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今日科普丨疫情面前怎樣緩解心理壓力?

今日科普丨疫情面前怎樣緩解心理壓力?

目前

我省疫情防控

已經進入了最為關鍵的時期

小夥伴們都開始宅家生活

甚至被隔離

很多人感受到了焦慮等負面情緒

疫情面前怎樣緩解心理壓力?

問:其實大多數老百姓,也或多或少存在焦慮、緊張等情緒,對此有什麼好的辦法?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近兩年以來,公衆已經普遍提高了自己的防護意識,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大部分公衆也較好地應對了疫情對自身心理的影響。然而本輪疫情的發作,又使省内不少公衆産生了焦慮的情緒,應該說适度的焦慮是正常的,它能夠提高公衆對疫情的警覺性,幫助公衆客觀地認識疫情,自覺自己的行為,讓自身在個人防護中做得更加全面、更加細緻。但如果過度緊張、過度焦慮、過度恐懼,最終會影響到個體的飲食、睡眠和日常生活,這時就會影響他的心理健康,進而降低身體自身免疫力,增加包括新冠在内的各類傳染病的易感性。

如何保持廣大公衆自身的心理健康?首先,必須要從官方或者權威的資訊管道來擷取疫情以及相關的資訊,要有一個積極的心态去應對疫情,消除對疫情的恐懼和焦慮心理,改變認知,樹立起戰勝疫情的必勝信心。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嘗試保持自身心理健康:

1

無論是在家還是外出,最要緊的是要做好個人防護,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少外出,保持家庭清潔,室内勤通風;

2

要保持三餐規律,飲食均衡,確定食物是充分煮熟的,確定食物的多樣性,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多飲水,避免由于居家延長而飲食過度,吃得過多;

3

要增強自信心,保持樂觀的心情,進行自己喜歡的活動,轉移自己的注意力,适當增加運動量,每天保持30分鐘以上的運動,可以聽聽輕松的音樂,規律作息,保證睡眠時間,減少熬夜。也可以向他人傾訴,自己寫寫日記,記記心情的變化以調整自己的情緒;

4

要避免不健康的應對方式,避免過度飲酒、吸煙及非醫囑使用藥物,避免反複地抱怨、自責;

5

可以撥打心理援助熱線,或者當地公開的其他心理熱線,尋求心理疏導。必要時也可尋求精神衛生專業人員的幫助;

6

提高自身識别可疑症狀的能力,要定期測體溫,關注有沒有發燒、咳嗽、疲勞等症狀,做到自身症狀能夠早發現、早報告。

今日科普丨疫情面前怎樣緩解心理壓力?

問:有不少人處于隔離狀态,有什麼方法可以緩解他們的精神壓力?

每個人面對疫情都會壓力,但對被封閉隔離的個體有更多的壓力,也會産生更多的影響,更需要精神衛生的支援與幫助。壓力可對個體産生多方面的影響:

軀體上壓力可導緻失眠、過分警覺、頭痛、軀體不适、活力下降、食欲改變等;認知上壓力可導緻失去信心、記憶和注意力下降、插入性的思維或記憶、下決心困難、自信心下降等;情感上壓力可導緻恐懼、焦慮、無助狀态、無望狀态、罪惡感、自責感、憤怒、愉快感消失等;社會屬性上壓力可導緻退縮、回避、激惹和人際關系沖突,甚至出現使用酒精、煙草和藥物等行為應對壓力。

一方面,隔離群衆會更加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态,不停地關注不同媒體上有關疫情的各類資訊,反複測量自己的體溫,過度關注自己的身體細小變化,不敢觸摸任何物品,盲目反複消毒,反複回憶自己的接觸史,擔心自己漏掉重要的接觸史,害怕接到電話,擔心自己被确診,反複想象自己一旦被确診後的種種情形,反複擔心由于與自己接觸影響家人和朋友,擔心親人和朋友被封閉隔離,有自責感,對由于封閉隔離而離開親人朋友或導緻不能進行日常活動感到孤獨和挫折。

另一方面,對由于他人疏忽導緻自己被封閉隔離感到氣憤,可出現躲避、不安等,可能會出現失眠、食欲不振或進食過多、情緒低落、易怒、攻擊行為,可能會存在使用酒精和藥物緩解壓力和焦慮的想法或行為。那麼如何降低封閉隔離人員的精神壓力,讓他們保持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态?

除了前面六條以外,還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要鼓勵面對現實,以平和的心态配合政府及相關部門做好封閉隔離等各項措施;

要降低自責的心理,降低恥辱感,我們的共同敵人是病毒,而不是你也不是與你有接觸的他或他們,要有這樣一個認知;

使用微信、電話等手段讓他們保持和家人、外界的線上聯系和交流;

可以撥打心理援助熱線,或當地公開的其他心理熱線尋求心理疏導,進行網上咨詢。出現明顯的恐懼、焦慮、失眠、自責的,可以聯系精神科醫生提供幫助,如進行心理危機幹預或者進行相應的醫學治療;

在解除封閉隔離後要提供持續的精神衛生支援與服務。

大多數受突發公共事件影響而存在精神衛生問題的個體最終都不會發展成精神疾病或精神障礙,因為人類面對突發公共事件具有強大的順應能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