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想與青春期的孩子保持融洽舒适的溝通,需要學會如何擁抱一隻刺猬

文|橙果媽媽

前幾天與同僚聊天,提到了青春期孩子的教育問題,40多歲的同僚提到自己上高中的兒子,那沮喪無奈又有點恨鐵不成鋼的樣子,真是看着也讓人頭疼。

她的兒子進入高中後開始住校,原本就不願意說話的孩子,現在兩個周回到家中,最習慣做的事情就是關上自己卧室的門,待在自己的屋裡,不願意與父母溝通,甚至吃飯也不願意說一句話,整個表情中有些冷淡帶有疏遠的意味。

對于父母的主動詢問,卻發現孩子并不想有太多的回應,似乎總是沉迷于自己的世界中,回到家的孩子好像是住旅館一般,呆了兩天就回學校了。這讓父母感到相當地小心翼翼還有些頭疼。

為何與孩子的溝通會變成這個樣子?到底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想與青春期的孩子保持融洽舒适的溝通,需要學會如何擁抱一隻刺猬

其實,與青春期的孩子溝通,都是愛的表達和溝通是否能達到雙方的心坎裡。

有個比方是,兩個相愛的人就像兩隻刺猬,相殺相愛。

兩個人既期待靠近彼此,又擔心互相傷害。

想想看,對不對?

在《如何擁抱一隻刺猬》的書中,就特别針對九大人格類型進行了解讀,并且圍繞每一種人格類型進行了案例的分析。

通過本書,讀者可以學習在親密關系中各個人格類型的人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和感受;他們的戀人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和感受;他們為什麼會有這些表現;雙方應該做些什麼讓愛情更甜蜜。從書中看到自己的愛情故事的影子,或者找到實用的建議。

此外,針對每種人格類型,作者也精選了一部影視作品或戲劇作品,為讀者深入了解該人格類型提供了資源。

想與青春期的孩子保持融洽舒适的溝通,需要學會如何擁抱一隻刺猬

當然,這本書籍裡面的内容和案例,是以戀愛中的親密關系作為個人的參照,講解了自戀型、表演型、強迫型、依賴型等,幫助大家普及有關親密關系的心理學知識,解答大家在親密關系中的諸多疑問。

但所有的道理都是相通的,在與孩子的溝通中出現問題的家長,很多時候都是自己的親密關系并沒有搞得很融洽,或者說不太會經營自己的親密關系,導緻在跟孩子的溝通中,用錯誤的方式進行溝通,達不到理想的溝通效果。

是以,這本書籍适合于所有對親密關系,包含夫妻關系、家人關系、與孩子的關系等感到困惑的人,來幫助每個人得到幸福滿足感。

想與青春期的孩子保持融洽舒适的溝通,需要學會如何擁抱一隻刺猬

結合《如何擁抱一隻刺猬》這本書籍,我們就來聊聊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溝通,如何讓雙方的親密關系變得融洽幸福?

首先我們應該明白愛的底色是什麼?其實愛的底色是人格,那麼,人格是什麼?

人格是我們的心裡面貌,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對于成年人是如此,對于孩子也是如此。

每個孩子的行為方式和思考方式都是獨一無二的,是以,他們所呈現出來的人格都是獨一無二的,這就需要家長在與孩子進行溝通時,了解孩子的人格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簡單的了解:

比如,每個孩子遇到不同的事情,他們所呈現出來的行為方式都有着自己内心所認可的方式。

再比如說,一個外向的孩子,和一個外向的孩子,在某些事情的處理上和行為方式上也是有所不同的。

是以,每個孩子在遇到事情時,他的情緒方面和身體方面的反應也是截然不同的。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心理過程。

這個心理過程,一部分是來源于父母遺傳的部分,另外一部分也會受到社會的教育環境,以及生活環境等各個因素的影響。

想與青春期的孩子保持融洽舒适的溝通,需要學會如何擁抱一隻刺猬

在《如何擁抱一隻刺猬》這本書中,根據心理學方面的研究,書中提到了九種不同的人格類型,比如說自戀型的人格、表演型的人格、偏執型人格、強迫型人格、回避型人格、依賴型人格、邊緣型人格、抑郁型人格和反社會型人格。

不同的人格,其實代表着,他們所對應的行為背後的思考模式也是不一樣的,他們的處事方式和行為方式也是不一樣的。

對于青少年的孩子也是如此。

當我們了解的這些性格和人格的劃分,并且了解了他們的性格和人格的情感表達方式,情緒狀态和相處方式,那麼我們家長在與孩子溝通時,就會更加地了解每個孩子背後思考的方式、他的話語所展現出來的背後意思,可以更加了解孩子、更加地了解孩子,進而達到更好的溝通效果。

想與青春期的孩子保持融洽舒适的溝通,需要學會如何擁抱一隻刺猬

心理學家榮格說過,人終其一生都在整合童年時形成的性格。

與孩子溝通,其實也是家長自我覺察和性格成長的一部分。

比如說,家長是自戀型人格,孩子如果是其他人格,那麼用家長自認為的溝通方式,可能會引起孩子的反感,或者說說不到孩子的内心去。

正如書中提到的,人格就是一面鏡子,我們在教育孩子時所使用的教育方式,往往是這面鏡子的一個投射。

我們選擇的教育方式,很多時候正是來自我們當下内心的恐懼和不完善的地方,說白了,你是誰,你是什麼樣子,你想成為什麼樣子,你就會采取怎樣的溝通方式,這是由我們當下的人格所決定的。

想與青春期的孩子保持融洽舒适的溝通,需要學會如何擁抱一隻刺猬

當親子關系溝通出現問題時,最好的方式是家長先了解自己的人格。

比如說強迫型人格的家長,那麼她認識對自己的要求比較高,對處事要求完美,那麼對于孩子的教育上,自然也是希望孩子也是如此。

比如說抑郁型人格的家長,那麼她本身對于當下的狀況都是抱有悲觀的态度和想法,那麼她對孩子的教育上,不可避免地會将自己的情緒帶給孩子。

反之同理,每個孩子也是有着不同的人格,這不同的人格所呈現出來的說話方式和思考方式是截然不同的,需要家長去了解。書中所呈現出來的9種人格特征、案例分析、如何與之溝通的方式,都是為了讓家長更加了解自己、進而更加地了解孩子。

想與青春期的孩子保持融洽舒适的溝通,需要學會如何擁抱一隻刺猬

雙方的親密關系,就像兩隻溫柔的刺猬,他們既期待互相靠近,又擔心給對方傷害。這不僅适用于愛情,也适用于親情。

可以說,每一個人格都是不同的一個風景,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一個煙火。

好的一個親密關系,它是一種依賴性的一個連接配接。它會長期持久的,會讓彼此在溝通中互相照顧,互相滋養,互相扶持,共同成長,可以讓彼此變得更好。

可以這麼說,愛是療愈師,也是營養師,好的溝通方式,就會讓我們透過愛的濾鏡遇見更好的自己。

《如何擁抱一隻刺猬》就是一個萬花筒,從心理學的角度,讓每個家長可以從中窺見自己、窺見孩子行為背後的思考動機,進而讓雙方都變得更優秀、更好。

《如何擁抱一隻刺猬》适用于不會溝通、不會戀愛、不會與孩子溝通的每一個成年人,這是一本親密關系修行的普及讀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