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父母越禁止孩子越愛玩手機怎麼辦?這可能是我見過的最好答案

孩子對手機的好奇,不是簡單禁止就能澆滅。如果所有的禁止都有用,教育不會如此艱難。

孩子對手機的依賴和上瘾,似乎是世界範圍内的父母、老師共同面對的難題。

學習之餘,孩子的休息時間往往大量被手機占據。

更常見的問題是,很多家長并不知道怎麼合理地管,也沒有好的方法去管。以至于一陣拉鋸過後,要不家長徹底放棄,要不就是家長過分嚴厲讓手機問題上升為關系問題,甚至變成家庭問題。

其實,家長們的“難”展現在,很難像學校那樣,明令禁止孩子不接觸手機,因為你會發現:

有時候父母越禁止,孩子反而越去做。

1

一味禁止孩子玩手機

會變成一場争奪

孩子成長之路上,爸爸媽媽對他說得最多的話就是:“不可以”“不許”“不要”,但是卻鮮少有孩子能做到令行禁止。

有的孩子反倒偏偏做些被父母禁止的行為,你說不,他越是要做,頗具叛逆小魔王的風格。

比如這樣的對話:

媽媽:從明天開始你就不能玩手機!

孩子:我不要!

媽媽:你不要沒用,我是你媽,我說了算!

孩子一臉不服氣,等到第二天,手機還是在他手上。

于是,父母和孩子之間陷入了一場權力之争,媽媽覺得:“你必須聽我的!”孩子則認為:“我也有自主的權力!”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認為:不論什麼時候,當父母指令或者強迫孩子做事情,就會導緻權力之争。

這樣的對抗通常發生在一些個性比較強的孩子身上。

很多父母,仗着身上天然的權威,簡單粗暴地要求孩子聽話和配合,但是随着孩子的長大,這一招越來越不奏效。

因為孩子也是擁有獨立人格的個體,也有自己的需求,為了反抗你,他們就會拖延、哭鬧、不配合。

這種事情發生得越多,孩子往往也越叛逆。

是以,當你過度禁止孩子玩手機時,孩子往往偏偏要玩,其本質不是因為手機誘惑力太大,而是孩子不想屈服于你。

2

反而是一種誘惑

曾聽到一位媽媽抱怨:10歲的兒子最近放學回家就窩在沙發上玩手機。

喊他做作業、吃飯, 喊了好幾遍,都是哦哦、嗯嗯應付兩聲。

有一次,媽媽實在氣不過,搶過孩子手裡的手機,當着孩子的面摔得稀爛。

孩子被媽媽吓住了,幾天都不敢提要手機,然而過了一周,孩子還是想方設法地玩手機。

媽媽不讓他玩,他就偷偷玩。有一次,甚至把同學的手機帶回家,晚上在被窩裡玩。

這位媽媽的經曆,很多父母并不陌生,大人們又是沒收、又是摔東西、又是監控,但是孩子對手機的興趣不僅絲毫未減,反而愈演愈烈。

父母越禁止孩子越愛玩手機怎麼辦?這可能是我見過的最好答案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做“禁果效應”,意思是,越是禁止的東西,人們越是好奇;越是得不到的東西,就越想得到。

當孩子因為外力被迫禁止接觸一些事物,他反而會對這些事物産生更多的好奇心。

比如你把巧克力放在高高的櫥櫃裡不讓孩子吃,孩子就越想吃,這種禁止反而變成了另一種形式的“吊胃口”。

手機也是一樣,越是禁止,手機越是會引發孩子更大的興趣和關注,他們會千方百計地把手機搞到手,争分奪秒地玩,對手機的渴望也更深了。

這就是所謂的“不禁不為”“越禁越為”。

3

完全隔絕孩子與手機

并不實際

在這個時代,完全禁止孩子不去接觸電視機、手機、iPad等電子産品并不實際。

即使學校禁止、家裡禁止,孩子還有可能從朋友、同學那裡接觸,我們無法保證孩子在他的學習生涯中完全不接觸到手機。

父母越禁止孩子越愛玩手機怎麼辦?這可能是我見過的最好答案

不僅如此,世界正發生巨大的變化,科技進步的速度令人歎為觀止,今天嚴防死守住了手機,下一個智能産品家長能防住嗎?

電子産品真的堵不如疏。

我們能做的是預防沉迷,讓孩子合理配置設定玩手機與學習的時間,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才是關鍵。

畢竟,手機本身沒有好壞之分,它為孩子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便利,孩子通過手機擷取的資訊也并不都是糟粕。

4

預防手機沉迷的關鍵

是打造良好的親子關系

如果問起孩子為什麼沉迷手機?大部分家長都認為這是孩子自控力的問題,或者把責任全部歸咎于手機。

其實事情并沒有那麼簡單。手機裡的世界之是以會吸引孩子,往往是因為孩子在現實生活中諸多需求得不到滿足。

拿遊戲來說,遊戲比大人更懂孩子的心,過關斬将的獎勵,正面且及時地回報孩子的每一點進步;遊戲裡的朋友也多,拿起手機,他們就可以一呼百應,所有的委屈和壓抑都能在遊戲中釋放。

這種成就感,是他們在家裡體會不到的。

還有的孩子是想逃避現實中的壓力。

我曾經看過一組資料,在穩定的家庭中,孩子沉迷手機的風險就越低,相反,家庭越動蕩,比如父母離婚、單親家庭、家庭氣氛壓抑,都會加劇孩子對遊戲的上瘾程度。

簡單來說,孩子如果内心常常感到孤獨、壓抑和失敗,那麼他們就會投入網絡虛拟世界尋求安慰。

孩子對手機上瘾隻是表象,背後有很多不易被察覺的複雜原因。我們總是想方設法地去改變這樣的孩子,其實最需要改變的是我們和孩子的關系。

父母越禁止孩子越愛玩手機怎麼辦?這可能是我見過的最好答案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釋出“中國小生及其家長網絡遊戲認知與态度研究”的報告,報告顯示:

孩子沉迷遊戲行為與親子關系密切相關,親子關系越差,越易導緻孩子形成沉迷網絡遊戲的行為。

反之,家長與孩子的親密度越高,越關愛孩子,孩子越不會沉迷于網絡遊戲。

在一段不良的親子關系中,諸多小事都會引起孩子的逃避甚至是逆反心理,進而去手機裡尋找快樂。

電子産品帶來的感官刺激,的确會深深吸引一個孩子。

但家長能不能及時地把孩子從螢幕中“解救”出來,考驗的就是親子間的信任度。

當你們的關系出了問題,孩子就不再信任你的教育。

禁止玩手機,在孩子看來,是家長的專制、你對他的打壓,是你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霸道,孩子根本不覺得你是在為他好。

一旦孩子有了這種認知,父母任何道理都是徒勞無功的。

想要徹底預防手機沉迷,父母要先從家庭環境和親子關系入手,改變和孩子溝通的态度,改變我們陪伴孩子的方式,用愛填滿孩子内心的空虛。

輔之以合理的引導,手機就能發揮它的正面作用。

至于怎麼引導,給大家4點建議:

第一,和孩子讨論手機使用規則:比如家長和孩子共同協商每天玩手機的時間并嚴格遵守;手機不能帶到學校;吃飯、睡覺、走路不能使用手機……

第二,擴大孩子的接觸面,培養一些健康的興趣愛好,讓孩子發現比手機更有趣的東西。

第三,多花點時間陪孩子,讓親子時間取代螢幕時間。

第四,不做壞榜樣,讓孩子遠離手機遊戲的最好辦法之一,是大人做好榜樣。

在孩子面前,即使是忍,也要少玩一點手機。

你認為呢?

來源丨錢志亮工作室(有改動)

編輯 | 皮皮兵不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