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超50万人研究:常吃辣,能“抵抗”口咽肿瘤

辣椒传入大陆的历史不到500年,却击败了花椒等古人用了千年的辣料,以绝对优势征服国人味蕾,成为美食界不可或缺的一种风味。

嗜辣刺激快感的同时,也会产生咽喉肿痛的副作用。然而一项涉51万国人的新研究发现,经常吃辣或能降低口咽肿瘤风险。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采访专家,解读常吃辣为什么能帮助“抵抗”口咽肿瘤,并教你一套科学方法「适度」吃辣。

受访专家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肿瘤中心主任 吴剑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肿瘤中心副主任医师 黄闯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营养科临床营养师 王曦

常吃辣,口咽恶性肿瘤风险降低

近日,一项纳入约51万中国居民、平均随访10.8年的最新研究表明,吃辣或与唇、口腔及咽部的恶性肿瘤风险降低有关。

该研究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牛津大学的研究团队联合完成,研究发表于《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超50万人研究:常吃辣,能“抵抗”口咽肿瘤

研究显示,与从不或偶尔吃辣的人相比,每天吃辣的人罹患唇、口腔及咽部恶性肿瘤的风险降低31%。

其中,偏好中等辣度的人,上述肿瘤的风险最低,相比于从不或偶尔摄入辣食的人群可降低33%的风险。

通过进一步分析,该研究还得出两项结论:

18岁及以后开始吃辣者,唇、口腔及咽部恶性肿瘤的风险降低30%。

鲜辣椒、干辣椒、辣椒油、辣椒酱等辣食,都有较强保护作用,可降低约25%~29%的风险。

为什么吃辣能“抵抗”口咽肿瘤?

口咽部恶性肿瘤是指发生于软腭、扁桃体、舌根及口咽后壁等部位的肿瘤。

超50万人研究:常吃辣,能“抵抗”口咽肿瘤

根据上述研究显示,吃辣之所以能预防口咽癌,可能是辣椒素会激活多种蛋白质,诱导癌细胞凋亡,通过抑制细胞周期调节因子来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阻止癌症恶化。

研究者提示,中等辣度的辣食加上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有助于预防唇、口腔及咽部恶性肿瘤。

截至目前,尚未有直接研究证明吃辣就一定能降低癌症风险。临床证据显示,烟草、槟榔果、乙醇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口咽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因此,日常预防口咽部恶性肿瘤,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戒烟戒酒,烟酒是明确的一类致癌物,可诱发肺癌、肝癌、食管癌等多种癌症。

保持口腔清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饮食健康,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过烫、过辣、重油的食物。

不嚼槟榔,日前槟榔被纳入了一类致癌物,可直接导致口咽部恶性肿瘤的高发。

科学吃辣,学4个技巧

虽然既往研究均显示,吃辣对人体有一定益处,但吃辣要有度。体质、年龄、承受力都可能影响效果,贸然频繁吃辣会适得其反。

从品种识别辣度

国内比较辣的品种有朝天椒、小米辣、涮涮辣、二荆条等。家里常用的烹饪食材——青尖辣椒,长相细长、窄小、皮薄,颜色相对深的更辣。

对于同一品种的辣椒来说,越成熟,辣椒素含量越高。

对于同一个辣椒来说,“白膜”覆盖的地方辣椒素含量最多,口感最辣,其次是辣椒果实的下半部分,再次是果柄端,种子含量最低。

急火快炒防营养流失

炒时可搭配鸡蛋、瘦肉等,不仅有助实现食物多样,而且营养互补。

少吃腌辣椒

这类辣椒包括剁辣椒、泡椒等,长时间腌制会导致营养素流失,并且其含盐量高尽量少吃,高血压患者更要注意。

辣椒酱、辣椒油等辣椒制品中也含有大量油盐,可替代部分食盐调味。

冰牛奶有助解辣

辣椒素难溶于水,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要想解辣,冰水比常温的水效果要好一些,更能对抗局部灼热感。冰牛奶效果更胜一筹,其中的酪蛋白能将辣椒素包裹起来带走。

每天该吃多少辣椒,目前没有明确的推荐量,大家可以根据自身体质量力而行,但3类人吃辣要格外留心:

吃辣后身体反应过于强烈:比如嘴唇或舌头肿胀、颜色变红、略微疼痛,或全身大汗淋漓,这些反应说明自己对辣椒的耐受力有限,应该少吃。

有胃肠道疾病:辣椒素进入胃肠道,其中分布的受体会被激活,刺激胃肠道不规律蠕动,引起腹泻、腹痛等症状。

嗓子不舒服:如果得了急性咽喉炎、会厌炎、扁桃体炎、口腔溃疡等疾病,最好不要吃辣。因为辣椒会刺激这些部位的黏膜,加重疼痛。▲

本期编辑:张宇

等等,右下角点个在看再走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