都是孩子本身具有的特性,客觀來講,孩子正常情況下就會比較慢一點,除去孩子本身這些特性,還有一部分是環境影響,比如說家長包辦,很多家長因為孩子做事情慢,就替孩子把事情做了,自理能力沒有一定的鍛煉,做事情不太熟練就會有些慢。

千萬不要再催促孩子了

不管什麼原因,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一定會有效果

第一、自我主導。培養孩子一切都是自己去主導完成,養成自主的習慣,不是父母的催促才做的。不是孩子聽父母的,而是改為互相商量,最終是采取孩子的決定。比如說老師留作業,回家之後問孩子今天都留了哪些作業,需要多長時間來完成,然後讓他自己去房間寫,自己去掌握時間的節奏,可以用一個沙漏或者鬧鐘來作為時間的标準,如果沒有寫完适當延長,讓他自己感受時間的快慢,同時,讓他知道,快點寫完可以多玩一會兒,可以看一會兒卡通片。

千萬不要再催促孩子了

第二、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告知孩子每天完成作業的時間和睡覺的時間,不管作業多少,都要在睡覺之前完成,準時休息,如果完不成的話,第二天去學校自己跟老師解釋為什麼沒有完成,讓他自己承擔後果,提升責任感。

千萬不要再催促孩子了

第三、和孩子一起面對。有了自主和責任感後,我們要幫助孩子想辦法去完成他現在面對的困難,而不是強迫他按父母的要求來完成,他還是個孩子,我們小的時候在這個階段可能還不如他呢,不要對孩子提出過高的要求,而且孩子開竅有早有晚。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問題,比如說寫得慢,寫的時候分神,或者自己總想着出去玩,這個時候的孩子還沒有很強的自控能力,作為父母,要和他一起面對問題和困難,幫助他和他一起想辦法解決。

千萬不要再催促孩子了

第四、養成好習慣。家長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發現不良習慣及時制止,這樣就不會在後面反複去指正。拿寫作業為例,每天回到家休息到幾點,幾點開始吃飯,幾點開始寫作業,中間休息多長時間,寫完之後怎麼安排,幾點必須洗漱睡覺。養成了習慣,做起來就比較容易。

千萬不要再催促孩子了

第五、父母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父母的心态很重要,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平和冷靜,正向鼓勵,千萬不能心急,成長不是一時一刻,給孩子一些時間,不要急着去批評孩子。要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出現了什麼問題,什麼原因導緻的,怎麼才能有效解決,父母一定要冷靜思考。如果沒找到原因,就去批評他,對孩子心理會造成一些負面的影響。

千萬不要再催促孩子了

孩子面對的很多問題是普遍存在的,不是某個孩子特有的,作為父母,我們要多去觀察,去溝通,去了解孩子的内心,找到問題的原因,跟孩子一起面對和解決,這樣孩子會更加快樂生活,自信從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