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走過泥濘,2022蔚來起飛!?

關注并标星電動星球News

每天打卡閱讀

更深刻了解汽車産業變革

————————

出品:電動星球 News

作者:毓肥

今天早上,蔚來釋出了 2021 年度财報。

去年銷量同比增幅 109.1%,傳遞超 9 萬輛的蔚來,今天公布的年度财報資料自然進步斐然:年營收 361.364 億元、其中汽車業務營收達到了 331.697 億元,全年汽車業務毛利率則達到了 20.1%。

走過泥濘,2022蔚來起飛!?

另一方面,代表了「成長」、「對未來投資」的研發投入,2021 年也達到了新高的 45.919 億元,同比增長高達 84.6%。

怎麼定義蔚來的 2021?我們認為是「走過泥濘」。

這裡的泥濘,指的當然是造車路上蔚來踩過的坑、遇到的困難、遭受的非議。而之是以用「走過」,是因為蔚來 2021 已經用傳遞量證明,泥濘可以踏過去,同時希望 2021 年經曆的磨煉,可以在 2022 收獲成長。

年報的一個重要作用是繼往,另一個則是開來。我們更關注的資料,其實是蔚來對 2022 年的預期。

關于這一點,李斌形容 2021 是蔚來「重新積蓄力量」的一年,而 2022 則是「全面增長」的一年。

走過泥濘,2022蔚來起飛!?

甚至于,他表示蔚來将在 2023 年 Q4 實作報表「打平」,也就是虧損清零,然後在 2024 年實作總體盈利。

基于這個預期,「成長」也許形容得不太準确,起飛才是。

蔚來 2021 年度财報中隐藏了什麼資訊,李斌對蔚來的 2022 還有什麼預期?NT2.0 平台的量産大年,蔚來可以走過泥濘,成功起飛嗎?

正文馬上開始。

一、走過泥濘

2021 年,蔚來交了 91429 輛車。

NT1.0 平台三款 SUV 是集中在 35-60 萬元的中高端産品,而 9 萬輛的銷量,讓 866 成為了一線城市銷量靠前的存在——即使算上汽油 SUV。

李斌表示 2021 年,蔚來成為了上海地區 35 萬以上價位 SUV 銷量最高的品牌,市占率達到了驚人的 23%——算上汽油車。

走過泥濘,2022蔚來起飛!?

市場表現,也成為了我們判斷蔚來 2021 走出泥濘的依據之一。不可抗力因素影響較小的 2021 年四季度,蔚來交了 25034 輛車,已經達到了 10 萬輛每年的速率。

傳遞量背後,或者說推動蔚來走出泥濘的,是承諾,也可以說是蔚來自己的堅持。

截止到今天,蔚來一共建成換電站 871 座、快充站 714 座、目的地充電樁 3982 根。頂着很多壓力熬出來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僅是蔚來曾經承諾、在企業道義上必須做到的,還是最終轉化為使用者體驗、甚至是訂單的。

走過泥濘,2022蔚來起飛!?

這樣的堅持下,「電區房」的概念在 2021 年得到了進一步普及,更讓我們印象深刻的,是國慶期間不用排隊的換電站。

和基礎設施并列,屬于未來投資向的增長因素,還有研發。

2021 是 NT1.0 與 NT2.0 新老交替的一年,也是蔚來研發投入大幅加碼的一年。

46 億元的研發投入同比增長達到了 84.6%,而李斌還在财報會議中表示,2022 年的研發投入,會達到「超一倍」的增速,也就是超過 90 億元。

2021 年的 46 億研發如果算進「走出泥濘」的話,2022 年翻倍的力度,則決定着蔚來可以走多遠。

走過泥濘,2022蔚來起飛!?

另一個數字,是今年年底,蔚來研發人員預計将達到 9000 人,甚至超過 2019 年底蔚來員工總人數。

組織架構的穩定和增長,以及産品規劃完善帶來的數字型系能力,則是 2021 年蔚來不為人知的幾個進步之一。

規劃完善,指的是 866 三款老車型,正在籌備統一的智能硬體更新計劃。李斌表示今年适當的時侯,會公布已提車車主的後裝更新服務,以及對 866 銷售車型進行更新。

另一個展現規劃完善的點,在于同樣的 866,從 2017 年的創始版 ES8,到 2021 年的 EC6,依然可以通過 FOTA,獲得一緻的功能更新,比如沒有差别待遇的 OS 更新,甚至是輔助駕駛能力更新。

「對核心技術的研發投入,能夠增強我們技術和産品的持續競争力」,李斌這樣總結。

二、起飛

去年 12 月,我們在上海看到了蔚來的羅盤,或者說,蔚來的體系競争力。

走過泥濘,2022蔚來起飛!?

秦力洪的兩小時「MBA 公開課」讓我們對蔚來了解更多,但我覺得另一重含義是,蔚來已經想好了接下來的第二第三步,于是可以放心分享第一步。

或者換一種說法:蔚來的體系思考,已經成熟到可以開誠布公,可以用陽謀了。

用李斌的說法,2022,将成為蔚來全面加速的一年,具體展現在「傳遞三款全新車型,繼續圍繞長期競争力進行研發和基礎設施投入,建設更多産能,滿足快速增長的使用者需求,服務更多國家和地區的使用者」

本段内容,就圍繞李斌的這句話展開,聊聊 2022 年,蔚來想實作怎樣的「全面加速」。

1.新車

2021 年 4 月 29 日,NeoPark 合肥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産業園區正式開工。

走過泥濘,2022蔚來起飛!?

李斌表示新園區的廠房和裝置已經到位,正在按照規劃的 60JPH 産能推進。另一方面,江淮工廠則有望在今年年中率先達成 60JPH 的産能。

李斌舉例,如果是 60JPH 雙班 4000 小時(年)的話,産能可以達到 24 萬輛,加班多一點的話可以達到30 萬輛,預計今年 Q4,整體的産能會有「根本性的好轉」。

但由于 ET7 和 ES7 放在了江淮工廠,與 866 車型共線生産,是以産能爬坡速度會面臨「稍微複雜的局面」,李斌表示 ET7 将會在第三季度順利爬坡至正常産能。

至于 ET7 的訂單,他說「比媒體預測的還是要更多」——此前媒體預測的是大定 1.5 萬個。

走過泥濘,2022蔚來起飛!?

而 ET5 将會在新橋園區量産,和 ES7 一樣,傳遞時間預計在第三季度。

2.對标

ES7 将會是 NT2.0 平台的首款SUV 車型,定位于中大型五座 SUV,而它的對标競品則是細分市場中的老牌勁旅寶馬 X5,或者更精确點,國産寶馬 X5L。

李斌沒有透露定價消息,但他表示 40 萬以上的五座 SUV 市場需求近期有增長,總容量大概是二十多萬輛。

他對 ES7 的描述是「擁有我們最領先的三電技術、三智技術,具備高性能和豪華感,會吸引到對性能和品質需求更高的使用者」。也基于此,他認為ES7 對于蔚來是一個「增量」,不會對 866 造成沖擊。

走過泥濘,2022蔚來起飛!?

「866 3 月份的訂單還是達到了我們的預期,需求沒什麼問題」,李斌補充。

ES7 是一個縮影,蔚來直面燃油車的縮影。

其實月初試駕 ET7 的時候,蔚來已經很自信地讓我們同時體驗 BBA 的 5/6/E 車型——這四款車從定價到尺寸,都是直接厮殺的競品。

同樣地,ES7 将直面更高階的汽油選手,甚至可以說,今年蔚來每一款車型,都有完全可對标的汽油車。

3.成本、虧損與盈利

2021 全年,蔚來實作了 20.1% 的毛利率,4 季度則達到了 20.9%。

走過泥濘,2022蔚來起飛!?

李斌認為 75 度電池對成本的降低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銷量的增長,讓分攤下來的成本更低了。但他同時承認大宗商品的價格上漲,對成本依然有明顯的負面作用。

抛開外部因素,李斌表示蔚來去年「總體執行得不錯」,淨虧損主要來自長期研發投入,以及歐洲團隊和網絡搭建的先期成本。而今年他希望依然可以做到「毛利覆寫研發」,即使今年全球化車型适配會帶來新的研發投入。

至于更遠的時間,李斌的預期是到 2023 年 Q4,蔚來可以實作「打平」,也就是淨虧損清零,然後在 2024 年實作總體的盈利。

4.供應鍊

到了 2022,供應鍊的波動依然不可預測,且劇烈。

針對锂等原材料的漲價問題,是這次财報會議的另一個熱點。李斌的表态也非常耐人尋味:

「我們呼籲上遊廠商,從長期利益出發,不要做投機性的漲價,人為制造價格上漲對整個行業不是一件好事。」

除了原材料,晶片依然是懸在車企頭上的一柄劍。

走過泥濘,2022蔚來起飛!?

但實際上,困擾蔚來,或者說車企的并非骁龍 8155、英偉達 Orin 這樣的高端晶片,而是 TI、英飛淩等生産的,「平時很便宜的晶片」。問題是這些便宜的晶片隻要缺了,也造不出車。

李斌表示蔚來的解決方案是用一些替代料,比如直銷沒貨了,會去現貨市場采購一些。

5.國際市場、國内基建和新品牌

今年,蔚來将進入德國、荷蘭、瑞典和丹麥市場,目前已經進入團隊組建的準備工作階段。至于挪威市場,ES8 已經位居挪威 6/7 座乘用車銷量前兩位。

走過泥濘,2022蔚來起飛!?

另一個更重磅的消息,是蔚來子品牌,官方稱為「面向大衆市場的新品牌」,已經搭建了核心團隊,并明确了戰略方向和發展計劃。首批産品已經進入了「關鍵的研發階段」。

定價、換電相容,以及銷售網絡共用,成為這一次官方爆料留給我們的種種懸念。

同時,蔚來也公布了本年度的充換電網絡計劃。包括累計将建成 1300 座換電站、6000 根超充樁,以及超過 10000 根目的地充電樁。

三、初心

蔚來造車的初心是什麼?李斌的答案很短:使用者利益。

為什麼要在年度财報裡談初心?因為年度财報正好是一個機會,讓大家在新舊交替的時候,看看以往蔚來說過的事情有沒有做到。

進入2022,由于全球動蕩,電動汽車原材料價格飛漲,很多車企已經頂不住成本壓力紛紛漲價。但截止至發稿,我們能看到蔚來還在扛——全系官方指導價沒有變化。

李斌在财報會議中這樣說:「我們還有一些時間去看電池等原材料價格的變化,當下還沒有漲價的想法」。

走過泥濘,2022蔚來起飛!?

再扛一會,是符合使用者利益的,也能解答「為什麼蔚來不降價」。

即使到了銷量破 9 萬的 2021,「扛」依然是蔚來造車的階段總結。比如堅持研發,比如堅定鋪換電站,這些都要「扛」。因為有很多人認為那是錯的,或者說可以少做點,走捷徑。

走捷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内成功,這一點已經被證明了。但走捷徑對不起初心,或者說,對不起蔚來的初心。

2016 年 11 月 21 日,倫敦釋出會上,李斌說蔚來是個全球品牌。

這是蔚來的另一個初心。

全球品牌意味着需要中國之外的銷售、研發、售後團隊,需要做适配、組團隊,而不是像大白菜一樣拉上船就行——實作這個初心同樣需要「扛」。

是以我們認為蔚來需要的是「走出泥濘」,而不是「走上捷徑」。

2022 年,蔚來可以走出來,飛上天嗎?

(完)

星球文章推薦

走過泥濘,2022蔚來起飛!?

「添加電動星球小助手 加入星球社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