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學到深夜12點,還是被吊打:有些孩子,連為什麼輸都不知道

繪本閱讀對孩子有那些好處?

從小就開始閱讀繪本的兒童,各方面能力都比較強

繪本閱讀是很多東、西方父母經常選來陪伴孩子成長的一個工具,但是很少有人能意識到“讀故事”或者說是“繪本閱讀”能為孩子帶來多大的好處。

當然,繪本不能立竿見影地實作我們對孩子的所有期望,但繪本中高品質的圖與文,對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觀察能力、溝通能力、審美能力、想象力、創造力,還有情感發育等,都有着潛移默化的影響。

這種影響,是難以估量的。

下面,不妨跟着小童君一起來看看。

1、幫助孩子認知發展

認知,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用大腦對外界進行加工、認識的過程。

聽、看、記憶、說、寫都是認知過程,是以,資訊的輸入、輸出和存儲是認知的主要研究對象。

閱讀繪本,則可以幫助小孩發展自己的認知能力。

對于剛看到世界的兒童來說,一切都是陌生的。

他們對世界的認知,是有一個“符号階梯”的,這個符号階梯是:真實的物體-玩具-圖檔-詞彙,在這個階梯上,能指和所指之間的關系逐漸變得抽象和任意化。

比如說一個蘿蔔,它是一個真實的物體,但是孩子沒見過,于是家長買了一個蘿蔔玩具,告訴孩子這是蘿蔔,而後老師在課堂上拿出一張圖檔,告訴學生們這張圖檔裡的就是蘿蔔,對應的詞彙應該這樣寫“蘿蔔”。

是以,存在着的真實物體可以被玩具所代表,也可以被圖檔所代表,最後兒童發現有一個單詞可以代表這個東西。也就是所謂的符号階梯。

兒童對這一系列符号的認知裡,對語言作為符号的認知是最晚的,但是圖檔作為符号認知較早,這個可以了解,因為圖檔和真實的物體長得很像。

是以,圖檔可以幫助兒童建立對“符号”概念的認知。

于是,讀繪本的小孩,在圖檔的幫助下,比不讀繪本的小孩有了更多的概念認知,對真實的世界裡的符号有了更多的體會。

用發展心理學家維果茨基的話說,複雜的語言概念被圖檔這一符号降階了,也就是說難的概念被“簡單化”了。

學到深夜12點,還是被吊打:有些孩子,連為什麼輸都不知道

且兒童心理學的研究也認為,孩子認知圖形的能力從很小就開始慢慢養成。

雖然那時的孩子不識字,但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讀圖能力,如果這時家長能有意識地和孩子們一起閱讀繪本,營造溫馨的環境,給他們讀文字,和他們一起看圖講故事,那孩子們從剛開始接觸到的就是高水準的圖與文,他們将在聽故事中品味繪畫之美,将在欣賞圖畫中認識文字、了解文學,比起那些一閃而過、隻帶來一時快感的快餐文化,欣賞繪本無疑是一種讓眼睛享受、讓心靈愉悅、讓精神提升的美妙體驗。

2、培養孩子語言表達和創造能力

很多家長都會發現,讀書多的孩子突然一天就會把書中的某句話原封不動地搬出來使用,讓人大呼驚奇。

其實這就是潛移默化的作用,天天聽家長讀書的孩子會将詞句儲存在自己的大腦中,即使他并不了解其中的含義,等到某一天他在遇到這個詞句他就會有印象,遇到合适的情景他就會用上,語言表達能力自然會比較強。

這一點,已經有學者的實證研究表明:

有規律地展開親子繪本閱讀的小孩比不展開繪本閱讀的小孩在語言表達性和接受性方面的能力均強。

繪本文本的重複性、節奏感、押韻感對兒童早期的語音意識和時态意識的建立有好處,韻律的重複性也為兒童對語言輸入的加工提供便利,會令孩子對句子結構有長時記憶。

繪本的圖畫功能很強大,孩子通過視圖也能夠體會到故事的内容,能夠大大增強孩子的領悟力。

學到深夜12點,還是被吊打:有些孩子,連為什麼輸都不知道

一般而言,優質的繪本都會配以簡單、押韻的文字,詩歌般的文字不僅能激發孩子的想象力,還能幫助孩子學習語言,促進語言的發展。

是以,在閱讀繪本的時候要給孩子盡量多的方向去突破故事本身,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

3、發展早期閱讀能力,改善閱讀障礙

華師大周兢老師的0-3歲兒童早期閱讀能力發展項目有一個結論:

從出生開始就進行繪本閱讀的小孩兒閱讀能力會得到長足發展,并會為小孩入學後甚至到高中、大學的學習能力帶來非常有益的幫助。

從小就開始閱讀繪本的兒童,學習能力一般都會比不常閱讀的兒童強。

這一點,在孩子的學習生活中也可以看到。

閱讀能力和學習能力息息相關,能迅速抓取文字中的有效資訊進行加工、總結和比對,無疑對學習能力大有幫助。

此外,繪本閱讀對改善閱讀障礙也有非常大的幫助。

學到深夜12點,還是被吊打:有些孩子,連為什麼輸都不知道

閱讀障礙也被稱為失讀症、讀寫障礙、難語症、誦讀障礙等等。

這是一種學習困難的表現,主要的表征是具有常人的智商,但是對于閱讀和寫作有着極大障礙,包括難以念出一些字詞,說話發音不清、無法拼出單字,不能專注于閱讀。這不是智商上的差距,而是心理上的問題。

事實上,很多具有閱讀障礙症的患者其實智商奇高,比如達芬奇、愛因斯坦、愛迪生、肯尼迪在兒童時代都被認為“笨孩子”,最後卻發現他們都屬于閱讀障礙症。

研究者也發現,閱讀障礙會影響其語言表達能力,MIT的專家就發現閱讀障礙者的聲音識别存在問題。而閱讀障礙在漢語兒童中的發生率約為4.5%-8.0%。

閱讀障礙目前還沒有确實可行的救治方法,但繪本閱讀可以提升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無疑對改善閱讀障礙有非常大的益處。

4、增加生活體驗

常言道“書中自有黃金屋”,對于小孩的繪本閱讀來說,也不例外。

對于很多孩子來說,繪本可以給他們打開另一種生活體驗的大門。

很多繪本描述的故事和經曆,孩子們在自己的生活中無法體驗,但在繪本中可以。

越來越多的小孩開始生活在城市,他們生活在鋼筋水泥間,走在瀝青馬路上,他們可能都沒機會去過真正的森林、田野、農場、草原,沒接觸過形形色色的動物、光怪陸離的場景,沒經曆過充滿童趣的曆險……

繪本閱讀無疑是一種增加體驗的方式,對想象力的提升也有好處。

學到深夜12點,還是被吊打:有些孩子,連為什麼輸都不知道

在與大人共讀繪本時,孩子不僅在聽一則他人的故事,他們會與故事中的角色合二為一,親曆其境地體驗這段故事。

在繪本世界裡,他可以跟着大膽的勇士去穿梭時空,上天入地去冒險;也可以跟随女巫,在魔法世界裡看到許多瑰麗奇幻的絕美景象;還可以看到跟自己相像的一個普通小孩,如何赢得别人的喜愛和認可,沉浸式地體會繪本主角的人生。

每一次聆聽繪本,對小孩而言都是一次新的感受新的經曆。

5、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

美就蘊藏在我們的生活中,遠處袅袅升起的炊煙、春天搖曳身姿的垂柳、朦胧煙雨裡青翠欲滴的草地、枝頭盎然綻放的花朵、泛着柔光的瓷器……美無處不在。

很多時候,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學到深夜12點,還是被吊打:有些孩子,連為什麼輸都不知道

繪本以圖畫為主,通常會有豐富的圖畫,結合了美術中的線條、色彩、空間、構圖等,再加以各種協調又鮮明的色彩調制而成,這些美麗有趣的圖畫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去了解文字和故事,還能大大提升孩子對美的感受能力。

比較著名的繪本插畫大多出自于名家之手,配合不同的故事從多個角度展示出藝術家的思想和風格,孩子經常看這些大家名作,也能從中感受到繪畫美,還能感受到濃濃的意蘊美,當孩子開啟了審美之旅,他就會覺得生活處處充滿了美,就會不自覺地熱愛生活。

雖然孩子不會表達,但是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會啟迪孩子以後的人生。

試想你不想讓你的孩子生活在這樣美好的感覺裡面嗎?如果希望的話,就請讓孩子多看看知名大師的繪本吧,好好體會其中的精華。

6、繪本推薦

說到繪本閱讀的好處,還有很多,比如開闊孩子的眼界、改善親子關系等等,讓孩子早一些閱讀優秀的繪本,就能夠讓他早一些有所領悟。

今天小童君給大家推薦3本繪本,這些繪本集藝術性、趣味性和知識性于一體,讓孩子能夠輕松愉快地獲得對美和愛的感受力。

01、《一棵知道很多故事的樹》

學到深夜12點,還是被吊打:有些孩子,連為什麼輸都不知道

推薦理由: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植物學家和小女孩偶然相遇,逐漸成為朋友的動人故事。植物學家以大樹般的寬容與慈愛包容着女孩,小女孩也在這段忘年交的友情中,慢慢敞開心扉,收獲着來自人與樹的信任與關愛。

作者用溫潤清新的色調,描繪了一段在巴黎植物園偶遇的唯美故事。

02、《小狐狸買手套》

學到深夜12點,還是被吊打:有些孩子,連為什麼輸都不知道

《小狐狸買手套》是日本童話作家新美南吉創作的打動人心的故事,在日本家喻戶曉,并被選入國小國文課本。

這篇童話曾先後由多位不同的插畫家配圖,出版成繪本,但唯有黑井健繪圖的版本,牢牢把握住了狐狸母子間的溫情、小狐狸的天真可愛和雪國夢幻般的美麗場景。

03、《父與子》(意童童書館購買)

學到深夜12點,還是被吊打:有些孩子,連為什麼輸都不知道

《父與子》全集是德國幽默大師埃·奧·蔔勞恩的不朽傑作,它譽滿天下、風靡全球。

作品塑造了善良、正直、寬容的藝術形象,處處充滿着智慧之光,時時流露着純真的父子之情,深深打動了無數讀者的心。作品中生動幽默的小故事均取材于蔔勞恩日常生活中的真實體驗,一幅幅小而精湛的畫面跳躍着智慧的光芒,簡單的線條裡流淌出純真的父子之情與融融天倫之樂,震撼人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