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未了|司馬小萌:發出愛的聲音

發出愛的聲音

文/司馬小萌

青未了|司馬小萌:發出愛的聲音

面對“争鬥此起彼伏、疫情看不到頭”,人們特别需要聽到一些和諧輕松的聲音。我想發出這樣的聲音。

2022年2月22日,正月廿二,星期二。同一天有9個“2”,千年不遇。“2”被視為“愛”的諧音,大家表示,這是“最有愛的一天”。據說,下一個比它還“愛”的日子,要等上200年。

我說過不止一次:數字裡最喜歡2。瞧它那“凹凸有緻”的小身闆,穩穩當當,楚楚動人。最關鍵是,俺在家中排行老二[壞笑]……

突然發現,我家君子蘭悄無聲息長出了花蕾。天哪,這株20多歲的老花,已經有N年沒綻放了……

“有愛的日子,有愛的人,有愛的花。”好友劉娟總結道。

應我的“掼蛋導師”之一、《江南晚報》朱總之邀,在該報副刊發表了一篇家庭題材散文:《母子逗哏》,放肆地調侃了兒子和我。生活就是一個七日接一個七日的輪回,吵吵鬧鬧不可避免。在散文最後,我用了一句“适刻而止”。

秦皇島晚報編輯黃敬華看了後問:“适刻”而止,有什麼典故?我回答:本應是“适可而止”,是俺“篡改”的。刻,也代表時間。在這裡強調“時間”,我覺得更為貼切。

“适可而止”,出自宋·朱熹《四書集注》。弱弱問一句:我可以修改成語嗎?[偷笑]

在朋友圈收到堅定的響應。濮陽徐總:“非常可以!”衡水鐵良:“曆史和語言都是在發展變化的。突破舊識,诠釋新意,做第一人有啥不可呢!”[勝利]

現在,我就等着《辭海》的編輯找上門來理論了。呵呵。

《江南晚報》首發,接着,我的“老根據地”——《泰州晚報》轉發,看來大家都被這篇《母子逗哏》逗樂了。朋友圈裡幾個淘氣包,還按照文中的戲谑,一口一個“大哥”地叫我。

我知道,人人心中都有一個小盼望,盼望家庭——這個人世間最小的組合,少些磕磕碰碰,多點樂樂呵呵。是啊,世界那麼亂,病毒、人毒,一通攪和,搞得地球永無甯日。好在國家仍是咱們的安全港,那就努力讓家庭變成安全島吧。

當然,我要改改自己的火暴脾氣。那誰誰,也反思一下自己啊![調皮]後面這句話,是說給兒子聽的。

春徐徐,情濃濃。舉着手機拍照的我,與周圍一群“長槍在手”的攝影人相比,顯得“慘不忍睹”。但我絕不“自慚形穢”,因為我相信,器材固然重要,但不是決定因素。今天我用一個攝影版,為北京圓明園遺址公園的兩個黑天鵝家庭“傳遞溫馨”。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韓海濤诙諧地說:“天鵝一家怎麼就知道萌姐駕到?隊形絕對超常發揮。太可愛了!”

《京江晚報》總編輯張翀煜的點評更是精辟:“畫面不着一字,盡得風流。很暖了!”

要論“賣萌”,人類絕對玩不過動物。心無城府,天寬地闊。而人類,自從有了思想,一天到晚琢磨沒完,特别累人。有人總結說:許多痛苦往往來自内心的憂慮。想得太多,放不下,過不去,因而好不了。

最新研究發現,狗平均能聽懂89個單詞和短語。俺覺得,對它們來說似乎夠用了,是以狗們顯得特别單純(哈,這叫什麼理論?寫到這,自己先樂一下)。

還有,據報道,廣東有一隻天生無後肢的“豬堅強”。小豬主人介紹說,小豬幾個月大,天生隻有前肢。主人曾為它定制輪椅,但它堅持要用兩條腿走路。

江蘇淮安的朋友們看過來——

“北京掼蛋基地”牌匾,漂亮不?在北京資深政協委員士傑的建議下、在“掼蛋推廣大使”——本人的策動下,由順義趙總落實。應該是北京第一家掼蛋基地吧?不過,老實承認: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因為趙總這裡隻能容下一兩桌人掼蛋。目的麼?促進這項國家體委推薦的撲克牌智力競技運動在北京開展。

當然要在疫情結束後。而且,“推廣大使”的頭銜是俺自封的,目前沒有一個機關出來“負責”[偷笑]。

朋友圈裡,正經的和不正經的回複,都來了:“俺們要去北京打掼蛋[強]!”“抓緊訓練,下屆全運會見!”“差點看成北京搗蛋基地了![壞笑]”

2月27日11時06分,長征八号遙二運載火箭搭載着22顆商業衛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

一家報社的新媒體這樣做标題:《創紀錄!一箭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大笑]。

一箭22星!創造了中國“一箭多星”、即單次發射衛星數量最多的紀錄。最自豪的當屬江蘇泰州人民:“長征八号運載火箭總設計師宋征宇,是咱泰州靖江人!”

沒過幾天,江蘇南通人民也嘚瑟了:3月5日14時01分,大陸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号丙運載火箭,成功将七顆衛星發射升空,其中有一顆,就叫“南通一号”!

來自牡丹晚報

壹點号青未了菏澤創作基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