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别怕,你有六個“媽媽”!

“7斤9兩,母子平安……”

3月20日15時51分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手術室裡

穿戴着三級防護

和正壓頭套的醫護人員們

松了一口氣

這裡剛剛經曆一場特殊而緊急的手術

這是江西省首次成功

為奧密克戎變異株BA.2感染者

開展剖腹産手術

▲視訊制作:焦亮輝

孩子最近怎麼樣了?

為保障新生兒健康,

醫院又做了哪些“特殊”照護?

帶着這些問題

3月23日

記者來到了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視訊制作:龍楚良

緊急 感染孕産婦等待救治

時間撥回至産前,今年31歲的李曉(化名),已懷孕40周,家在高新區的她,疑似感染了奧密克戎毒株(3月21日下午确診為無症狀感染者),因胎膜早破需要送往醫院緊急救治。

接到消息後,醫院立刻啟動應急預案,第一時間開通“綠色通道”,為産婦“保駕護航”。14時1分,李曉通過120救護車閉環轉運至江西省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醫學中心——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象湖院區感染大樓。

“入院以後,我們立即對她進行了檢查和問診,發現寶寶體型較大,隻能進行剖腹産手術。”危重症孕産婦中心主任萬俊輝介紹說,在對情況進行判斷後,早已在隔離區等待的醫護人員立即将産婦送至負壓手術間,進行手術。

孩子别怕,你有六個“媽媽”!

▲攝影丨楊珍

毅然 多層防護醫護人員有條不紊

病毒傳染性強,手術感染風險增大。醫護人員如何在防護完備,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時,順利完成手術,所有人的心裡都劃出一個問号。

産科、兒科、麻醉手術部、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手術室裡,各科醫護人員通力合作,有條不紊地進行手術。裡三層外三層的防護措施、護目鏡裡不斷的水霧,都為這場手術增添了不小的難度,卻未讓醫護人員遲疑半刻。“我們作為醫護人員沒有時間去猶豫。”萬俊輝說。

揪心 手術室裡上演生死時速

孩子出生後,沒有傳來洪亮的哭聲。醫務人員迅速判斷出,新生兒出現窒息情況。在精準判斷和迅速施救下,僅1分鐘,孩子發出了第一聲啼哭,轉危為安,醫護人員懸着的心終于放下。

7斤9兩,經曆了重重困難,好在母子平安。

“奧密克戎毒株是否會通過垂直途徑傳給孩子,這是我們非常關注的。寶寶一出生,我們就為他做了口咽拭子,核酸初篩陰性。”江西省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醫學中心首席專家、感控處處長向天新表示。

孩子别怕,你有六個“媽媽”!

疫情無情,防疫暖心。疫情防控期間,一個新生命的平安降生,是每個防疫從業人員用愛守護這座城和人的真實寫照。

為了避免感染

嬰兒和媽媽

被安置到了不同的隔離病房

五位護士成了嬰兒的“臨時媽媽”

她們中有護理經驗豐富的老護士

年輕的“90後”護士

還有曾經參與援鄂的護士

為了更好地照顧嬰兒

她們制定了陪護值班表

針對嬰兒的各種情況

進行嚴密交班

每項流程、每個動作、每次檢查

她們都小心翼翼、慎之又慎

并細心記錄下

嬰兒點點滴滴的變化與成長

五位“臨時媽媽”

還給寶貝寫了一封信

信中滿是對寶貝的關心與喜愛

(向上滑動啟閱)

親愛的寶貝:

你好!很少有人像你這樣,剛來到這個世界,就和時間賽跑與危險作鬥争,你的平安降臨牽動着很多關心愛護你的人的心。你是一名小勇士!

3月20日14時2分,伴随着一陣緊急的救護車鳴笛聲,你的媽媽被送達一附院,這時她已經被确診為奧密克戎亞變體BA.2毒株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且胎膜早破,出現不規則宮縮,情況十分危急。一附院開通“綠色通道”,調派婦産科、兒科、麻醉科聯合會診,為你的順利出生“保駕護航”。

隔離病毒,隔離不了愛!在負壓手術室内,所有參與手術的醫護人員克服重重困難,在25分鐘左右将你順利接生,但你卻出現了輕度窒息,經過1分鐘心肺複蘇急救,才發出了第一聲響亮的啼哭,讓在場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

剛出生的你,緊緊地握着小拳頭,仿佛在與病毒作鬥争。“核酸初篩陰性!”寶貝,你與病毒的第一場戰鬥赢了!

為了避免感染,你和媽媽分别被安置到了不同的隔離病房,我們五個成了你的“臨時媽媽”。為了更好地照顧你,我們制定了陪護值班表,針對特殊情況、喂養情況、精神狀态、未完善的檢查以及生命體征等進行嚴密交班,每一項流程、每一個動作、每一次檢查都小心翼翼、慎之又慎,記錄你點點滴滴的變化與成長。

夜間,房間很安靜,偶爾傳來你的幾聲哭鬧聲。檢查尿不濕、人工喂養、撫摸輕拍……在我們進行這些操作時,你時不時吸吮着小手。有時給你喂奶,還會用小手直接扶住奶瓶,小臉紅彤彤,真是暖化了“媽媽們”的心。

接下來,“媽媽們”會努力照顧好你,陪伴你走過人生旅途上“特殊”的一段時光。希望你能夠健康成長,與所有同齡人一樣享受生命的美好。

隔離病房,寫滿了對你的熱愛,也充滿了對每一個生命的熱愛!

愛你的“臨時媽媽”

2022.3.22

孩子

希望你能夠健康成長

與所有同齡人一樣享受生命的美好!

“臨時媽媽”,謝謝你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