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今天你有效睡眠了嗎?

睡前點上助眠香薰,吃幾片褪黑素,戴上耳塞和眼罩,用“最适合入睡”的姿勢躺在床上……現代人試圖用各種方式催眠自己,獲得有效睡眠成為一件重要且日常的事。

有效睡眠成為一種奢望

3月18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等聯合釋出《中國睡眠研究報告(2022)》顯示,過去十年國人入睡時間推後兩個多小時,僅三成人群睡眠時長達到8小時,新手媽媽、學生、職場人士睡眠問題突出。

多國相繼出台政策以期助推有效睡眠,世界範圍内睡眠困擾發生率近20年仍持續走高,歐洲青少年睡眠障礙人群占比最高超四成,資料的背後是現代人頻繁出現的睡眠問題,失眠已然成為一種現代病。

睡不着的現代人一邊焦慮着第二天的精神狀态,一邊開始助眠自救。失眠的你我一遍又一遍地數羊,努力想要趕走腦中的胡思亂想,卻又忍不住一遍遍回想白天發生的事,部分年輕人順勢開啟emo模式(“emotional”的縮寫,最初來自20世紀末硬核朋克音樂的一個子類别,現在被用來代指所有情緒化、傷感、低落、消極、抑郁的時刻),更多人選擇在社交平台上度過漫漫長夜,失眠大軍點亮的燈光萦繞在城市上空。

除了在搜尋引擎上檢索,他們嘗試尋找“樹洞”,使用社交平台來纾解困境。在擁有5.11億月活使用者的微網誌上,3.5萬隻“貓頭鷹”(“貓頭鷹”是失眠群體的微網誌昵稱)在#失眠超話#中釋出了超過2.6萬個文章。而在年輕使用者占比更高的哔哩哔哩視訊網站上,光與“助眠”相關的視訊标簽就有至少485個。

今天你有效睡眠了嗎?

當中國人輾轉反側無法入眠,全球其他地區的人們也曾或正在經曆失眠困擾,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全世界範圍内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存在失眠症狀或睡眠功能障礙。2015年,美國全國睡眠基金會表示不同年齡層每天所需睡眠時長存在差異,建議新生兒每天睡14至17小時,3至5歲兒童睡10至13小時,6至13歲學齡兒童睡9至11小時,14至17歲青少年睡8至10小時,成年人睡7至9小時,65歲以上老人睡7至8小時。

與此同時,失眠不是成年人的專屬,睡眠障礙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失眠正在慢慢侵蝕青少年的美夢。

美國睡眠學會 2014 全國睡眠調查報告顯示,美國 6-17 歲未成年人的睡眠時間比推薦的睡眠時間平均少 1-2 小時。中國睡眠研究會釋出的《2019中國青少年兒童睡眠指數白皮書》顯示,中國6到17周歲的青少年兒童中,睡眠不足8小時的占比達到62.9%。在被普遍認為福利最好的歐洲,有睡眠障礙的女性青少年占比超四成,女性青少年睡眠障礙比男性更為嚴重,且大部分占比高的國家分布在西歐地區。

誰偷走了你的睡眠

睡眠問題可以追溯到原始時期,環境是主要影響因素,時刻保持警惕以防被偷襲的習慣令睡眠時長大大減少。前往坦尚尼亞、那密比亞和玻利維亞三國考察當地保留着原始人生活習慣的部落的研究學者發現,盡管距離遙遠,部落居民每晚睡眠時間卻十分接近:平均隻有6.5小時。

時間推移到古代,大部分人對于古代人的作息停留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認知層面,事實上,古代人的睡眠或許比我們想象中少。根據皇帝起居注可以推算出古代中國人的睡眠時長,以清朝為例,朝會時間約在早上五點或六點,住所距離皇宮較遠的官員需要半夜起床趕早朝。古人一般在人定之時,即現在的晚上9點至11點躺下休息,天亮之前就得準備好起身耕種,在農忙時期難以達到“8小時睡眠”。

工作節律和身體晝夜節律的沖突一直延伸到近代和現代。

16世紀的歐洲,兩段式睡眠(中間清醒一段時間)是公認的健康生活方式,工業革命後,資本主義生産發展的需要推動連續性睡眠普及化,勞工晝夜不停歇地工作,資本主義擴張逐漸興起的24/7(24小時/7天)體制讓睡眠成為奢侈品。1817年,著名的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羅伯特·歐文首先提出“八小時工作、八小時休閑、八小時睡眠”,“8小時睡眠”由此誕生。随着現代工作節奏的加快,8小時工作制轉變為盛行的996工作制,人們不得不在工作上花費更多的時間,工作的壓力成為粉碎現代人睡眠的重要因素。

今天你有效睡眠了嗎?

睡眠作為一個臨床專科,它有獨立的睡眠疾病譜,有确定的臨床診療範圍,即睡眠發生期間與睡眠相關的疾病。根據國際睡眠疾病分類,外在或内在因素導緻的睡眠障礙疾病多達89種。“剝奪”睡眠首先影響人的記憶力和學習能力,如果睡眠中的快速眼動時期缺失,白天的記憶就無法合成。睡眠也讓免疫力獲得喘息,支離破碎的睡眠會抑制免疫系統對癌前病變的早期檢測能力。

不同性别的睡眠問題目前尚無精确統計,但可以确定的是,女性意識到睡眠問題的比例高于男性。更細膩的性格、更多的家庭責任、更複雜的社會環境等一系列因素最終導緻女性成為更受睡眠問題困擾的人群。

今天你有效睡眠了嗎?

随着對女性健康關注增加,圍絕經期綜合征被更多人了解。目前大陸婦女的平均壽命為75歲,而絕經年齡通常在45~55歲之間,生理因素使得處在圍絕經期的龐大女性群體難以入眠。

今天你有效睡眠了嗎?

伴随着月經停止,皮膚變差,骨質疏松,生殖功能衰退……圍絕經期女性睡眠問題逐漸突出,影響生活和工作。在門診中以睡眠障礙為主訴的圍絕經期患者也越來越多。

大多數患者表示在醫院内很難找到專門的睡眠科,往往在内分泌科或精神科接受診治。不少醫生在簡單診斷後便說“先吃點安眠藥看看。”患者不得不回到家裡自行調養。

然而,有專家指出,進入圍絕經期後,睡眠品質受生理和心理因素的雙重影響,并不是孤立的疾病。對這類疾病進行診療時,單用藥物治療往往達不到很好的療效,更需要全科醫療介入。

“8小時睡眠”本身也成為失眠的推手。“8小時睡眠”的概念經由口耳相傳成為被普遍認可的常識,是以,人們普遍以是否擁有8小時的睡眠時長作為判斷睡眠品質的标準,并為沒有睡夠8小時而感到焦慮,這種焦慮會反向影響睡眠,形成惡性循環。

事實上,“8小時睡眠”定律早已被學者質疑。英國作者尼克·利特爾黑爾斯在《睡眠革命》中提出了R90睡眠方案,建議以90分鐘為一周期進行睡眠。“8小時睡眠”僅代表人均睡眠資料,睡眠時長存在個體差異,每個人需要的“有效”睡眠的時長并不同,科學研究表明1%基因突變的人就需要較少的睡眠。

睡眠時長也不是判斷睡眠品質的唯一标準。評價睡眠品質有兩個重要标準:深睡眠時長和做夢的睡眠占比,如果睡眠時間足夠長,但是深睡眠不夠長,同樣無法抵達有效睡眠。

搭上睡眠醫療的列車

睡眠跟其他病症相比,一個特殊的地方在于,并不都需要藥物治療,從治療失眠的資料上看,一半以上的睡眠問題是通過認知行為治療的。但也有例外,那就是睡眠呼吸暫停症。

姜凱4年前發現自己睡着後會發出抽氣聲。起初他以為隻是打呼噜,經診斷後得知自己患上了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他晚上雖然睡了八個小時,可一會兒一呼吸暫停,幹擾了睡眠結構和睡眠品質。這種現象也被稱為睡眠剝奪,對于偏胖、頸部較短或者頭面部結構有缺陷、有吸煙喝酒習慣和慢性咽炎的人來說,患病機率更高。

姜凱先在網上買了幾百元的止鼾器,但未見效。于是他狠心買了幾千元的呼吸機。他回憶道,“那時的呼吸機,設計簡單,需要自己調試,進去的空氣也很幹燥,是以總想咳嗽”。除此之外,頭罩的設計也不人性化,經常是“沒睡多久,頭罩就在迷迷糊糊中被扯下來了。”

今天你有效睡眠了嗎?

像睡眠呼吸機這樣的家用睡眠醫療裝置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産品在科學性、功能性、便利性等次元上或多或少存在短闆,綜合表現難言優秀。這也間接導緻對合格睡眠醫療裝置的需求大于供給,很多患者處于求而不得的困境。

今天你有效睡眠了嗎?

除了身體原因造成了失眠,研究顯示,大多數睡眠障礙并不是孤立的疾病。對這類情況進行診斷和治療時,需要全科醫療綜合施策。雖然失眠治療在國内已突破專科,療效仍很難測量。

今天你有效睡眠了嗎?

部分軍隊醫院是國内最早開展臨床多導睡眠實驗研究的機構。無論是空軍飛行員還是海軍艦艇官兵,部隊中不少職業對睡眠敏感程度很高,因為他們需要長時間執行任務,期間注意力高度集中,需要睡眠醫學幹預。以某海軍艦艇官兵為例,14.9%的人受睡眠問題困擾,艦艇官兵比岸勤人員情況更嚴重。為此,睡眠健康管理被引入,模拟執行任務環境的腦電變化分析等研究工作也在不斷推進。

今天你有效睡眠了嗎?

更現實的問題在于,大陸醫療服務整體均衡性較低,三甲醫院和睡眠中心集中于東部地區,省域間分布失衡,呈現“東部—中部—西部”遞減趨勢。加之大陸睡眠醫學起步較晚,能夠“一攬子”精準診療多達近百種睡眠相關疾病的醫療中心少之又少,數量上遠不能滿足求診需求。

今天你有效睡眠了嗎?

除了器械,人類醫學也在努力。如果将睡眠困擾上升到睡眠醫學的高度,它涉及的問題不僅僅是熬夜,還與人體内部多種問題有關,比如,焦慮和壓力、表現為打鼾症狀的睡眠呼吸暫停、周期性肢體抽動、發作性嗜睡,甚至是腦瘤、甲狀腺功能紊亂等因素也會導緻失眠。

更多專科醫生和學者已經認識到,睡眠醫學是一門系統的交叉性學科。通過跨學科合作,2019年世界睡眠醫學領域産生了許多重大的發現和研究成果:南加州大學的教授研究團隊首次揭示了兩種褪黑激素受體MT1和MT2的三維結構,法國法蘭西學院的研究發現Delta波期間大腦皮層并不完全沉默,董海龍教授團隊發現丘腦室旁核γ-氨基丁酸能神經元的活動與覺醒和快速眼動期(REM)密切相關。

今天你有效睡眠了嗎?

不可否認,目前對睡眠障礙的治療方案和器械研發仍面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承認睡眠問題複雜性的同時,希望和失望交錯叢生,更艱難的是,受睡眠問題困擾的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情境:每天醒來時昏昏沉沉,半睡半醒,身體“拒絕”為新來的一天去做準備;晚上躺上床,身體疲憊不堪,頭腦卻異常清醒,等待那遙遙無期的睡意。理想中“整晚的有效睡眠”和“白天的良好清醒”就好似捧在手裡的拿鐵,熱濃縮咖啡和溫牛奶攪合在一起,難見分層。

(河南省荥陽市人民醫院王建華主任提供睡眠醫學相關咨詢)

本文由常馨以、陳盼盼、劉萍、陳旭濤聯合撰寫,朱媛媛資料新聞團隊原創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