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于盛唐之美,你感興趣的話題,都在這本書裡了!

杜甫回憶自己小時候看過的一次劍舞:“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那是蓬勃大氣、笑傲江湖的大唐。

詩人餘光中說起千年前的同行李白:“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那是才華橫溢、汪洋恣肆的大唐。

作為中國曆史上最為強盛的時期之一,大唐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多的物質财富,也形成了最為燦爛、輝煌的精神氣象。日前,作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唐代審美意識研究”的最終成果,《大唐氣象——唐代審美意識研究》一書由江蘇人民出版社推出。

這也是國内首部以唐代審美意識為研究對象的學術專著,由著名美學家、武漢大學教授陳望衡、範明華率團隊創作。全書通過對唐代詩文、書畫、樂舞、雕塑、建築、宗教等的賞鑒,展現唐人審美情趣的不同方面;并透過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審美變化,還原大唐的盛衰之路。

關于盛唐之美,你感興趣的話題,都在這本書裡了!

“盛唐氣象”之說,始自宋代詩論家嚴羽。他在綜述詩歌發展演變及創作風格時說:“盛唐諸公之詩……既筆力雄壯,又氣象雄渾。”

沿着嚴羽的論述,後人對“盛唐氣象”一說多有争持。20世紀50年代,林庚發表《盛唐氣象》一文,指出盛唐氣象是“一種蓬勃的思想感情所形成的時代性格”,其本質是“蓬勃的朝氣,青春的旋律”。“盛唐氣象”遂成為描述唐代詩歌最重要的理論範疇之一。

随着學術視野的拓寬,學界對“盛唐氣象”的認識逐漸深入,認為這是一個複合概念——衆多風格糅合着意象、意境、性情,滿園芬芳般地集中和統一于時代風貌中,甚至表現為敏銳的洞察力、高尚的社會責任感等。

關于盛唐之美,你感興趣的話題,都在這本書裡了!

▲《大唐氣象》插圖之 張萱《搗練圖》宋摹本

在從事美學本體論、中國美學史、環境美學研究多年的陳望衡教授看來,“唐帝國的欣欣向榮、文明昌盛,在它的文學藝術中得到了最為鮮明、最為生動和最具身心沖擊力的形象展現”。是以,《大唐氣象》從唐詩說起,但不就詩言詩,而是構築了大唐文化與其朝代建制、社會語境等一切物質和非物質基礎相比對、相适應的整體“景觀”,呈現出一個時代整體的精神面貌:繁華、富裕、強大、開放、虎虎有生氣。

作者團隊也特别提及,唐代在中華民族審美意識發展史上的地位,遠不隻是展現為它集中華民族審美意識之大成,還在于它是中華民族審美意識實作嬗變的關鍵時期。

這裡的“嬗變”,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恬淡”審美觀念的興起。唐代的審美,從總體上看是崇尚絢麗,這當然與唐代的經濟繁榮、文化發達和實施對外開放國策有很大的關系。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整個社會推崇絢麗之時,一種與之相對的“恬淡”審美也在悄然興起。恬淡作為一種審美觀念并不始于唐,但卻是在唐代,逐漸成為一種有相當社會影響力的審美導向;在唐代之後,則成為一種堪與絢麗相媲美的審美風格。

其二,就是從“傳神”論向“境”論升華。從唐代開始,王昌齡、劉禹錫、司空圖等人都有對“境”“蘊”“味”的論述;“境”論在宋、元、明、清均有所發展,到近代,王國維将其歸結為“意境”論和“境界”論,使之成為中國古典美學理論的最高形态。

關于盛唐之美,你感興趣的話題,都在這本書裡了!

▲《大唐氣象》内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