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67歲超高齡産婦不顧兒女反對生下女兒,當初的預測,如今都應驗了

做了三年的全職媽媽,如今寶寶入學了,重新回到了職場,在育兒、幼稚園、家庭、婚姻、情感等方面有了新的認識,依然是那個喜歡分享的媽媽,希望能夠分享更多能夠碰撞出火花的話題和帶娃幹貨……

文|家有小甜椒兒(原創不易,請勿抄襲,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還記得當初那個67歲生下女兒,轟動一時的家庭嗎?

老伴67歲懷孕,當時老頭黃先生68歲,其實田女士已經絕經了,但是因為身體不好,吃了活血的藥,竟然神奇般地恢複了,後來才發現自己懷孕了,她自身也是婦産科的醫生。

兩個人商量之後,決定留下這個孩子,最開始沒有告訴兒女,後來兒女知道後,也是堅決反對的,甚至放話:“生下這個孩子,就斷絕關系。”

67歲超高齡産婦不顧兒女反對生下女兒,當初的預測,如今都應驗了

孩子出生以後,子女很少走動

之前網上有爆料出黃先生的大女兒和父母和好,跟小妹妹相處很好,實際上,這是營運公司給出的人設。

據黃先生說,一家公司找上門,說是定期給拍素材,會給他們分成,他希望女兒未來有份保障就同意了,視訊中照顧小天賜、自稱是姐姐的,并不是天賜真正的姐姐,也是公司的人。不過到今年他一分錢也沒拿到。

實際上,自從孩子出生以後,子女就很少和他們走動,就連他們帶大的孫女跟爺爺奶奶關系也疏遠了。

家庭和美,隻是營運公司打造出來的一個畫面而已。

黃先生說,自己不會給子女添麻煩,是以他努力運動,努力長壽,一定要自己陪伴孩子長大。

67歲超高齡産婦不顧兒女反對生下女兒,當初的預測,如今都應驗了

養大一個孩子不容易,尤其是兩個父母已經高齡

帶過孩子的家長一定對此深有體會,孩子在上國小之前有多“費家長”,家長們自己最清楚。

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小時候都是很難帶的,尤其是在兩三歲的時候,上跳下竄,沒有一會清閑。

小天賜基本上都是黃先生自己帶,老伴身體本來就不好,生完三胎之後,身體幾乎被掏空,根本就照顧不了孩子。

田女士,視網膜脫落,在生育前就做過了三次手術,身體不好,牙齒也掉光了,她根本就沒有精力照顧寶寶,被寶寶折騰到筋疲力盡的時候會無奈地說“真想把你送走”。

67歲超高齡産婦不顧兒女反對生下女兒,當初的預測,如今都應驗了

她身體不好,腿腳不便,不便長時間走路,記性也越來越差,她拿不準孩子的鞋子的尺碼,搞不清紙尿褲的正反面,跟很多上了年紀的奶奶一樣。

照顧孩子、做飯都是黃先生來的,有一次黃先生忙工作沒來得及做飯,田女士忙活半天,黃先生再到廚房的時候,發現電鍋都沒開,忍不住朝妻子怒吼:“你退化到連電鍋都不會用了嗎!”

田女士喜歡聽健康講座,喜歡買保健品,經常會上當,黃先生不贊成妻子的這些喜好,但是也阻止不了。

為了照顧孩子、照顧家務,照顧妻子,黃先生把手裡的工作交接了,全身心投入家庭中。

67歲超高齡産婦不顧兒女反對生下女兒,當初的預測,如今都應驗了

兩個人終身俸一萬多,本來可以過安靜生活,如今一切都變了

田女士喜靜,黃先生本來也開辟了幾塊土地,春天的時候種上一些蔬菜,蔬菜成熟了,可以吃上自己家種的健康的蔬菜。

有了孩子以後,他沒有時間種地了,沒有時間工作了,本來可以過着非常悠閑的退休生活,現在全都變了。

一個孩子讓兩個人每天都忙到喘不過氣起來,過着悠閑的退休生活?根本不存在的。

照顧一個寶寶,已經是用盡全身力氣了。

67歲超高齡産婦不顧兒女反對生下女兒,當初的預測,如今都應驗了

為什麼要堅持生下三胎女兒呢?黃先生有想法

黃先生和田女士有一兒一女,兒子女兒小時候,他們一直忙于工作,根本沒有時間照顧孩子。

兒子的教育很失敗,沒有考上高中,很早就學會了抽煙,黃先生瞧不上兒子,想讓兒子跟着自己幹,但是兒子考不下律師資格證,父子倆互相看不順眼。

兒子結婚、離婚,有一個女兒,孫女是奶奶養大,是爺爺奶奶供着讀書,如今有了女兒之後,孫女和爺爺奶奶的關系變得僵硬。

女兒出生的時候,黃先生的工作依然很忙,經常在外,不能回家,也沒有參與到女兒的成長過程中。

現在退休了,他想要把一門心思都放到女兒身上,陪着女兒長大,他的電腦上存滿了小女兒的照片,但是沒有大女兒和大兒子的身影。

67歲超高齡産婦不顧兒女反對生下女兒,當初的預測,如今都應驗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隻能祝福,但是千萬别模仿

如果說有遺憾,這世間沒有誰沒有遺憾吧,就是光在教育子女這件事上,也應該會有不少人有不少遺憾。

我們隻能是祝福這個有點特殊的家庭,希望小天賜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起來,希望這對老人能夠看到孩子長大,人生的長度能夠支撐起孩子長大成人、獨立于社會。

美好的一面是呈現在世人面前的,關上門以後,家裡有多少壞情緒,有多少難熬的瞬間,恐怕隻有當事人知道。

67歲超高齡産婦不顧兒女反對生下女兒,當初的預測,如今都應驗了

60多歲的奶奶們帶孩子已經顯現出心有力不足了,老年之後不為孩子所累,享受着前半生的奮鬥結果,才是最好的晚年生活。

不僅不能模仿黃先生和田女士,也盡量給自己多争的一些自由的時間,如果子女需要幫忙,幫助子女照顧孩子,但是也要劃清界限,教育子女的事情交給兒女,不要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時間以後,反而沒有落的好處,被兒女反過來埋怨把孩子給教壞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