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明康德内容團隊編輯
大家睡覺的時候是窗簾拉得嚴嚴實實,密不透光,還是開着夜燈,借着燈光入眠?從促眠角度來說,當然是哪種能讓你更快入睡選哪種。不過,《美國科學院院刊》的新研究給喜歡開燈睡覺的人提了個醒:與黑漆漆的條件相比,夜間睡眠時有燈照的情況可能會對心血管功能造成負面影響,并讓第二天早晨身體代謝紊亂。
光照作為一種調節人體節律的外界條件,可以很大程度影響人體的代謝和各種功能,人在白天接受光照時,交感神經系統會被激活進而導緻心率增加,這能夠保證心髒高速運作,提高人體對外界環境的警覺性。
而據新研究,夜晚的燈光也能造成同樣的效果,這意味着心髒無法得到應有的休息。“隻需一天睡覺暴露于燈光下,就可能會損傷血糖調節能力和心血管功能,”研究的主要作者Phyllis Zee博士表示。

圖檔來源:123RF
研究中一共招募了20名健康成年人當作測試對象,第一組志願者一天睡覺時處于極微弱光源中(小于3勒克斯),一天處于日常房間照明狀态(100勒克斯),而第二組志願者則兩天都是在極微弱光照中睡眠。研究者介紹,100勒克斯的條件有點類似床頭燈,或者隻開着電視機的光源。這些志願者在睡眠時接受了睡眠監測,并在起床兩小時後接受了口服葡萄糖耐受測試。
▲研究中給不同志願者安排了不同的睡眠條件(圖檔來源:參考資料[2])
結果第一組志願者在進入第二天睡眠後,睡眠狀态就開始發生變化了,比如慢波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期減少,睡後清醒時間增加,這些都意味着睡眠品質有所下降。而與之相對應的是,這些志願者的心率會比另一組的要更快,心髒收縮力也會增加,這會導緻血液的循環速度變快,完全是白天身體警覺時的模式。
而在第二天起床後,睡眠處于光照中的志願者胰島素抵抗增加了,他們血液中的胰島素水準更高,與對照組相比,他們在起床參與測試的30分鐘内胰島素分泌量會要更快。這種急性胰島素反應已經被證明與II型糖尿病早期有關,這意味着長期睡覺接受光照的個體患糖尿病的風險要更高。
▲胰島素抵抗是更強光照下睡眠者産生的明顯影響(圖檔來源:參考資料[2])
這種開燈睡眠很容易産生睡了,又好像沒睡的感覺,主要就是大腦能感受光照存在的狀态。“這種情況下睡眠程度不深,身體沒有按照它應該的方式休息,” Zee博士表示,而長期處于光照下睡眠,更容易患上心髒病和代謝疾病。
當然,有些人還是無法改掉開燈睡眠的習慣,研究者也提出了幫助大家判斷燈光強弱的判斷标準,那就是如果你能看得清周圍的環境,那就說明這個光照強度對睡眠來說太亮了。而在無法戒掉開燈睡覺的情況下,盡量選擇紅色、橙色的光,這類光線對大腦的刺激是最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