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超50萬人研究:常吃辣,能“抵抗”口咽惡性良性腫瘤

辣椒傳入大陸的曆史不到500年,卻擊敗了花椒等古人用了千年的辣料,以絕對優勢征服國人味蕾,成為美食界不可或缺的一種風味。

嗜辣刺激快感的同時,也會産生咽喉腫痛的副作用。然而一項涉51萬國人的新研究發現,經常吃辣或能降低口咽惡性良性腫瘤風險。

《生命時報》(微信内搜尋“LT0385”即可關注)采訪專家,解讀常吃辣為什麼能幫助“抵抗”口咽惡性良性腫瘤,并教你一套科學方法「适度」吃辣。

受訪專家

重慶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頭頸惡性良性腫瘤中心主任 吳劍

重慶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頭頸惡性良性腫瘤中心副主任醫師 黃闖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營養科臨床營養師 王曦

常吃辣,口咽惡性惡性良性腫瘤風險降低

近日,一項納入約51萬中國居民、平均随訪10.8年的最新研究表明,吃辣或與唇、口腔及咽部的惡性惡性良性腫瘤風險降低有關。

該研究由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中國醫學科學院、牛津大學的研究團隊聯合完成,研究發表于《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超50萬人研究:常吃辣,能“抵抗”口咽惡性良性腫瘤

研究顯示,與從不或偶爾吃辣的人相比,每天吃辣的人罹患唇、口腔及咽部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的風險降低31%。

其中,偏好中等辣度的人,上述惡性良性腫瘤的風險最低,相比于從不或偶爾攝入辣食的人群可降低33%的風險。

通過進一步分析,該研究還得出兩項結論:

18歲及以後開始吃辣者,唇、口腔及咽部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的風險降低30%。

鮮辣椒、幹辣椒、辣椒油、辣椒醬等辣食,都有較強保護作用,可降低約25%~29%的風險。

為什麼吃辣能“抵抗”口咽惡性良性腫瘤?

口咽部惡性惡性良性腫瘤是指發生于軟腭、扁桃體、舌根及口咽後壁等部位的惡性良性腫瘤。

超50萬人研究:常吃辣,能“抵抗”口咽惡性良性腫瘤

根據上述研究顯示,吃辣之是以能預防口咽癌,可能是辣椒素會激活多種蛋白質,誘導癌細胞凋亡,通過抑制細胞周期調節因子來阻止癌細胞的生長和分裂,阻止癌症惡化。

研究者提示,中等辣度的辣食加上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有助于預防唇、口腔及咽部惡性惡性良性腫瘤。

截至目前,尚未有直接研究證明吃辣就一定能降低癌症風險。臨床證據顯示,煙草、槟榔果、乙醇和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是口咽癌的主要危險因素。

是以,日常預防口咽部惡性惡性良性腫瘤,還應做到以下幾點:

戒煙戒酒,煙酒是明确的一類緻癌物,可誘發肺癌、肝癌、食管癌等多種癌症。

保持口腔清潔,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飲食健康,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少吃過燙、過辣、重油的食物。

不嚼槟榔,日前槟榔被納入了一類緻癌物,可直接導緻口咽部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的高發。

科學吃辣,學4個技巧

雖然既往研究均顯示,吃辣對人體有一定益處,但吃辣要有度。體質、年齡、承受力都可能影響效果,貿然頻繁吃辣會适得其反。

從品種識别辣度

國内比較辣的品種有朝天椒、小米辣、涮涮辣、二荊條等。家裡常用的烹饪食材——青尖辣椒,長相細長、窄小、皮薄,顔色相對深的更辣。

對于同一品種的辣椒來說,越成熟,辣椒素含量越高。

對于同一個辣椒來說,“白膜”覆寫的地方辣椒素含量最多,口感最辣,其次是辣椒果實的下半部分,再次是果柄端,種子含量最低。

急火快炒防營養流失

炒時可搭配雞蛋、瘦肉等,不僅有助實作食物多樣,而且營養互補。

少吃腌辣椒

這類辣椒包括剁辣椒、泡椒等,長時間腌制會導緻營養素流失,并且其含鹽量高盡量少吃,高血壓患者更要注意。

辣椒醬、辣椒油等辣椒制品中也含有大量油鹽,可替代部分食鹽調味。

冰牛奶有助解辣

辣椒素難溶于水,易溶于酒精等有機溶劑。要想解辣,冰水比常溫的水效果要好一些,更能對抗局部灼熱感。冰牛奶效果更勝一籌,其中的酪蛋白能将辣椒素包裹起來帶走。

每天該吃多少辣椒,目前沒有明确的推薦量,大家可以根據自身體品質力而行,但3類人吃辣要格外留心:

吃辣後身體反應過于強烈:比如嘴唇或舌頭腫脹、顔色變紅、略微疼痛,或全身大汗淋漓,這些反應說明自己對辣椒的耐受力有限,應該少吃。

有胃腸道疾病:辣椒素進入胃腸道,其中分布的受體會被激活,刺激胃腸道不規律蠕動,引起腹瀉、腹痛等症狀。

嗓子不舒服:如果得了急性咽喉炎、會厭炎、扁桃體炎、口腔潰瘍等疾病,最好不要吃辣。因為辣椒會刺激這些部位的黏膜,加重疼痛。▲

本期編輯:張宇

等等,右下角點個在看再走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