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父母最該有的心機:說到做到

父母最該有的心機:說到做到

精讀媽:千萬不要再用欺騙的方式哄孩子了,如果你想赢得孩子的信任,誠實守信是作為父母最該有的心機。

作者:一鳴(爸媽精讀作者)

近日,河北滄州的一個男孩一進家門做了一個動作,媽媽瞬間笑哭了。

視訊中,他大搖大擺地跨進家門,一邊走,一邊還用得意的眼神瞅着媽媽。

他走到媽媽身邊,他還用小手不停敲着袖子上的徽章,那小眼神兒似乎在說:“當班長了你們看着辦!”

父母最該有的心機:說到做到

原來,他被選為了班長,媽媽曾經答應他,如果當上了班長,就帶他去吃大餐。

沒有想到,兒子真的當上了,媽媽也非常驚喜。

看來,這男孩有福了,因為媽媽也準備履行自己的承諾。

父母說話算數,是孩子的幸運,但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說到做到。

有網友在評論裡說,小時候爸爸曾做出承諾,考90分就給買新鞋子,然而考了95回家什麼都沒有,還因為自己的委屈惹得老爸打了一頓自己。

從此,孩子也失望透頂,認為學習怎樣,爸爸也不會滿足自己的心願,因而成績也一點點下滑。

社會學家林·紮克說過:“父母是子女最親近的人,也是最值得信任的人。來自父母的每一次欺騙,都足以壓垮孩子的内心世界。”

一些家長認為孩子小,欺騙一次沒有什麼大不了。

殊不知,這看起來無關緊要的小事會給孩子帶去的傷害,比你想象的要多。

父母最該有的心機:說到做到

言而無信的父母,刷爆了孩子的信用卡

前不久,在浙江溫州的一處小區中,有兩個小女孩坐在四樓的雨棚邊緣,準備跳樓。

得知情況後,孩子的家長和老師趕忙随着救援人員一起趕到了現場。

據了解,兩名小女孩目前在上五年級,兩個人的關系非常好,這次跳樓的原因也是雙方的父母之前答應了帶她們去對方家中玩。

然而到了約定時間父母卻爽約了,兩個孩子一時生氣想到了跳樓。

父母最該有的心機:說到做到

雖然通過大家都勸說,她們當時也已經脫離了危險地帶。

但父母的言而無信的悲劇仍舊在傷害着孩子。

在知乎上看過一個問答:遇到不守信用的父母該怎麼辦?

父母最該有的心機:說到做到

有個高贊的回答:

初二時,媽媽答應給我換新手機5s,當時我特别特别開心,因為自己那個掉了漆的諾基亞照出的照片沒法看。

結果,一兩年都沒消息。

當我問起手機的事時,我媽說手機影響學習啊,對眼睛不好啊。

我媽自己說的話從來不記得,當跟她提起曾經答應做什麼時,她就會用很銳利的說,我哪有啊!?

這位網友很委屈,心裡很難受,他表示以後再也不會相信媽媽說的任何話了。

言而無信的父母們其實并不占少數。

曾有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小生最不滿意父母的12種行為中,“說話不算數”排在第一位,占43.6%。

是以,答應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否則,他們對父母的信任會漸漸磨滅,心會漸漸遠離。

瑞士思想家阿米爾曾說過,信用就像一面鏡子,隻要有了裂縫就不能像原來那樣連成一片。

雖然大多數緊繃的親子關系在孩子成年後,會得到緩和,但丢失的信任,卻很難再找回來。

父母最該有的心機:說到做到

父母不守信,孩子無誠信

有一次,我在書房看一部很早就想看的電影。

兒子就跟奶奶在客廳裡看卡通片。

平常,我們都規定好了看電視時間的,如果孩子沒有遵守,我會提醒,那天我自己在看就忘了。

結果當我過去提醒他逾時了,要兒子關電視機時。

沒想到小家夥直接來一句:“媽媽,你不是也看了很久嗎,為什麼我就不行?”

父母最該有的心機:說到做到

我也是一時語噎。

我知道孩子總是在看着我們,學着父母的行為。

而且你會發現,自己說的話,有時候忘得幹幹淨淨,可孩子卻記得很清楚。

聽說過一句話:與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

父母覺得是随便說說,可孩子卻覺得這是一種承諾。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的言行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為。

羅徹斯特大學教授 Celeste Kidd,做過新版的“棉花糖實驗”。

實驗之前,她将孩子分成A、B兩組,同時讓孩子們和她的同僚一起畫畫,旁邊放了一盒用過的蠟筆。

有從業人員會告訴孩子們:

他們可以現在用這些舊的蠟筆,或者稍等一下,她會去拿一些全新的更加漂亮的蠟筆。

幾分鐘後,A組的那個成人拿着全新的蠟筆回來了;

而B組的成人空手回來,和孩子們道歉,說,“對不起,我記錯了,我們沒有新蠟筆了。”

同樣的情況又重複了一遍,這次是許諾有新的貼紙,同樣的,A組的孩子得到了新的貼紙,而B組的成人又再一次道歉。

經過這兩次前期的“熱身”後,Kidd開始引入了“棉花糖”實驗。

父母最該有的心機:說到做到

結果非常令人震驚,A組的孩子通過測試的比例要比B組的孩子高出四倍。

這個實驗,驗證了父母的言而無信,對孩子自控力的削弱,究竟有多麼嚴重。

受到欺騙後的孩子,放棄了忍受誘惑的努力,也沒有耐心去控制自我,自然也不會願意等待15分鐘後,再去吃那顆棉花糖。

孩子們知道,成人對于自己的承諾是不實際的,于是他們沒有理由去回應大人,于是也變成了不守信的人。

父母最該有的心機:說到做到

父母說到做到,孩子更容易成功

貴陽清鎮市一名二年級的小男孩,因成績優異拿到獎狀後,在回家的路上走出了網絡上流行的“六親不認步伐”。

原來,他期中考試時,隻考了77分。媽媽為了激勵他努力學習,便許諾道:

“隻要你期末考試考得90分以上,就給你買一輛自行車。”

果然,在期末考試上,男孩成功“達标”。

于是,小男孩走路成了這樣:

他左手拿證書右手拿獎狀,兩隻胳膊伸展開來,兩隻腿叉開比肩還寬,左搖右晃地從遠方走了過來,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最後,媽媽也給他買了自行車,他騎着車開心地不得了。

聰明的父母一旦給出了承諾,就絕對不會出爾反爾。

在《回憶我的父親》裡,李開複寫道:父親總是說到做到,對孩子們的承諾從未食言。

有一次,父親突發奇想找來了一道難題考驗他,說隻要解答出了,就會獎勵他一支派克金筆。

在那個年代,派克金筆是很貴重物品,父親原以為兒子是解答不出的,獎勵也隻是一種激勵。

沒有想到李開複三下五除二就答出來了。父親喜出望外的同時,也遵守了承諾,把自己珍藏多年的筆送給了李開複。

父母最該有的心機:說到做到

從那以後,李開複也把誠實守信作為自己一生的準則。

心理學家朱迪·維尼斯特說過,當父母信守承諾,孩子将以此為榜樣,并進行效仿。

父母的說到做到,承載的是孩子一個小小的願望,但卻是他們未來無數個更大願望實作的起點。

父母最該有的心機:說到做到

很多時候,面對孩子的請求,一些父母看着孩子期待的眼神,頭腦一熱就答應了,到了該兌現的時候,才發現許諾的獎品不合理。

孩子的成長,需要獎勵。家長應該謹慎對待每次承諾,如果真的無法做到,也要和孩子協商。

這樣不僅可以保護孩子對自己的信任,還能讓孩子覺得被尊重。

家庭就像一台影印機,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影印件。

孩子品格的形成與父母的教育息息相關。

千萬不要再用欺騙的方式哄孩子了,如果你想赢得孩子的信任,誠實守信是作為父母最該有的心機。

父母最該有的心機:說到做到

作者簡介:一鳴,爸媽精讀專欄作者,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注:本文章圖檔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