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結婚的習俗中,婆家會出彩禮,娘家也會有陪嫁,彩禮自然多是給了娘家,那陪嫁的嫁妝到底有沒有婆家的一部分呢?
這自然是一個人一個了解,有的人覺得娘家是給女兒的東西,不能算夫妻共同财産,和婆家就更美半毛錢關系了。
也有人覺得,隻要是婚後的财産,都屬于夫妻共同财産,至于和婆家,那基本是沒什麼關系。
是以大多數的觀點還是圍繞夫妻的财産問題,而這财産怎麼也算不到婆家頭上。
可有些人總是覺得好事就該和自己有點關系,櫻子就遇上了這樣一個婆家。

02
起初櫻子是不想嫁給現在的丈夫的,但櫻子年紀不小了,父母也着急她的婚事,于是在父母親戚朋友的勸說下,櫻子還是結了婚。
櫻子的婆家家境不是很好,結婚的時候也沒給多少彩禮錢,房子更是提都沒提,婆家還是住在以前的老平房裡,連地闆都沒有的那種。
櫻子家裡也知道婆家的狀況,怕閨女受委屈,就陪嫁了一套三室的房子,婚後櫻子和丈夫也是收拾了一下就搬進去住了。
可沒過幾天,丈夫就把婆婆和小姑子一起接過來了,那天櫻子剛回家,就看到婆婆和小姑子在客廳看電視,本來以為隻是來做客了,沒想到是常住。
櫻子的公公常年在外打工,還沒出嫁的小姑子和婆婆兩個女人住在平房裡實在害怕,就想過來和兒子一起住,反正三室的房子也住的下。
雖然櫻子不樂意,但也沒有什麼理由拒絕,隻好暫時讓小姑子和婆婆先住下了,不過直覺告訴她,這一定不是什麼好事兒。
果然,沒幾天櫻子就開始忍不了小姑子天天追劇到很晚,聲音還放的很大打擾她休息。而婆婆也看不慣櫻子不愛收拾屋子,周末睡到十一點才醒。
三個人之間的火藥味越來越濃,每說一句話都要夾槍帶棒。
櫻子這個人比較傲氣,受不得一點委屈,本來就覺得自己是下嫁,還和婆婆小姑子處不好關系,想想就想結束這段婚姻。
可因為自己的婚事家裡也操了很多心,這要是離了婚,父母不得讓她氣死。
正糾結着,櫻子發現自己懷孕了,有了孩子櫻子心也踏實了,本來年紀也不小了,懷個孩子不容易,也就打消了離婚的念頭,可這事兒卻讓婆婆和小姑子犯了嘀咕。
櫻子結婚才一個多月,這懷孕的速度也太快了,婆婆覺得這孩子不會不是自己兒子的吧。
兩個人想就算了,還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櫻子丈夫,這下整個家直接雞飛狗跳了。
最後櫻子娘家和婆婆一家一起陪櫻子去醫院做了檢查,推算了下時間,确定了孩子确實是丈夫的,這事兒才算完。
可這件事櫻子可沒那麼容易放下,那之後隻要小姑子晚上不回家,櫻子就會問婆婆,小姑子是不是談戀愛了,住在男方家可别未婚先孕了。
氣的婆婆直跳腳,又拿她個孕婦沒辦法,隻能天天和兒子告狀,希望兒子能管管櫻子。
但無奈,兒子也不中用,畢竟櫻子懷孕了,打不得又說不過,最後隻能冷處理,全家上下都不再理櫻子。
自打櫻子嫁進來的時候她就知道丈夫和自己不是一條心,現在一家子住着自己房子還給自己臉色看,櫻子氣不打一處來。
可眼下自己懷着孕也不能有什麼動作,櫻子隻能忍着,好在她天天上班眼不見心不煩。
可這種風平浪靜并沒有持續多久,小姑子又作妖了,把自己男朋友帶回來,說是要同居。
小姑子其實年紀也不小了,比櫻子也就小了四五歲,這幾年也是談了很多戀愛,都無疾而終,沒工作專門在家啃老,公公在外面打工掙的錢也多是給她花了。
婆婆和小姑子來家裡住櫻子也就忍了,可是帶個陌生的男人回來住,櫻子是堅決不同意。"你不讓她帶對象來這邊住,她以後嫁不出去,你負責嗎?"婆婆的話讓櫻子又好氣又好笑。
當天她就把三室房子挂在中介出售,并且又買了一套兩室的房子,得知櫻子把房子賣了,婆婆更是氣急敗壞:"你把房子賣了讓我們住哪裡去?","您自己沒房子嗎?何必來住我這個外人的房子。"櫻子一臉不懈。
她一早就和丈夫攤牌了,如果想過日子就和她一起搬到小房子去,孩子出生以後一家人其樂融融,不想過就離婚滾蛋。丈夫雖然心疼母親和妹妹,但櫻子他也實在惹不起,無奈之下隻能把母親送回了平房。
03
婆媳之間也講究一物降一物,隻要你有主見也有強大的内心,就能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第一:不應該把和父母同住,跟孝順挂鈎。
不和父母同住就是不孝順嗎?可能大家都有過類似的疑慮。
以前結婚,多是女方嫁到男方家裡,和公婆住在一起,而現在更多是小兩口都不在老家,而是去别的地方安了家。
雖然沒有在男方家住了,但還是免不了陷入和公婆同住的境地。
很多人覺得自己的生活好了就應該把父母也接過來享受所謂的天倫之樂,也不管父母是否住的習慣,不管自己的另一半是否介意。
就像上文中櫻子的丈夫,婚後也不管櫻子是否同意,就把母親和妹妹接過來住,才造成了後續一系列的婆媳姑嫂沖突,甚至婆婆還想反客為主,聯合一家子來欺負櫻子。
好在櫻子心思缜密,在這段婚姻關系中力挽狂瀾,趕走婆婆和小姑子,才讓這段婚姻繼續走了下去。
大多數的男人想要父母和自己同住,也并不是單純的想盡孝道,更多的是還想享受父母的照顧,而孝順最後就變成妻子的事兒了。
婆婆對于妻子來說本來就是一個陌生人,突然出現在她的生命裡,處處都挑剔她,還要讓她盡孝道,想來是誰也不會那麼心甘情願。
因而引發的家庭沖突數不勝數,可大多數的人還是不願意和父母分家。
其實孝不孝順和住不住在一起并沒有必然的聯系,也不是非要住在一起才能盡孝道,反而尊重父母的意願更能讓父母開心一些。
而不和父母住在一起,也大大降低了婆媳沖突,夫妻沖突,自己的小日子自己過,不是挺好麼。
第二:婆媳之間最好的相處模式,是敬而遠之。
婆媳關系是少有的走的越近越相處不好的關系,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和彼此都有聯系的那個人。
作為母親,對于未來兒媳婦一定是有自己的一套标準的,但是這套标準很顯然不可能和自己的兒子一模一樣,是以婆婆看兒媳,怎麼都是差那麼點意思。離的遠還好,如果住在一起,難免想絮叨幾句,自然會搞的大家都不開心。
作為兒媳婦兒的,總是希望婆婆對自己也能像對親閨女希望親,但人與人總是有親疏之分,又怎麼能完全如意。加上和其他朋友的比較,總覺得自己的婆婆沒有别家的好,真住在一起了,達不到自己的要求也是越看越不順眼。
是以婆媳關系還是隻适合遠觀,互不了解,互不打擾,沒有交集自然就少了些沖突。
可也有人說了,就算不願意相處,也必須要相處呀,現在社會壓力這麼大,有了孩子也得去上班,就少不了婆婆來幫忙帶孩子,如何能躲得過呢?
有了孩子也可以不住在一起,可以給父母租個相近的房子,白天把孩子送過去,晚上再接回來,這樣既照顧了孩子,也給彼此留了空間。
其實所謂的敬而遠之,也不是一定不能相處,隻是互相不要幹涉彼此,即使有所交集也有限,别逾越了界限就好。
文/無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