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懂哥所在的城市已經進入了“慢生活”,原因倒不是别的,而是最近疫情反複,咱都居家老實待着居家辦公,共同為抗疫出一份自己的力量。不過呢,這居家隔離期間,馬路上的車輛減少了,往日車水馬龍的景象已經暫時不複存在,車都去哪兒了?在停車場停着呗!

那麼這個時候可能有小夥伴要問懂哥了,“懂哥懂哥,我都居家辦公兩周了,這車放在停車場一直不開會不會放壞了啊?”懂哥十分了解這些朋友心中的焦慮,畢竟大家可能聽說過一句話,叫做車不是開壞的,是放壞的。那麼大家這種擔心到底是不是必要的呢?懂哥今天就來給大家好好聊聊這個問題。
确實,目前有些地方的車友因為疫情關系而“居家辦公”,那麼這些少則一周,多則半個多月不開的車到底會不會放壞呢?其實啊這裡面也分很多種情況,咱先來說第一種,那就是因為電瓶虧電而無法啟動車輛。有人這時候會反問了,我停好車熄火下車,燈也關了,音響也關了,停兩周怎麼可能還會虧電呢?其實啊,一台車哪怕熄火後關閉了以上幾項功能,依然有可能在耗電。比方說中控台上的時鐘顯示、無時無刻都在工作的車輛防盜系統、還有一些車型上搭載的24小時不間斷行車記錄儀等其實都在耗電。不過由于不同品牌差異,消耗情況也有所不同。
你想啊,車輛一直不啟動,但電瓶卻依然要為上述幾個功能不間斷提供電力,遲早會耗光電量的。當然咱們也别着急,解決辦法還是有的。那就是大家居家期間,每隔幾天下樓給車打着火,讓車也“活動”一番,給蓄電池充點電。一般能做到這一點問題就基本不大了。另外還有一個小技巧教給大家,比方說大家要出差一個月以上的,而且車輛還長久沒人開,那麼在出門前可以取下您愛車的蓄電池負極線,能減少電量的流失。
大家除了注意電瓶虧電這個隐患之外,長時間不用車的情況下還應該注意一點就是車輪子的“壓力”問題。衆所周知現在一台車動辄一噸多的重量,許多尺寸稍微大點的SUV甚至能達到兩噸多的重量,那麼此時四個輪胎就默默扛下了所有。是以車重長時間地對車輪同一個角度的“壓迫”,會容易使得輪胎變形、鼓包等,嚴重的還有可能引起漏氣,這一點也是應該引起大家重視的。怎麼避免這種情況呢?其實也很簡單,大家平時盡量把四個輪胎充至标準胎壓,停車的時候選擇平整的水準地面停放。最後偶爾也可以啟動車輛讓車挪動一下,避免輪胎同一部位長期壓在地面。
懂哥要提醒大家的最後一條是盡量給車輛一個良好的停車環境。有條件的家庭停在地下車庫或是有棚子的露天車位那自然是極好的,但是也有人停車會停在戶外露天的環境中,這時候咱就得避免停在樹底下等容易招惹鳥類糞便、樹上溶膠等環境中,一來可以保持車輛整潔,二來也可以避免其對車漆形成的腐蝕。
不知道螢幕前的讀者們
抗疫的當下你們是否居家辦公了呢?
如果是的話,請愛護好自己停車場中的車輛
畢竟,待疫情過後
咱還得靠它帶領我們繼續生活
繼續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