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複學是-場和解

昨晚聽了“渡過”家長學堂老師笨笨媽的分享,頗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之感,做為一個孩子複學失敗的家長,總是倍感遺憾,為什麼沒能早些聽到呢?

為了讓更多的家長得到幫助,我把我整理的課堂筆記和大家分享,希望更多的孩子和家庭,得到指引,讓前行的路更好走一些。

再次感謝笨笨媽帶着愛和溫暖的分享。

“相信我們的孩子都是優秀的,一個健康的孩子總能找到适合他的環境,找到人生的方向。

一個複學成功的孩子的感言:感謝父母對自己無條件的愛,要錢出錢,要人出人,要報補習班就報補習班,家庭氣氛越來越和諧溫暖。

成功複學的孩子們,平均時間2-3年,最長的可能5年左右。

萬丈高樓平地起,要想孩子複學成功,家長的功夫一定展現在平時。慢就是快。

很多孩子生病前都挺優秀的,像這樣的孩子一旦康複,不管在哪裡落地生根,都一樣地會很優秀,還會是那個佼佼者,還是會閃閃發光的。他們隻是沒有走那一條傳統意義上的成功之路而已。無關國中畢業證、高中畢業證、大學畢業證。

當孩子成長不順利的時候,一位媽媽把焦慮深深地埋藏在心裡,活好自己,她去天台養了很多多肉,養了一條狗,默默地陪伴着孩子,靜待花開。最終孩子一夜天亮,走出了困境。

複學一定要是學校的”學“嗎,一定要是數理化的“學”嗎?不能是廣義的學習嗎?比如孩子不願學習數理化,不願意吃這方面的苦,他找準适合自己的路,找到自己的熱愛,吃自己願意吃的苦,這樣不行嗎?

複學,就是一場和解。并不是家長用盡手段逼迫,或是求神拜佛送回學校去。這意味着父母關系的和解、孩子自己和自己的和解、孩子的理想和現實的和解、家長固有觀念和新時代理念的和解。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整個環境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家長為什麼不能接納一些嶄新的求學之路呢?一些新的、打破陳規的複學之路呢?成長的方式千變萬化,生存之道千萬條,條條大道通羅馬。複學和成長之路不必拘泥于形式,一定要懂得變通。否則,一條路走到黑,隻能是死路一條。

誰痛誰改變。改變了就是陣痛,不改變就是長痛。

有一種失敗叫占領。面對成長不順利的孩子,有的家長急于用自己落後的、錯誤的思想去引領孩子,讓孩子臣服于自己的理念,這真的是我們勝利了嗎?能讓孩子真正的臣服的,一定是真實的世界。

和平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詞語。

有些家長會直接抄答案,急于想打到怎麼讓孩子複學、怎麼讓孩子走出來的靈丹妙藥。這樣的家長,對應的就是隻想要好成績,但不願意付諸努力的孩子。

有些家長患得患失、瞻前顧後,選擇硬來害怕,選擇遷就也怕。今天看到這個家長分享的方法有效,明天看到另外個家長分享方向相反的方法也有效,猶猶豫豫、糾結萬分。選擇硬來,怕逼壞孩子。選擇遷就,又怕慣壞孩子。這樣的家長,對應的就是不敢嘗試,無奈躺平的孩子。因為自己做錯了會被指責,做對了家長期望值上升,隻有什麼都不做,才能感覺到安全。

家長不要把對錯看得這麼重要,實踐是檢驗的标準。要不怕錯,要勇于行動、要态度堅定,承擔錯的後果,有錯就改。這才是有力量的家長,才能引領孩子走出困境。

好的關系才有好的引領,先把對錯放一邊,先修複關系。關系好了,說的話才有用。

有的家長在群裡學了一些術,把關注點放在自己的表現上,沒有内化到内心。聰明敏感的孩子十分反感被家長套路。結果一定是适得其反。對應的孩子,也會很注重自己學習的表現,沒有内驅力。

有的家長不懂愛,卻很懂規則。愛與規則并行,規則要與時俱進。制定規則的目的是什麼?“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法律法規之外,也有很多人性化、有溫度的規則。

家長要反思,制定的規則真真正正考慮了家庭成員的幸福了嗎?讓他們得到實惠、快樂、有安全感了嗎?規則不是為了把人管死,是為了大家能更好地生活。

如果家長不能保持覺知和覺察的話,你實際上是把孩子當成了你處理自己痛苦的工具。就算你真的很愛孩子,但你的愛并不能讓孩子感覺好,感到有力量和希望、信心。

孩子,首先是一個人,其次才是你的孩子。

關于孩子複學,家長需要放下以下的執念:

第一、害怕、焦慮。比如對作業的要求。

家長要放下自己的執念,放下對作業的要求,放松自己的心态,漸漸地孩子也會放松下來。

孩子自己和作業達成和解,哪部分作業着急、哪部分作業是可以混的,可以抄的,哪部分作業可以不交的?

第二、作息時間。

黑白颠倒不是阻礙複學成功的因素。關鍵是自己的内動力。孩子願意做的事,自己會合理安排作息的。就算複學成功的孩子,也可能存在黑白颠倒的問題。

家長不需要多加幹涉,照顧好孩子的生活,給孩子準備一些友善食品就行了。

一位媽媽對孩子的總結“在中國執行英國時間,在英國執行中國時間。”但這孩子一樣順利通過考試,完成了學業。

孩子擁有内動力一定是複學成功的關鍵。

第三、生活習慣。

家長焦慮于孩子在家不學習。不要把家裡當成輔導機構,當成學校的延伸。家,就是躺平的法定地方。

第四、學習成績。

這是家長死活都無法放下的東西。家長一旦放下了學習成績,上述三點就不再是問題了。

現在學習的管道挺多,再差的成績都能有學校上,再差的堅持都比放棄強。

第五、手機秩序。

幫助孩子從他律過渡到自律,幫助孩子和手機和解。家長先放下,允許孩子無律,允許一段較長時間的過渡。不破不立。

第六、缺席、請假。

家長隻能承擔應該由自己承擔的部分,比如幫助孩子請假。因為學校規定請假應該由家長出面。

如果因為缺勤過多,再次面臨學校勸退,家長隻能勇敢面對。這不是一場戰役,而是一場和解。失敗了就退回來,另找路走,沒什麼大不了的。

孩子成功複學的幾個必備條件:

第一、經濟實力。

在這個階段,孩子會把以前想做不敢做的事情去做一遍,這是孩子探索世界、規則的一個過程,這是重要條件。如果家長能夠支援,就一定要去支援,這些學費交了是值得的。比如孩子要報輔導班,學這樣、學那樣,報了又不去。或買這樣、買那樣。這些學費是值得的,因為孩子在填補内心缺愛的空洞。不僅要給他錢,還要高興地給,讓他去嘗試。

第二、良好的親子關系。

平等、尊重、信任,把孩子當人看。各自管好各自的生活,這是一個最基本的前提。

各種話術、操作技巧,全部都得以良好的親子關系為基礎。

為了良好的親子關系,先犧牲掉對錯。陪着孩子、鼓勵孩子去犯錯、去試錯,并勇敢面對錯誤的後果,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第三、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家長首先要比孩子強,接納各種可能性。比如孩子複學失敗,無法取得高中畢業證等。比如孩子說話不算話。

就算孩子取得了高中畢業證,到了用人機關,别人三天就看出孩子存在問題,那麼這畢業證還有用嗎?

第四、不要想着快,快就是慢。

家長心懷強烈的功利心,試圖把孩子哄回學校。孩子會察覺出來的,孩子不會和家長建立和諧親子關系,不會信任家長的。

第五、無條件的愛、靜待花開。需要時間,家長需要足夠的耐心和包容心。

陪伴、等待、允許、接納、聆聽、尊重、有信心、有希望。孩子在這個期間,會特别艱難,這是他一生中罕見的困難時刻,沒人喜歡他,連他自己也不喜歡自己。是以,家長一定不能放棄,要堅持去愛,要無條件的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