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幾款曆史悠久的玉器,形狀奇特有辟邪效果,可别認作是一種聖物

玉器有着悠久的曆史,早在春秋戰國之前,玉器就已經逐漸被人們所挖掘,同時受到儒學文化的影響,玉器也被賦予了道德的含義。在早期時,甚至有神玉文化和禮遇文化等玉器文化,在春秋戰國之後,玉器逐漸成為一種常見的飾品,也正因為人們對玉器的接受和喜愛,玉器逐漸被分成多個種類,其中有三種辟邪的玉器最廣為人知,分别為玉剛卯、玉翁仲、玉司南。

這幾款曆史悠久的玉器,形狀奇特有辟邪效果,可别認作是一種聖物

玉剛卯大多數都是成對出現的,形狀相同,大多呈現長方形,而且中間會有孔,可以用繩子串起來作為挂飾。同時,它的背面也會雕刻出詩歌以及語句,用來避邪,這也是古代比較常見的護身符之一。尤其是唐漢時期,非常的常見,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都有佩戴。它的長度大概在三厘米左右,寬度在一米左右,在之後的各個朝代中,也常有仿造之品,但是與漢代的風格會有一些差異,不過,總體的形狀大緻相同。

這幾款曆史悠久的玉器,形狀奇特有辟邪效果,可别認作是一種聖物

剛卯也是漢代的一種配飾,這種配飾主要是用來辟邪,同時代表着吉祥如意。也是非常常見的飾品,漢代的平民百姓和宮廷王妃都會佩戴,它也有着保衛平安的意思,多呈現正方形,中間有孔,會用絲質帶子串起來。剛卯的制作也非常講究,必須是在卯日和卯時動工,隻要過了時間就不允許再制作,它也是以而得名。

這幾款曆史悠久的玉器,形狀奇特有辟邪效果,可别認作是一種聖物

同時,它也是一種護身符,尤其是在漢代的時候,它被人們認作是一種聖物,在漢朝覆滅之後,剛卯就不允許再制作佩戴。現存的剛卯十分少,隻有博物館中隻有少量的收藏,而且因為種種原因,很多剛卯已經儲存得不完整,剛卯最明顯的特征就是表面刻有銘文,銘文也反映了漢代的文化。一般來說,剛卯的每面都會有八個字,整體一共有32個字,同時它也有其有神靈庇護的意思,很多百姓會制作佩戴剛卯,以祈求平安。

這幾款曆史悠久的玉器,形狀奇特有辟邪效果,可别認作是一種聖物

翁仲原本是一個人的姓名,傳說他出現在秦朝,秦始皇對他十分賞識,見他武藝高強,就派他去守衛邊境抵抗匈奴。他在在位期間也做出了很多的豐功偉績,庇護了邊境的百姓,在他死後,人們為了紀念他,就用同打造了他的銅像,放在了鹹陽宮外面。後來又有人用石頭雕刻了翁仲的石像,多放在墳墓前,用來守護亡靈,現在也常能在陵墓前看到翁仲的石像。

這幾款曆史悠久的玉器,形狀奇特有辟邪效果,可别認作是一種聖物

翁仲天生自帶神力,很多人也認為他可以辟邪,是以又有人用玉石制作出翁仲的配飾,佩戴在腰間,以祈求平安。一般是用玉器制作成,一是中間穿孔,二是用紅繩系上。在古墓出台的翁仲玉器,盡管雕刻工藝沒有現在的精細,但收藏價值不菲。

這幾款曆史悠久的玉器,形狀奇特有辟邪效果,可别認作是一種聖物

司南是古時發明用來指認方向的儀器,也就是現代的指南針,他的形狀和勺子十分相似,放置于地盤上,用來辨認方向,在漢代時,他也被當做占蔔的器具,用來推測兄弟底盤上雕刻出八卦等圖案,根據勺的方向來分集。還被人們制作成配飾,随身攜帶用于辟邪,多為玉器和石器打造。

這幾款曆史悠久的玉器,形狀奇特有辟邪效果,可别認作是一種聖物

在漢代時十分盛行,小巧精緻的直男也被人們當做配飾來佩戴,多懸挂于腰間,還有人将其佩戴在孩童脖頸之間,以祈求平安。現存的玩品較多,多存放于博物館中,因其制作工藝較為簡單,現在市場上也存在很多的仿品。因為其工藝簡單且寓意獨特,是以也被很多人購買收藏,并且有着極高的收藏價值。

這幾款曆史悠久的玉器,形狀奇特有辟邪效果,可别認作是一種聖物

自古以來,都有一個說法:認為玉是有靈性的,可以去災避禍。是以佩戴玉器也是希望可以辟邪保安甯,希望疫情早點結束,回歸太平。

本文來自珠寶鑒定師媛媛的原創,圖檔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