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推過餘秀華的《長江文藝》,這次刊登蘆葦岸8首詩

今天,看到《長江文藝》刊登的蘆葦岸的8首詩。之是以注意到這個,是因為以前寫過一篇有關蘆葦岸的文章。去年年底,這個“《詩刊》駐村詩人”,有一首詩曾經出現過大面積雷同。蘆葦岸的《美學原則》,與人家的《曠野》實在是太像了。

推過餘秀華的《長江文藝》,這次刊登蘆葦岸8首詩

圖檔來源于網絡

蘆葦岸的解釋是,“我電腦很菜,至今都不會盲打,很多東西都不會用”,“這個最有可能是粘貼複制帶出的,但怎麼造成的我至今沒弄明白。”蘆葦岸的解釋好像很有道理,不過,複制粘貼怎麼其中又改了兩處呢?有選擇性地複制粘貼嗎?

推過餘秀華的《長江文藝》,這次刊登蘆葦岸8首詩

蘆葦岸(圖檔來源于網絡)

蘆葦岸年紀并不大,才剛剛過五十歲,應該不至于這麼“菜”。盲打我也不會,但不盲打應該還是會的。再說,你的詩投出去之前,難道就不瞄上一眼?這樣的“雷同”實在是太過明顯了,但這件事對蘆葦岸好像并沒有什麼影響。

不僅如此,蘆葦岸還說,因為這件事自己竟然“火”了。“以前出去沒幾個人認得,今晚簽名到手酸,明星成長大有套路。”看來,蘆葦岸這是把壞事變成好事了?成了明星了?

這不,《長江文藝》就一下子發表了他的8首詩。其中的《反刍練習》有點意思,好像挺“應景”的。在這首詩裡,蘆葦岸寫到了“抄襲”。牛抄襲了羊的習慣,我抄襲了牛的動作。我抄襲牛的動作幹什麼?“在心中反複蠕動,一個句子,一個詞,一個節奏。”

推過餘秀華的《長江文藝》,這次刊登蘆葦岸8首詩

圖檔來源于《長江文藝》

這首詩,顯然是在寫“我”寫詩的情景,一個句子、一個詞、一個節奏的反複琢磨,很有點賈島的推敲的較真勁頭。但是,詩人有如此較真的勁頭,竟然發現不了自己的詩是“複制粘貼”的,不知道詩人在較什麼真。

推過餘秀華的《長江文藝》,這次刊登蘆葦岸8首詩

蘆葦岸(圖檔來源于網絡)

詩壇抄襲,人人喊打。但也隻是喊一下而已,這陣風頭過去了,“著名詩人”還是那個著名詩人,“著名刊物”還是那個著名刊物,一點也沒變。而這種喊打聲音多了,就像喊狼來了一樣,最後反而沒人信了。是啊,詩壇對于抄襲,光喊不打,有什麼用?還不如不喊呢!

最近最“火”的詩人是誰?當然是餘秀華。餘秀華之是以能火,《長江文藝》那也是功不可沒的。2015年,《長江文藝》第2期一口氣發表了餘秀華11首詩。而當時《長江文藝》的主編方方(沒錯,就是寫日記的那位),對餘秀華那是贊賞有加。

推過餘秀華的《長江文藝》,這次刊登蘆葦岸8首詩

餘秀華(圖檔來源于網絡)

現在的《長江文藝》,又推出蘆葦岸的8首詩。而這首《反刍練習》,又這麼“應景”,不得不佩服,《長江文藝》的眼光獨到。曾經是中文核心期刊的《長江文藝》,已不再是核心期刊了。不過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連《詩刊》都不是核心期刊了呢。

不知《長江文藝》看到現在餘秀華的“高光”表現,會有什麼感想?是不是覺得自己“慧眼識珠”?而《長江文藝》刊登蘆葦岸的詩,會不會是想再火一把?不過這樣的“火”,還是少一點為好。

推過餘秀華的《長江文藝》,這次刊登蘆葦岸8首詩

圖檔來源于網絡

曾幾何時,詩壇是人們最向往的殿堂,詩人是人們最崇拜的人物。但是,現在,看看現在的詩壇,還有詩人,實在是讓人五味雜陳。我們的詩壇怎麼了?我們的詩人又怎麼了?百思不得其解啊。

繼續閱讀