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甯可讓娃“幫倒忙”,也要讓他們做家務,因為好處實在太多了!

在寶爸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我的有意栽培之下,大寶和小寶都逐漸長成了勤勞的孩子。

要說養娃8年,我最有成就感的事是啥,那絕對是成功地培養了倆“童工”!

曾經,大寶被我初步培養成功的時候,我這心裡,就老有成就感了。

現在看着小寶也初具“童工”模樣,你猜老母親心裡是啥感覺?!

那就是——雙倍的成就感!哈哈~

看到這裡,可能有很多人會說:

這麼小的孩子能幹點啥,不給老母親搗亂就不錯了!

讓TA們幫忙之後,恐怕自己會更忙,還是不要讓他們插手了吧~

No!No!No!

做家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技能!而且,讓孩子做家務的好處真的是超多的!

從長遠來看:

愛幹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幹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後的就業率為15∶1,犯罪率是1∶10。愛幹家務的孩子,離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做了類似的調查,結果表明:

“愛做家務的孩子跟不愛做家務的孩子相比,成績優秀了27倍!”

孩子還小,就算是先不顧長遠,從眼前來看,讓孩子做家務的好處也是超多的!

1、做家務可以鍛煉孩子的邏輯思維

一直強調,邏輯思維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

其實,做家務也是一個鍛煉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好方法啊)!

舉個例子:

現在這個時代,哪個有娃家庭還沒有個幾十本繪本啊!

整理繪本就暗含很多邏輯關系啊!

想要把繪本整理好,首先要做的肯定是按照繪本的大小把他們分一分;

再想把他們摞在一起,肯定需要大學的在下面,小本的在上面;

整理好的繪本想要放在書架上,也需要選擇合适的格子,否則就會浪費空間,或者放不進去……

這些在整理的過程中用到的,比較、分類、排列等數學思維,本來也就是邏輯思維訓練的主要内容。

孩子經常做這樣的事情,就會漸漸明白:

摞了半天還是晃晃悠悠的一摞繪本是因為把小本的放在了下面;

整理好的一摞書沒辦法放在書架上,是因為沒有選擇合适的格子……

孩子明白了其中的關系,不就是對邏輯思維的鍛煉麼?

2、做家務可以幫助孩子實作“自我價值”

1歲之後,寶寶的自我意識逐漸萌發。他會慢慢的知道“我”和“你”的概念,以及,我與你有什麼不同。

在他觀察大人的時候,就會得到一個認知,家庭成員除了陪他玩,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做家務。

爸爸會拿着抹布擦來擦去,媽媽會在廚房叮叮當當。

這些對于寶寶來說都太炫酷了,也許比自己手裡的搖鈴,會唱歌的音樂盒更有趣。

因為這是隻有大人才可以做的事啊。

對于孩子來說,沒有什麼比渴望像大人一樣更讓他着迷了。

跟爸爸媽媽一起參與某一項工作,會讓孩子更快樂、更有價值感。

3、為孩子順利入園奠定基礎

有意識地讓孩子分擔家務,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

這兩項能力在孩子入園的初期可是非常重要的。

前幾天,辦公室還有個同僚說,她家小兒子不願意上幼稚園很大的原因是因為處處需要老師幫忙,感到非常不好意思。

是以,從這大家就能看出來,入園前的技能加持是多麼重要。

有技能加持的孩子在入園之後可以更快地适應陌生的環境。

當他們發現在幼稚園裡很多事情,例如疊小被子、端碗等都可以自己完成的時候,自信心也會萌發,會減少受挫和恐慌感。

而且,培養孩子做家務,還可以讓孩子逐漸萌生出對家庭的責任感以及對别人勞動成果的珍惜。

是以,孩子需要自己做家務這件事是毋庸置疑的,趕快把你家的孩子操練起來。

說到這,可能就會有人說了,我也想讓孩子做家務啊,但是孩子不會啊!

孩子不會做家務可不是孩子的鍋,很可能是你沒有選到适合孩子年齡的家務。

接下來就跟你說說,孩子們都适合幹點啥!

扔垃圾

孩子最早的勞動,應該是把各種雜物扔進垃圾桶裡,這個動作十分簡單,隻要學會走路就可以完成。

但是開始的時候要更簡單一些,可以先從固定的垃圾開始。

比如把尿不濕扔進垃圾桶,或是把換下來的衣服扔進髒衣簍。

否則還傻傻分不清楚的熊孩子,很可能開啟暴走姿勢,把你所有東西都扔進垃圾桶哦。

分餐具

準備吃飯的時候,可以讓寶寶幫忙分筷子。

我們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屬筷子,每雙筷子頭部的顔色都不一樣。

小寶有主權歸屬意識之後,她開始分得清爸爸、媽媽、姐姐的筷子,并且不允許我們交叉使用。

比如某次寶爸不小心拿了我的筷子,小寶就死活不願意,一定要我們把筷子換回來 ,才肯吃飯。

是以,現在每天分筷子的工作就由小寶全權負責。

切菜/切水果

平時準備水果盤或是零碎的配菜工作可以交給小朋友,是的,你沒看錯!小寶寶也可以切切切。

甯可讓娃“幫倒忙”,也要讓他們做家務,因為好處實在太多了!

需要注意的是,給他們配備完全可以起到切開功能的塑膠刀就可以啦!

比如:切蛋糕用的刀。

這樣,孩子用起來,既好用,又安全!切開的一瞬間别提孩子多有成就感了!

開始要提供易切的食材。

比如:香蕉、蘋果、火龍果、去皮黃瓜、茄子等。

太硬的食材會給寶寶帶來挫敗感。

曬衣服

小寶還走不穩路的時候,每次看我們晾衣服必來搗亂,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拼了命的跟我們從盆裡搶啊。

我記得大寶小時候也迷之喜歡晾衣服。

可是即便把晾衣架調到最低,他也夠不到,抱着他晾吧,累也就算了,還晾一件掉一件,别提多心塞了。

看着我兒這麼全心全力地幫我分擔家務,我十分感動。

便有了個偉大的發明:

每次晾衣服給他做了一個衣架接龍,一直接到他可以夠到的位置,再給他一條小毛巾或是小襪子,他就在那搖搖晃晃的挂啊掉啊,挂啊掉啊,等我全晾完,也許他還在那挂。

甯可讓娃“幫倒忙”,也要讓他們做家務,因為好處實在太多了!

整理玩具

給寶寶準備不同的收納箱,讓玩具分類住在各自的房子裡,每天晚上讓玩具朋友各自回家。

有時候小寶不願收拾,我會故意讓玩具朋友們回錯家。

因為,現在小寶正處于秩序敏感期,他是堅決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的。

不是!不是!這個不是他的家,他的家是這個……一邊念叨,一邊嫌棄地把我趕到一邊……

吼吼,作為一名合格老媽子,有勇也得有謀好伐?

帶孩子嘛,慢也是一天,快也是一天。

你急赤白臉地忙活,孩子在旁邊無所事事,她除了抱大腿哭和變着法兒搗亂引起你注意之外,就沒有别的選擇了,大人孩子都覺得緊迫;

反過來邊帶孩子玩邊收拾,事兒可能一點都不耽誤,但大家都從容。

有的時候,慢即是快。

是以,都行動起來吧 ,培養要從娃娃抓起 !!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文章

别忘了文末【點贊】和【在看】噢~

《親子》雜志介紹

國家新聞出版署推薦的全國優秀少兒期刊

20年品質保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