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朝二流詩人,鄭谷這十首詩作,寫景物清新自然,流露出深厚禅意

在群星璀璨的唐朝詩人中,他隻能算是“二流”詩人,但在唐末,他可謂引領詩壇,他便是詩人鄭谷。他尤其擅長寫景詠物詩,可謂“一切景語皆情語”,将許多自然景物作為情感寄托的載體。由于身處亂世,詩文中展現危苦之辭,窮愁之思,老病之歎等,他又喜歡與僧人結伴,詩文中流露出禅宗美學。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晚唐詩壇名家鄭谷的十首詩作,體會文字背後的美與深刻内涵,相信你會喜歡。

唐朝二流詩人,鄭谷這十首詩作,寫景物清新自然,流露出深厚禅意

鄭谷人稱鄭鹧鸪,他生于江西宜春市,據說在他的故鄉,人們極為推崇他,下面就講幾個關于鄭谷的故事。據說,鄭谷與韓愈、李德裕等六位唐人被他的家鄉袁州,稱為“袁州六先生”。宋人祖無擇曾經建造過“韓文公祠”,将鄭谷的象畫在東牆上,以供後人瞻仰。再有,在古時候,宜春城曾經有一條街叫“鹧鸪路”,以紀念鄭谷。在袁山公園,有一個亭子叫“鹧鸪亭”,名字來源也是從鄭谷而來。

在唐末至五代、宋代,鄭谷的詩影響力頗深,他稱得上晚唐詩壇“巨擘”。他經曆唐四朝,是大唐帝國即将崩塌的時期,亂世之下,文人内心充滿愁雲慘霧,在其詩文中不滿無淚哀吟。他用景物隐喻自己的坎坷經曆,映射出政局的不穩,國家處于風雨飄搖之中,種種迹象展現出灰色的格調。奠定其詩文格調與基調當然與當時政壇外部因素有關,也與其經曆有很大的内在關系。

唐朝二流詩人,鄭谷這十首詩作,寫景物清新自然,流露出深厚禅意

據說,鄭谷7歲便能寫詩,走上仕途成為其人生的目标,是以他下苦功,力求最終入仕。雖然寒窗苦讀,但是家庭清素,沒有外援,讓其仕途備受坎坷。成功入仕後,剛正不阿的鄭谷對官場上的弊端忍無可忍,内心極為痛苦,無官怨憤,做官内心沖突,讓其内心充滿百無聊賴的空虛感。另外,在動蕩不安的大環境下,讓其生存環境極為艱苦,種種情況加持下,造就了他灰暗的詩風。

鄭谷寫自然真的很美,他筆下的自然并不是單純的自然,更深層次的是哲學的自然,心靈上的自然。為了洩憤,安頓憂傷的心态,鄭谷把眼光投向和諧的自然,尋覓自然的生機。在看到自然美景下,鄭谷甩掉愁緒,在鳥語花香之下,寄托于詩文中,傳神生動,風韻天成。這是詩人對田園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是排遣哀愁的媒介,從内心上得到生活,得到解脫。鄭谷的這類詩作,清婉明白,境界淡泊,清韻悠遠,語言雅正,雖然缺乏骨氣,但能夠展現出詩人的藝術追求和價值,值得細品。

唐朝二流詩人,鄭谷這十首詩作,寫景物清新自然,流露出深厚禅意

值得一提的是,鄭谷生活的年代是禅宗發展活躍和繁榮階段,是以他也深受影響,另外,他極為欣賞梁燭,方幹這類隐士,他仰慕他們的高潔與學識,欣賞他們的隐逸生活,在仕途不如意的情況下,禅宗思想是鄭谷苦悶、焦慮的“鎮定劑”,也是擺脫塵世間的煩擾,抵禦環境的威脅,讓心靈高揚,使内心達到平衡。為此,後期鄭谷的詩文中,他有意追求閑适的生活,追求心靈上的自由,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展現出濃厚的禅意與禅蘊。再有,鄭谷的詩文中有意表現出對修禅的親近與傾向,又表現出對禅宗美學的感悟,他告訴世人,要注重内心追求,不拘泥于外在形式,讓内心達到完全的自由。

總體來看,早期鄭谷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儒家思想造就其緊張與焦慮,禅宗是其解脫的最佳方式,這是晚唐時代下,士大夫階級看不到未來,選擇禅宗修心“逃離”現實狀況的一種方式。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晚唐著名詩人鄭谷的十首詩作,體會其筆下自然之美,及濃厚的禅宗思想與美學,讀懂你會有所收獲。

唐朝二流詩人,鄭谷這十首詩作,寫景物清新自然,流露出深厚禅意
唐朝二流詩人,鄭谷這十首詩作,寫景物清新自然,流露出深厚禅意
唐朝二流詩人,鄭谷這十首詩作,寫景物清新自然,流露出深厚禅意
唐朝二流詩人,鄭谷這十首詩作,寫景物清新自然,流露出深厚禅意
唐朝二流詩人,鄭谷這十首詩作,寫景物清新自然,流露出深厚禅意
唐朝二流詩人,鄭谷這十首詩作,寫景物清新自然,流露出深厚禅意
唐朝二流詩人,鄭谷這十首詩作,寫景物清新自然,流露出深厚禅意
唐朝二流詩人,鄭谷這十首詩作,寫景物清新自然,流露出深厚禅意
唐朝二流詩人,鄭谷這十首詩作,寫景物清新自然,流露出深厚禅意
唐朝二流詩人,鄭谷這十首詩作,寫景物清新自然,流露出深厚禅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